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我大概8點半左右出門搭公車橘5到景安捷運站換捷運到古亭站再轉新店線到北門站出來,使是鐵道博物館後門,再繞到前門的集合處也快十點了,走進門口有博物館導覽員穿著台鐵的衣服和帽子協助我們完成報到的手續。由於鐵道部是2020年才修復完成的國定古蹟,因此不能带傘進入,必須把傘放在外頭的傘架,導覽員也把門票交给我們,10點15分我們跟著導覽員的腳步進入參觀。

鐵道部的前身便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所建的製造局,鐵道部廳舍是園區中佔地最大的主建築,於191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樣式。室內多處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並採用台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館內門窗一致漆上淡綠色,是修復團隊分層剝漆後,推測出建造初期的顏色。鐵道部廳舍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台後期的代表作品。 

接著我們前極具神祕感的金庫參觀,走在園區內,很自然會好奇建築原貌是如何演變至眼前的樣貌。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4個主題展間,1樓的「金庫展區」則將修復過程中發現、留下的物件與文物收藏其中,另還有6座數位導覽與20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鐵道部一樓常設展主要是鐵道發展史和一些主要車站的模型,清朝政府於1887年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負責籌臺灣鐵路的興建。原先所規劃的路線為雞籠(基隆)-臺北-竹塹(新竹)-臺南。首段營運路線由台北大稻埕至基隆,於1891年通車,配置機車4輛,客車14輛,無貨車,這也是縱貫線的開始。後續延伸至新竹的縱貫線路段於1893年通車,當時路線經過今日三重、新莊。唯1891年巡撫劉銘傳去職,繼任巡撫邵友濂以臺灣財政困難,奏請清廷中止臺灣鐵路的興建,故路線在臺灣被日本接收前,僅完成基隆─新竹段。日治時代後,臺灣鐵路由日軍接管,先成立「陸軍臺灣區臨時鐵道隊」作為過渡;而後臺灣總督府成立,鐵道建設政策暫定由民間主導。這時臺灣鐵路共配置有機車8輛,客車20輛,貨車26輛。在臺灣鐵道株式會社、臺北鐵道會社等民間業者相繼募款失敗後,臺灣主要鐵路幹線之興築於1899年轉由官方主導,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於同年成立,計畫全面興建西部縱貫鐵路。 進入20世紀,鐵道部繼續擴建臺灣鐵路。臺灣的第一條支線鐵路於1901年通車,主要服務淡水港與臺北之間的客貨運。除了修建縱貫線外,臺灣南部的鐵路也得到進一步擴建:屏東線的打狗(後改稱高雄港)至屏東路段於1907年通車,九曲堂-阿猴(屏東)段於1914年通車,1923年通車至溪州(當時稱為溪州支線,1920年溪州改稱南州,名稱亦改為南州支線)。1908年西部縱貫鐵路全線貫通,4月20日於臺中站舉行「汽車博覽會」,日本語的「汽車」是指以(蒸汽機車運轉的鐵路車輛),10月24日於臺中公園舉行縱貫鐵路貫通典禮。通車初期仍依循南部線及北部線各自獨立營運習慣,南北僅一班直通車(6點臺北出發,17:13分抵臺南,19:55分抵打狗)。基隆至臺北路段修築雙線於1912年完工,增加了北部鐵路的運能。臺北至和臺南至高雄的路段雙線化也於1935年完工通車。基隆和蘇澳之間的宜蘭於1917年動工,南段(蘇澳-礁溪)與北段(基隆-瑞芳)於1919年通車,但因為經費不足全線至1924年才完工,把宜蘭和台北首次以鐵路連接起來。南州至枋寮路段於1941年通車。

1917年發生舊山線滯貨事件,原因在於台鐵三義至后里之間的舊山線路端坡度大,必須減掛車廂、增加機車在後面推才能順利爬坡,連帶影響縱貫縣運輸能力,才讓當時鐵道部決定興築海線。1920年12月15日,自王田驛(今成功車站)到清水的路線通車,當時稱為「王田支線」。之後隨著於1922年10月11日通車至竹南,同時新設追分車站,由追分延伸鐵路至彰化,海線取代原先經台中的路線成為縱貫線。

花東線鐵路1910年2月1日開始建設花蓮至璞石閣(今玉里)間的輕便鐵路,採用762mm軌距,但也前瞻性地保留了1067mm軌距的建築標準,以期日後能與西部相互銜接。該段鐵路於1919年5月17日完工,共費時7年4個月及434萬日圓。璞石閣以南的工程,列為當時的二期建設計畫,因為需求不甚迫切,當局決定暫緩興建。而臺東(今稱台東舊站)至里壠(今>關山)間的鐵路,則由當時的台東開拓會社所建,於1919年12月16日通車。1920年代初期,當局在交通系統一元化政策下,將台東開拓會社興建的台東-里壠間的鐵路予以收買,改為官營,並於1921年續築璞石閣-里壠間的鐵路,終於在1926年完成總長171.8公里的台東線鐵路,並於1926年3月25日於璞石閣舉行全線通車典禮。

另外為了運送山區資源1914年完成阿里山支線,從沼平到嘉義站,1951年完成新竹到內灣支線,1922年完成二水到集集的支線及1921年為了運送煤礦完成平溪線共四條支線火車。

光復後臺鐵利用美援更新車輛與提升路線等級,於1960年分別向日本和美國購入臺鐵R0型柴電機車R0型與R20型柴電機車,臺鐵邁入柴油化,臺南至彰化間中央行車控制系統(CTC)也於此時完工。1970年代起臺鐵隨著十大建設進行了鐵路電氣化 (十大建設)西部幹線電氣化與東部鐵路幹線的擴展,連接蘇澳和花蓮的北迴線於1973年12月25日開工,南段的花蓮港至新城到和平段於1979年2月7日完工,北迴線全線於1980年2月1日完工通車,西部幹線電氣化也於1979年7月1日完工,臺鐵邁入電氣化。台鐵局也於1970年加入國際鐵路聯盟,成為其準成員。1980年代東部幹線的改善也持續進行,臺東線軌距拓寬工程於1982年7月1日完工,列車首次可以從臺北直駛臺東,宜蘭線雙線化也於1986年1月9日完工。終至1991年南迴鐵路完成鐵路網。

我們在稍微一下後上了二樓,首先導覽員帶我們到可以看到北門的地方拍照,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國定古蹟北門和對面的郵局,這也是劉銘傳所建的電報局的地方,這裡有一個鐵道部的模型,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沒有停留太久便往另一個展廳,展覽的是鐵道文化常設展,這百年來的累積變遷被切成4大展區,逐一以文物、模型、數位或互動裝置等形式說明。

「咱的鐵支路」說的是陸上交通工具、鐵路路線變革;「火車日常」從大眾熟悉的列車車種、各式車站、乘車票券等體驗說起。「解碼鐵路信息」則探秘幕後專業的運行機制,帶看號誌樓、橋梁、隧道等鐵道建築,以及號誌機、閉塞器等保安裝置;「現代性時空秩序」則展現鐵路引發的島內旅遊風潮,於文學、音樂、電影等作品中留下的時代記憶等。

接著我們經過鐵道部部長辦公室,這間辦公室最有看頭的便是有著挑高的穹頂,刻著各種熱帶水果,華麗的天花板雕塑極盡奢華之能事。

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據說耗資2300萬打造的動態鐵道模型,是館內一大亮點。選定1910年代台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至1980年代台北車站周邊(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的第三代火車站),以微縮比例1/80的模型場景,呈現台北鐵路沿線過往的記憶,並規劃不同車輛型號的火車動態展演。我們剛好看到模型火車的動態展示,整個展示有八分鐘,分為日景、黃昏及晚上華燈初上的夜景模式,模型火車繞過台北車站、北門及中華商場,讓我們回到那個時空背景。

特展是目前展示的河溝頭的軌跡:舊臺北鐵道工場及鐵道車輛特展座落在老地名「河溝頭」的鐵道部園區,其前身為臺灣首座近代化工廠:1885年成立的臺北機器局,日治初期延續原軍事用途成為砲兵工廠,後轉為鐵道部及臺北鐵道工場使用。 河溝頭是見證臺灣近代化工業輸入的重要歷史場域,本特展介紹晚清至日本時代初期曾經在本工場修理維護的蒸汽機車、客車、自走客車、貨車等,呈現此地從兵器修理廠、道車輛製造保養及維修廠區、再成為臺鐵宿舍區的演變過程,從鐵道建設、城市變遷來探討臺灣的現代化。

接著我們走道後方導覽員幫我們介紹另外三個特色的古蹟。電源室創建時間早於1925年,可能為機械發電,或做為蓄電廠的單層供電場所,歷經多次增建,為配合南廳舍、北工廠的基地走向,平面形成曲折特殊角度。構造為有扶壁柱磚造承重牆身,木造桁架屋頂,上方設有俗稱太子樓的通風散熱氣窗。

工務室。興建年代應為1934年臺北工場遷出後,為洋式風格木造單層木造建築,長約44公尺,立面開窗佔牆面八成,強調室內採光。最早為工務課庶務係及改良課長室,其後歷經三次以上隔間牆增改建,最下端為鋪設防蟻混凝土地基、中間為雨淋板及灰泥牆體與門窗開口,屋頂形式為四坡水,鋪設棧瓦。  

戰時指揮中心。座落於園區西北側,1943年興建,設計者為鐵道部工務課技手鳥巢英一,為鐵道部高層員工避難之處,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露出地面約7公尺高,為避彈而採圓錐造型,外部防護壁為戰後因應國共內戰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埋入地下,室內壁面有包括車站、橋樑、河川、隧道在內的全臺鐵路圖,並有通風口與地面相連。由於已快11點了,我們要去上課,她要我們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下八角樓和食堂。也在這兒幫我們介紹了這兩個地方的特色。

八角樓男廁。建於1919年,為磚造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建築,因職員以男性為主,因此只設置男廁。屋頂砌石板瓦,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為通風口,和外牆間由八根鋼筋混凝土樑相連接,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每個邊有兩間共四間,便所後方配置便於清除的戶外化糞池。外牆以洗石子、牆面分割線來表現仿石砌的古典風格。

食堂。由「職員食堂」與「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兩棟建築組合而成,職員食堂建於1932年,為木造二層洋式建築,設計者不詳,可能是鐵道部工務課設計,也可能借調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栗山俊一,紺田隆太郎承造。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建於1941年,同為木造二層建築物,設計者與營造者皆不詳,以樓梯與走廊連接廳舍及食堂。食堂屋頂金屬托架做工精緻,屋身木料多為二度使用其他拆卸建築的再生木材,室內天花板及屋樑外表採用英式工法拉毛質感,一樓外牆使用拼接式德式雨淋板為其特色。

11點我們下到一樓的演講廳聽了前商業週刊執行長王文靜的演講,這場演講和南迴鐵路有關。1980年設立「南迴鐵路工程處」並著手動工開始興建,1984年改以「繼續完成南迴鐵路計畫」併入「十四項建設」中,1985年7月卑南(台東)到知本段通車,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車,1991年12月全線完工通車,自此臺灣的環島鐵路系統終於完成。南迴鐵路工程之艱鉅更甚於北迴鐵路,西經枋寮車站,經古莊、大武、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終點站為臺東(卑南)車站。全線共修築大、小橋梁158座,隧道35座,總長38,202公尺,最長的中央隧道長達8,070公尺,名列臺灣最長鐵路隧道十餘年之久,直至2003年北迴線新觀音隧道(長10,307公尺)啟用後才退居第二。

南迴鐵路貫穿中央山脈,連結太平洋和台灣海峽,其中經過很多秘境,台鐵最近推出藍皮解憂號列車,以緩慢速度,行駛於枋寮及台東站之間,保留阿公級吊頂電扇、綠皮座椅等復古元素,更被作家劉克襄形容是「與世界分手的列車」,讓旅客回味兒時旅行點滴。一路上除了最經典20分鐘的湛藍大海相伴,觀光列車的好處還可將沿線車站一網打盡。解憂時還能留下動人美照,一併認識排灣族文化底蘊,玩出不一樣的南迴。 行經南迴公路的微笑曲線的藍皮解憂號,從枋寮出發後,沿途會經過13個站,才會抵達台東。

枋山站是下車停留的第一個點,也是「全台最南端的車站」。除了兩座月台一新一舊形成對比,這邊還有處大平台,可以180度視角盡收無敵海景,連同太陽落入海平面下的醉心美景、枋山鄉村,甚至遠方的屏東龜山步道也猶如浮出海中的島嶼,等待遠道而來旅人的發現。 

被封為「全台最美高架橋」的金崙大橋,坐擁太平洋的無敵海景、大武山的景色,車站旁還有一處密道可以通往秘境沙灘,隨著涵洞盡頭迎來光線,眼前就是整片遼闊的太平洋美景,能捕捉金崙大橋的壯觀姿態,別忘了與南迴藝術季作品一同入鏡。此外,隧道口往右邊走約300公尺,是金崙知名太平洋鹹水溫泉,泡完天然的海水溫泉,身心靈宛如被療癒了一番。金崙是排灣族的大本營,信仰天主教為大宗,「金崙聖若瑟天主堂」是必看亮點,除了是稀有黑底色教堂外,大門、彩繪窗戶等均融合當地排灣族的部落圖騰,形成南迴公路上最有特色的教堂。「金崙部落」在當地族人的努力下,有創意市集或在地小農生產的農特產品,販售小米做成的吊飾、在地咖啡豆沖泡的「魯拉克斯咖啡」,就連路上的小貓小狗慵懶伸懶腰、撒嬌,都成為旅途中難忘的點滴。

 歡送完夕陽,第一道曙光以太麻里車站最為知名,一出站就能看到筆直道路一路通往遠方太平洋,被稱作是「海天一線」,兩旁還有在地農民種植的向日葵和百日草。出站後,沿著「櫻木花道平交道」指標走5分鐘,被暱稱為台版灌籃高手的場景就在眼前,尤其火車呼嘯而過更為相似,不過,由於並不是荒廢的平交道,拍照時請務必留意是否有來車,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 「小米學堂」是全台唯一一處小米為主的主題館,可以體驗手作小米吊飾、山林中射箭等活動,由廢棄的歷坵國小改建而成的教室,從小米的歷史,進而帶到排灣族文化,藉由部落的導覽,讓旅客體會更深度又有趣的新玩法。

 多良車站原本是山坡地,兩端均為隧道,車站特別將屋頂改為觀景台,站在月台上即可鳥瞰湛藍的太平洋,配上紅色鐵欄杆相襯,也被鐵道迷封為「全台最美車站」。在藍皮解憂號緩緩從山洞穿出之際,吸引眾多旅客卡位搶拍,經過彎道時,蔚為一條最美的線條,尤其一旁就是「台東藍」大海,再多煩憂都能被眼前景致一掃而空。

12點半左右演講結束,主辦單位很貼心地幫我們準備了咖啡和小點心,這時候雨還是下的不小,又抽了時間去參觀導覽員沒有帶到的八角樓和食堂,目前食堂已經化身為「鐵道食堂店」,販售與鐵道相關的紀念品;稍微參觀了一下後,由於雨越下越大,便離開鐵道部搭捷運回中和結束半天鐵道部知性之旅。

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

來去鹽水慶元宵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中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天大家都會大肆慶祝,全台各地也都有很多燈會活動,而2022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二)這天我有幸前往以「北天燈,南蜂炮。」聞名的鹽水的月津港參觀有名的月津港燈會,更是十分難得的經驗。
其實這次的旅遊是妹妹的同學凱舒提議的,決定的很倉促,由於妹妹的同學看朋友傳的訊息,看鹽水的燈會很美,想去看,前一晚七點多打電話给我們,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因為太臨時了,也訂不到飯店,所以我們就決定一天來回的行程。
2月12日那天大概11點左右,凱舒開車來到我們家,我和弟弟準備好了,便下樓,由弟弟接手開車,除了我們三人外,還有凱舒的兩隻狗狗。我們沿路南下,此時北部的天氣還是陰雨綿綿的。到了台中的清水休息站已經一點半了,我們到服務區用餐,也讓兩隻小狗下來溜噠溜噠,大概兩點左右繼續上路,過了彰化後艷陽高照,一掃心中的陰霾,大概三點左右下了嘉義水上交流道,由於時間尚早,弟弟說我們可以先去後壁鄉的菁寮村先去逛一下再前往鹽水。
台南後壁鄉的菁寮老街因為拍攝電影無米樂的崑濱伯住在這兒因而得名。
最近則又因有名的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而爆紅,逛這條老街可以欣賞到劇中的一些場景,其中中藥行便是劇中陳嘉玲的家!另外也可以參觀陳嘉玲小時候住的三合院!這裏參觀是需要門票50元,但可折抵30元的消費,在這兒可以看到當年拍攝的客廳、廚房、書桌、房間等,讓有回到當時的感覺。
老街中有一家叫「稻稻來」的商店,販賣多是手工吐司麵包等。取名是台語「慢慢來!」的諧音,食尚玩家節目曾經採訪過,所以也吸引來很多遊客,是老街最有人氣的商家之一。
我們在這兒逛到四點半左右,便離開這老街前往鹽水,鹽水離這兒並不遠,我們五點前已到了市區,在月津港附近找地方停車!這兒有很多公有停車場,但都不是很大,加上來看燈會的人很多,要找停車埸不是那麼容易,也有些私人民宅開放空地讓我們停車,酌收一百元或一百五十元不等,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個一百元的停車場,停好車,因為天色未暗,便先去逛了橋南老街。
鹽水區可說是臺灣較古老的城鎮之一,原居住有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臺前(1621年)就已有漢人移民進入,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最早稱大龜肉庄(疑為西拉雅人稱潟湖之轉音),後改為大圭壁庄;康熙56年《諸羅縣誌》記載:「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乾隆後,文獻開始寫作鹽水港,但閩南語仍讀作Kiâm-chúi(鹹水)。係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指淡水之意)。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雅稱月津,臺灣Gua̍t-tin、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繁華一時。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興建鐵路縱貫線,並預計於鹽水設置車站,但最後並未完成。傳言此因地方仕紳唯恐「斬斷地龍」,影響地方發展而作罷。然《台灣鐵道史》一書中記載,當時日本當局乃為考慮鹽水地區尚有河運之便,遂在三條計畫線(分別經由鹽水、新營、白河中,選擇條件較平均,經由新營的路線。稍後官方雖一度研議新營經由鹽水至北門嶼(今北門區)之支線彌補不足,但亦未完成。最後雖有私營鐵路(後稱布袋線)連結新營車站並延伸至布袋,但鹽水榮景已不再,區域中心機能為新營所替代。產業則以製糖業為主,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岸內有製糖工場。鹽水港因日軍為鞏固據點,於布袋興建堤防而淤塞。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置「塩水街」,劃歸新營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鹽水鎮,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為臺南市鹽水區。
我們逛老街時有經過北帝殿,這前面有炮城,廟方說這便是四天後施放蜂炮的地方,鹽水蜂炮相傳起源於清光緒11年(公元1885年)7、8月間,鹽水地區瘟疫流行不退,當時因醫藥不發達,死者日眾,居民恐慌,祈求關聖帝君解災救難,後來決議迎請神轎於元月13日至15日3天出巡遶境,迎請關聖帝君於元宵夜命周倉將軍為前導,信徒隨神轎沿路燃放爆竹震嚇驅逐瘟神,遶境大街小巷至天明。經過硫磺煙硝洗禮果然去除瘟疫,此後每年元宵節關聖帝君遶境燃放爆竹迎駕助興成為習俗,並流傳迄今。因深具聲光娛樂效果和觀光魅力,「北天燈‧南蜂炮」名聲不脛而走,成為臺灣元宵節兩大盛會,並且和北港犁炮、臺東寒單炮並稱「臺灣三大炮」,近年來透過國際媒體報導後,更有了「世界三大民俗慶典之一」、「全球十大最危險祭典之一」、澳洲Get Lost雜誌「全球十大最佳慶典」等頭銜。經交通部觀光局入選「2020-2021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國際級』活動」及2019臺灣小鎮漫遊活動入選臺灣30經典小鎮。鹽水蜂炮的璀燦亮麗,可媲美巴西聞名世界的「嘉年華會」,元宵夜鹽水各商戶隨著神轎遶街施放蜂炮,使整個鹽水古街漫天震響,此起彼落,夜色中天空五光十色,聲光千變萬化蔚為奇觀,是絕無僅有的民俗體驗。 
位於月津港港口邊的「橋南老街」,是鹽水區早期最熱鬧的一條街道,也是清朝時期鹽通往南北鄉鎮的重要交通樞紐要道(往台南、嘉義、北港、布袋等地),總長400公尺、寬6.8公尺,是台灣現存的清朝古道之一,昔日商家林立、商賈大戶錯落,相當熱鬧。橋南老街是鹽水現存最古老的街道,部份保留台灣式商店建築,現有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打鐵鋪「泉利號」,衣舊堅持以手工打造器具,其中以農具最為出名。由於晚上有活動,逛街的人潮很多,老街販賣的東西比較有特色的便是有商家把鹽水的蜂炮和商品組合,販賣給遊客這是比較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了。
六點我們回到橋南老街的入口,天色也慢慢暗了,開始今天的賞燈之旅。
今年是鹽水燈會10周年,由於去年因疫情關係沒有舉辦所以今年特別盛大,規模更是歷年最大,五大展區、共計超過83件藝術作品,帶領各位旅客走進魔幻璀璨世界。包括車站燈區、巷弄燈區、藝術燈區、新創燈區、徵件燈區等範圍很廣,我們今天主要逛的便是以親水公園為主的藝術燈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月亮的故事,鹽水蜿蜒的河道形成了彎月狀,故得名「月津」。月亮也是月津港燈節每一年的重要元素。藝術家結合在地著名的月津八景詩句「聚波漁火」為主題,並運用如同月亮的燈球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透過剪下各式各樣的船隻,在燈球上呈現過往「聚波漁火」的畫面。讓在地居民一起在月亮上述說屬於鹽水的故事。
走過橋有一個很大的月球在河道上,純樸的鹽水在月津港燈節期間,仿彿進入另一個超現實的魔幻時空,時間、空間都似乎停住了,一切的幻境皆成了可能,在夜晚呈現不同樣貌。以月亮為主體,搭配高彩度的線條呈現,呈現出旋轉、舞動的奇幻力量,搭配直徑六米的月亮,擬仿水上優雅情境,以「伴月」命名,希望用一種陪伴、伴隨的心境,將2021月津港燈節魔幻時光記憶是帶著微笑與回憶的,也讓來參觀民眾伴著月亮探索、體驗整座魔幻的鹽水小鎮。
另外藝術家延續流星燈的系列,以水為題、以光為素材,應用擬真的手法,呈現一座從天而降的瀑布。觀眾的眼睛看見奔流如水的燈光,在認知的錯覺下判斷為瀑布流動的畫面,看似奇幻,實則隱含著多重的思辨。有趣的是,在我們觀賞流動瀑布(光?)的同時,是否真正在意過底下河水的存在?在充滿各種媒體刺激的世界裡,我們是否已習慣運用幻象去看待事物,反而忽略了眼前的真實?幻象、視像、想像…熟真熟假?我們的心中,相信何者的存在?
走到另一區更是令人驚艷,菱田裡波光間的作品重拾「月津港」舊時菱田風情,採收紅菱的船筏,逐水波光影而行,浮葉生動,簇擁成團團碧綠。場景浮現,解構過往樣貌重新再造,營造現代感十足,層疊錯落、奇幻的菱田景緻,晚風輕拂著葉,伴光隨影呼吸,舊念竟譜成一曲,田間此起彼落。船筏已是記憶的載體,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不忘這片土地,曾帶給我們富足的生活榮景。
月光紛飛:鹽水因臨「倒風內海」而自然形成 了一處內海的港灣,其港灣像月亮一樣 ,因而有了月津、月港之稱,鹽水就像 是一處被月亮環繞的城鎮一般。 月津港的水流串起了過往居民的 記憶,水的漣漪圈起了這些年的相遇、 圈起了那些年的相知、相約,更是串起 了所有時光,一年一年的累積堆砌向上 ,水面也映照出段浪漫、魔幻的光影和 沉積月津港裡所有的美好時光。
光電蜂炮城結合當地特色作品依附在親水河道一端新完成的渡槽橋中,連結鹽水的文化特色,試著用燈光與橋的空間關係演繹蜂炮炮城的意象。將燈具橫向排列,依空間關係置入於橋結構中、橋下及水面下,模擬蜂炮串射、爆炸及煙火繚繞過程的光影效果,並結合以電子音樂與蜂炮聲響素材創作的實驗音樂,用不同以往的視覺與聽覺體驗為觀眾創造蜂炮文化新的想像。 然而在現場卻聽不到激烈的音樂聲響,需透過行動裝置與耳機連結到另一時空,閃爍的燈光與激昂的聲響在每一個觀眾身上實現了魔幻般的結合。
逛完月津港親水公園28個作品已經七點多了,我們沿著大馬路永成戲院這間戲院遠看很像以前日式木造車站,跟八角樓一樣,都是鹽水必訪景點,古色古香的場景,讓人感到悠閒。這次月津港燈會結首度進軍南台灣的的日本超夯藝術團隊「teamLab」大作!將於永成戲院的沉浸式互動投影作品《彩繪水族館》,絕對要深入、好好體驗這國際級光影藝術展演。
除了藝術燈區擴及到公18-4水域,公18-2徵件燈區也有別以往,全新策畫以「船說-One Piece航行計畫」為主題,今年入選的水域作品在藝術性與創新性上都比往年更多元精采;而公18-2後段水域更首度規劃水上船屋,作品除了平面繪畫,也涵蓋立體裝置、影像、聲音裝置、表演藝術等,不同船屋內的豐富樣貌,與以往觀展體驗大異其趣。甫完工的公2、公3及公16水域,首度新闢為提供年輕藝術團隊實際操作、獨立策展的新創燈區實驗場域,由藝術團隊404N.F規劃策展,帶來5件新型態的大型裝置藝術,呼應「月之美術館」做為藝術培育平台,持續帶動地方藝文產業的刺激與發展。
大概八點左右,我們走回老街入口,便去吃了當地特產鹽水意麵。 鹽水意麵(Yanshui Noodles)為鹽水主要名產,據長者所言鹽水意麵攤位煮麵販售已歷經70年以上歷史,甚至更早,最早期煮麵發源地在八角樓前方顏清安及鹽水國中內的阿三阿水(兩兄弟合夥生意),現今兄弟妹兒媳開枝散葉,來鹽水隨處可見意麵小攤或餐廳每一家都有不同的風味,不僅麵條重要,調味也非常重要!《慢食府城》紀錄了四種意麵的起源:1.鄭成功手下的福州伙頭兵在塩水製作,因此才有「塩水意麵」、「福州意麵」等說法。 2.因加入鴨蛋使得麵糰較硬,製做者揉麵時必須出大力氣,會發出「噫、噫、噫」的聲音,因而命名為「意麵」。3.因蛋麵的顏色像如意,因而得名。4.源自「伊府麵」,簡稱伊麵,後轉音成意麵。其實不管哪種說法,都是當地的特色。
我們找了一家店吃了好吃的鹽水意麵便慢慢地準備北上,期間我們經過歷史建築鹽水八角樓。
鹽水八角樓位於鹽水區中山路四巷一號,是台南市的文化古蹟,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是鹽水糖郊富商葉開鴻與其長子葉瑞西等人聘請唐山師傅來臺耗時十年才完工,建材則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州杉、磚瓦與石條。最初是一間兼作葉連成商號辦公處的三進大廈,北側還建有茶房,屋後則有花園,乙未戰爭時,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率領混成第4旅團約15000多名日軍於10月10日登陸嘉義布袋口,與林德謙所率領的一營約500名黑旗軍及麻豆談少宗所率之300多人發生戰鬥,此時鹽水港街(鹽水之舊稱)則在葉瑞西與鄉紳翁煌南的率領下支援3000名義勇,但後來臺灣義勇不敵日軍而潰敗,談少宗敗走,而翁煌南與葉瑞西則先後請降。10月12日時日軍攻入鹽水港後,伏見宮貞愛親王將八角樓作為下榻處與指揮所直到10月18日為止。日治後期,葉家宅邸在昭和十年(1935年)因市街改正而拆除了第一進部分,改為水泥樓房,而這批樓房在二次大戰時於1945年6月中旬的轟炸中被炸毀。之後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時由於日本政府計畫將八角樓改為「伏見宮貞愛親王紀念館」,所以將葉家後代遷走,並拆除第二進部分,於庭中豎立「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石碑紀念。該項工程於隔年完工,耗資3萬多圓,平時有士兵站崗,路過民眾須脫帽行禮,騎車者亦得下車以示尊敬。戰後歸還葉家,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年5月27日公告為歷史建築。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年5月11日公告為古蹟。該建築曾入選臺南縣歷史建築十景,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第7名)之一。
八角樓,兩層樓高,以大陸福州杉及石灰石磚為主要建材由福州師父一手完成,因屋頂八角分執而得名整棟建築由12支長24公尺、直通二樓的福州杉支撐,樑、楹、門、窗全以榫接法完成,並以大量格扇門做為裝飾壁牆為全台閣樓宅第的經典之作,堪稱當時的豪宅大院,八角樓位於鹽水區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原是佔地300多坪的3進大厝,日據時期已拆除兩進,今日看到的為第3進,八角樓設有一處後花園,但光復後改建成郵局,當年工匠以接榫方式搭建1樓、2樓完全沒有使用釘子來銜接的功夫,足以成為傳統建築技藝的最佳見證,因921震災受巨創,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爭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2005年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2010年3月4日甲仙地震後,原臺南縣政府文化處立即前往勘災,將第一手災情回報文建會,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立即於3月6日進行勘查,損壞情形如下:二樓茶樓結構嚴重傾斜、一樓和二樓後側以及閣樓樓梯間牆面出現嚴重的龜裂;二樓後側的木柱和牆面錯位,多處窗框、門框和木柱錯位龜裂,古蹟損害嚴重,必須立即進行搶修。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應優先針對茶樓及八角樓後側門柱進行緊急加固,並於進行整體結構安全評估後辦理緊急搶修,以避免古蹟損害情況加劇。目前台南市政府極力维修,恢復現況後開放參觀。
大概九點左右我們上了新營交流道,高速公路也都很順,所以我們在泰安休息了一下便繼續北上,11點半左右回到了中和,凱舒接手開車回家,终於結束了12小時台北鹽水一日遊。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愛戀水沙蓮(上)


 

台灣美景很多2022年春節假期台北濕濕冷冷的,連下了四天的大雨,所謂:「冬至烏,過年酥。」這農業社會的諺語似乎不能用於今年的北台灣,下雨濕冷今年北部疫情稍為嚴重,造成大家都不敢出去玩,但我們還是在2月4日也是農曆大年初四那天到中南部的日月潭和后里完成了三天兩夜的中部旅遊!
2月4日當天八點半左右出門去妹妹家,由於王謙翊上午要和同學打球,所以王元伸和他下午才會出發,我們先載妹妹和王芊涵下南投,九點多我們從妹妹家出門,上了高速公路,沿路大雨滂沱,直到過了苗栗後天氣才慢慢放晴,我們在西湖休息站休息了一下,繼續往南轉入國道六號,天氣也越發好轉,陽光普照讓我們一掃北部的陰霾,心情也格外開朗,十二點半左右下了愛蘭交流道,到達台灣地里中心的埔里,離我們要去的日月潭也就不遠了。
由於時間尚早,我們便先前往桃米社區的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
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有「台版霍格華茲」美譽,中古世紀城堡讓你一秒飛歐洲,還能免費變裝公主、王子超浪漫!南投埔里克力城堡拍美照外,華麗光雕秀、透明化巧克力生產線、巧克力光影互動牆等,也都很值得一看呢。耗時5年、耗資5億,2018年開幕的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經常在網路上看各大網美分享,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啦~
整座歐洲中古世紀城堡式的三層樓建築相當壯觀,除了超華麗的歐式古堡外,庭院內也有許多精緻的雕刻和造景,滿滿歐洲風情,喜歡拍照的人來一定不會失望。
走進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大門,沒想到大廳比外面還要更奢華,好像真的來到什麼魔法學院了耶!巴洛克式宮廷風大廳,以燙金雕花搭配土耳其藍,完美展現出皇家貴族的霸氣和優雅,好適合來拍婚紗照啊~
巧克力城堡整點有導覽解說;大廳每15分鐘還會上演光雕秀,光雕秀以國家級投影設備播放,很有質感值得一看。變裝區許多女孩來這的目的,只要入園就能免費換裝,平日不限時、假日限30分鐘各式各樣公主王子裝,尺寸從S-XL,環肥燕瘦都不必擔心,小孩也有專屬服裝,快和親朋好友來場歐洲宮廷趴吧!
巧克力工廠3樓有非常多巧克力相關的小知識,整個空間也打造得甜滋滋的,還有超吸睛巨大巧克力牆,必拍。這裡有全透明化的「巧克力生產線」,從生產、包裝、檢驗都一目瞭然,讓遊客能更安心的品嘗美味巧克力。「可可知識區」以光雕投影技術介紹可可歷史,只要觸摸牆面就會發生光影變化,生動活潑令人印象更深刻。2樓主要有地窖餐廳、義式冰淇淋、DIY教室,另外地板上的鋼琴真的可以彈,超好玩的!
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也提供DIY一人為200元,門票可以折抵50元可以親手製作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巧克力,王芊涵有自己製作了一份小餅乾,配合新年做出喜慶的圖案和小老虎相當好玩。
最後還可以用門票換保冷袋,物超所值,是個不錯的景點。
大概三點左右我們離開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前往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日月潭,不久我們進入魚池鄉,轉入中興路,聞名已久的日月潭便在我們的眼前了,由於春節假期,日月潭旅遊的車輛很多,中興停車場已經沒有辦法進入了 ,我們車子四點左右到了水社碼頭,我們住的珍愛台灣日月潭會館便在這兒了,樓高27樓是這附近最高的建築了,停到專屬的停車場後便到飯店辦理入住,我們的房間在15樓,一打開門有個陽台,可以欣賞到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看著潭面波光粼粼,很多遊艇載著遊客欣賞日月潭的風景,令人心曠神怡,旅途的疲累頓時煙消雲散,在飯店短暫的休息後,我們到名勝街逛。
春節假期,街上滿滿的人潮,兩旁有著很多賣特產的小店,其中有一家阿伯茶葉蛋,排了滿滿的人潮,我們也去跟著排隊,常來日月潭的人一定知道玄光碼頭的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俗稱阿嬤茶葉蛋),但大家知道嗎?水社碼頭還有一家阿伯茶葉蛋,滷的更香更好吃,日月潭阿伯茶葉蛋滷得相當入味,蛋中有紅茶的香氣及味道,蛋黃濕潤,入口微鹹微甘有著相當不錯的平衡感,是日月潭值得一吃的銅板美食唷!日月潭阿伯茶葉蛋還可以吃的到日月潭名產香菇唷!香菇,香菇大朵,入味多汁,與茶葉融合微甘的口感,會讓人忍不住一朵接著一朵吃。再配上有名的阿薩姆紅茶,簡直是人間美味。
水社碼頭也有船家招攬客人搭船遊湖,由於是最後兩班了,沒有上岸的行程,本來250元的票價優惠才50元,遊湖50分鐘,我們覺得很划算,因此也買了票,到碼頭搭船遊湖。包船遊湖船路線行程:起點水社碼頭→涵碧樓→水社壩→拉魯島(原光華島) 改繞島介紹不停靠→月潭→明潭抽蓄發電廠→頭社壩→青龍山→停靠玄光寺→石印→土亭仔半島→停靠伊達邵(原德化社)→水蛙頭半島→日月湧泉→鱷魚頭半島→文武廟→貓蘭山→朝霧碼頭→返回水社碼頭。
在船上船長簡單介紹了日月潭,日月潭為台灣第一大湖泊,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遊水裡社記〉文中,在其所著《蠡測彙抄》一書中載有此遊水裡社記云:「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幾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其後隨著漢人移墾水沙連,以及歷代政府的治理,和騷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日月潭逐有許多稱呼,諸如水社大湖、水裡湖、水裡社潭、水社海仔、竹湖、龍潭、龍湖等,晚清時更有洋人傳教士來到日月潭,試圖向邵族人傳教,亦將日月潭賦名為lake Candidius等名稱。日月潭中有一島,是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的居處,邵語稱為lalu,清代稱為珠嶼、珠仔嶼、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嶼等名稱。又有一說,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崙龍山,此二山恰好將lal島銜在相對之中央,形如二龍戲珠之狀,故稱為珠嶼等名,清光緒來此的洋人,則有pearl islet(珍珠島)之稱呼,日治時期則稱玉島、水中島,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該潭平均水面海拔約736公尺,常態面積約7.93(滿水位時約8.4平方公里),最高水深達27公尺。其蘊含自然生態豐富,但其中有非常多是外來種生物。
傍晚時分夕陽照射在潭面閃爍著粼粼金光,船長導覽著涵碧樓,日月行館,邵族祖靈地拉魯島。傳統邵族的水上人家,及其捕魚方式,伊達邵有名的日月潭纜車,文武廟、日月湧泉、朝霧碼頭萬人泳渡等景點,湖面徐徐涼風來,讓人身心舒暢,這將近一小時的行程讓我們收穫良多,也對日月潭有更深刻的了解。
六點左右我們回到了水附近逛了一下等他們到後便一起找餐廳用餐,由於春節期間遊客很多,到後便一起找餐廳用餐,由於春節期間遊客很多很多餐廳都不接受單點,只能擇合菜,我們選了一千塊的合菜,包括有邵族的烤山豬肉,潭魚,炸杏苞菇、青菜及金針湯,吃完後又到水社碼頭逛了一下,晚上的日月潭顯得格外迷人白天跟晚上真的差很多, 以前都還沒發現,原來日月潭在夜晚打燈下,好浪漫又好有情調哦,燈光一閃一閃的,湖水也在燈光的照映下,變成藍還有街頭藝人在碼頭獻唱,也吸引來很多遊客的圍觀和掌聲和掌聲。
回飯店休息,在陽台上俯勘日月潭,早在清代,日月潭即有「潭中浮嶼、潭口九曲、萬點漁火、獨木番舟、水社朝霞、荷葉重錢、番家杵聲、山水拱秀」等八景。
晚上的日月潭少了遊客及遊艇的喧囂似乎特別的寧靜,遠方金龍山上的慈恩塔點起了燈光,塔的倒影倒映在湖面上,相當的漂亮,在日月潭一定要住上一晚,才能感受到晨昏的美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飯店的床太硬了,不太好睡,但有這美麗的湖景相伴,似乎也不能計較太多了。

愛戀水沙蓮(下)


 2022年2月5日上午六點多在晨曦中醒來,推開窗户到陽台此時太陽還没出來,整個日月潭被薄霧罩住,像披了一層白紗,遠方的拉魯島及慈恩塔若隱若現,水社大山及金龍山也被一乃山嵐所籠罩,美的像一幅潑墨山水畫。
穿了衣服到飯店樓下走,此時名勝街商家還没有營業,水社碼頭也没有遊客的喧囂,寧静的日月潭只有幾隻鷺鷥飛鳥遨翔其間,這時適合帶上一杯咖啡,一本書静静坐於潭邊享受大自然的洗禮,感受歲月静好,也在此時此刻才能充分體會乃刻的寧靜與悠閒。慢慢的朝陽從水社大山後面緩緩的升起,靄靄金光照耀湖面,頓時整個湖面波光閃耀,朝輝夕陰氣象萬千!我想這才是日月潭最美的時刻吧!
七點多慢慢走回飯店,弟弟也醒了,便一起上去27樓的景觀餐廳享受飯店的早餐!這飯店的早餐没有五星飯店來的豐盛,但有絕佳的景觀,可以遠眺涵碧半島,五星飯店日月行館及涵碧樓就在眼前,向山遊客中心、拉魯島便在腳下,遠方的文武廟、慈恩塔美景相伴,270度的絕佳視野,與日月潭的美景融為一體,湖面上遊船穿梭於水社、玄光寺、伊達邵碼頭之間,日月潭開始迎接各地的遊客而繁忙起來。
九點左右,妹妹他們也也醒了在他們吃完早餐後我們還沒有急著要退房便去附近的涵碧步道走一走,欣賞日月潭的山光水色。
涵碧步道蜓於涵碧半島的森林小徑,步道全長約 1.5公里,階梯由素樸的石塊砌成涵碧樓開放為民營觀光飯店後,揭開長年警衛森嚴的神秘面紗,涵碧半島上的花木、步道、侍衛崗哨、碉堡、教堂等設施,成為豐富的園,以前蔣公在時最喜歡晨間散步於其間,在來便是山坡上的耶穌堂,在來便是山坡上的耶穌堂,走一段路後即可看見「蔣公涼亭」,再往前行便可見到衛兵的崗哨亭和蔣公碼頭,涵碧樓最早的碼頭是為蔣公而建,稱為蔣公碼頭,當年老將總統每天早晨在此乘手划船看日出或到對岸玄光寺碼頭登慈恩塔遙祭先母。育樂亭建於民國50年,為一中國式六角形涼亭, 育樂亭旁有步道可往下走,下方視野更為遼闊,是飽覽湖面風光極佳的地點,站在這裡正對著潭中的拉魯島和青龍山上的玄光寺、玄奘寺以及沙巴蘭山頂的慈恩塔形成一條「幸福連線」。前方可見到向山眺望平台以及向山遊客中心,還可以看見邵族傳統的捕魚方式的四手網。繼續往前行有一個岔路,這兒可以往往教師會館走,走出教師會館,便道達五星飯店涵碧樓了。在涵碧樓有個紀念館,遊客們也可以順道參觀,在走過去便是最奢華的五星飯店日月行館了。
日月行館「原 蔣公行館」建於西元 1901 年,是棟二層樓的木造房屋。曾是日本天皇來台的住所,光復後改為蔣公行館。然而,蔣公真正的行館因為九二一地震後全數盡毀。「原 蔣公行館」,三面環湖,從行館俯瞰,日月潭青翠的山巒、婉蜒的湖畔以及湛藍的湖水,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日月行館在「原 蔣公行館」的原址興建,承襲「原 蔣公行館」通透納景之空間概念,以嶄新的面目呈現於國人及世人面前。日月行館位於日月潭西北側之外懸半島,位於最高點,可270度全景飽覽日月潭風光。承襲「原 蔣公行館」通透納景的空間型態,建築外觀以最通透的玻璃帷幕與玻璃欄杆,強調景觀的挹注,除了美化建築本身,也與大地美景融合為一。且居高臨下將展現在眼前的湖光山色美景,與日月潭的靜謐、壯闊一覽無遺。也是日月潭周邊唯一擁有最寬闊的景觀面與最好的環景區位。以郵輪為中心概念 塑造豐富的溫泉遊憩休閒體驗簡潔的外觀融合了山水湖景,形成新的旅遊住宿空間,並以郵輪為中心概念, 將文化、景觀、遊樂、溫泉、美景與休閒合而為一,塑造難忘的旅遊體驗,在「原 蔣公行館」 尊貴的文化據點,開創出更豐富更具價值的新地標。日月行館內外處處可見經營者的用心,除保有原蔣公行館的歷史背景外,更將當地原住民文化「邵族」帶入館內,讓入住日月行館的旅客能了解並深刻感受到當地歷史背景及文化特色。並以 品質、服務、休閒、價值、創新 為其經營理念,打造湖畔、陽光、美景、歡笑、美食、愉悅、養生的優質度假形象,與大地美景融合為一,達到真正與美景共生、共榮、共享的核心價值。
在日月行館周圍繞了一圈後便沿著車到下山回到飯店,剛好差不多十一點,便辦理退房手續,然後開車前往另一個有名的景點文武廟。
文武廟位於日月潭北邊山腰處,其由來與日月潭興建史有關。西元1932年,日月潭建壩儲水後,當時潭畔有龍鳳宮,北吉巷有益化堂兩廟,有鑑於潭水過高將漫淹二廟,於是決議遷廟,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於西元1934年將兩廟合一,即為文武廟的前身。民國58年(西元1969年)文武廟重建,以「北朝式」格式建築,這也就是今天文武廟所見之輝宏建築格局。文武廟形勢陡峻,依山勢而築,愈後愈高,莊嚴雄偉。正門面臨環湖公路,為墨綠色大理石牌坊,正面書曰「文武廟」,左右分題「崇文」「重武」,兩邊樑柱有黃杰先生題書對聯一幅「道貫古今德參造化」「惠昭日月義薄雲天」。拾階而上,為廟的廣場,一對棗紅色巨型獅子抱球呼應,格外醒目。廟的方位採「坐東向西」背山面湖,大有盡攬江山的磅礡氣勢。主要建築為「一埕二庭三殿」;臺灣著名寺廟大多採此佈局,是等級很高的廟宇佈局。進入廟埕視覺隨即被壯觀的前殿所吸引。前殿為樓閣式建築,主要作祭祀之用,故稱「拜殿」;樓閣稱「水雲宮」,祀奉文武廟開基諸神。正殿主祀武聖關羽故名曰「武聖殿」,正殿位居全廟正中,是文武廟群築中最大的建築,高度達21公尺,為正方型的殿堂,此佈局乃是為彰顯帝君之神威。後殿主祀孔子,名為「大成殿」,故依儒教古制構築,與前兩殿有諸多的不同,其特色是屋頂採用非常罕見的重檐廡殿式,是宮殿式建築的最高等級,以表徵孔子的至聖高貴。
參觀完文武廟已經十二點了,我們開車離開美麗的日月潭前往另一個寧靜的山城車程。>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集集線全長29.7公里,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從二水站上車,飽覽沿線風光,在穿越第五座隧道後,視野從隧道裡的一片漆黑,到眼前藍天綠林的豁然開朗,有如進入桃花源般的意境,因而又有「秘密花園」之稱。現在的車埕站風貌,經歷921地震的嚴重毀損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連站前的空地也使用原木鋪設,極富特色。現正積極發展觀光,計劃以鐵道、電力、木材和酒莊產業為推動主軸,希望再造往日榮景。
車埕是集集鐵道的終點站,一下車就可以看到一片廣大的草皮和已未再行駛的火車,許多遊客都會在這邊拍拍照、或是坐在抬高的平台上看著火車進站。在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輸出埔里廠產的蔗糖,而在車埕裝修了鐵路。也因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興建,日本持續拓寬鐵道形成了今日的集集支線,所以這邊的車站跟鐵路都保有濃厚的日式風格呢。貯木池原本是用來浸泡、貯存原木的水池,目的是讓原木的樹脂釋放、延長木材的使用年限,而現在也是沒有這個功能了。圍繞著貯木池,有一條木頭小步道,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池面波光粼粼,一片金黃的落羽松圍繞,伴隨著這般美景、微風輕輕吹拂、行走在小木道上真的很愜意、很舒服。
車埕在日治時期的木業發展也是相當繁榮的喔!雖然後來因為政府的林業政策,大部分鉅材廠現已關廠或轉型,但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提升車埕地區觀光地遊憩資源、也想讓遊客更了解昔日的木業發展,將保存了文物的舊廠房重建成為車埕木業展示館。推薦大家可以來這裡聞聞木頭的味道、看看木雕製品、欣賞建築錯縱的設計,還免門票喔!繼續往上行走就會進入車埕老街的範圍,春節期間很多商家都在營業了,漫遊在老街裡,靜下心來感受一下車埕村莊的氣息~。 
我們在這兒找了一家餐廳用餐, 南投水里歐樂麵包提供新鮮現烤麵包、披薩、炒飯等素食餐飲,位於熱門的車埕火車站木業展示館裡面,吃素食的朋友來車埕旅行也不怕找不到地方用餐,現烤麵包有多種口味,有興趣可以買幾顆回家哦。歐樂麵包店位置位於車埕火車站的木業展示館裡面,店裡的用餐區屬於半開放式,雖然沒有冷氣,不過通風還不錯,夏天也不會太熱,後半段是露天用餐區,坐這裡用餐可以欣賞周邊的景色,還可以看到貯水池和天車,不過當天有些涼,冷風吹來令人有些寒意。車埕火車站不管平日假日都有不少遊客人潮,給人相當懷舊的感覺,有到車埕車站旅行的朋友,可以順路到木業展示館裡面的歐樂麵包店坐坐。
用完餐大概三點左右,我們慢慢往台中前行,中間我們經過了名間、水里、集集等山城小鎮,
從南投中興交流道上高速公路,大概五點左右才到台中后里,我們今天住宿福容集團的麗寶賽出主題旅館。全新落成的「麗寶賽車主題旅店(T11 Hotel、T12 Hotel)」整體設計以「賽車及運動」為主軸,近半數房間都可以直接觀看賽車馳騁,俯瞰 G2 賽道的壯觀。飯店設計以紅、黑色為主,全館共 230 間客房,11種房型,結合籃球、足球、衝浪、賽車等特色風格,內部設計充滿運動元素,除了可以直接觀看賽車馳騁之外,連備品都是賽道包裝~賽車迷絕對 High 翻!
我們的房間是在二樓,打開窗戶便可以看到麗寶探索樂園的摩天輪在夜空中轉動,在燈光的照耀下,更顯五彩繽紛。我們休息一下後便開車前往麗寶OUTLET MALL用餐。
麗寶OUTLET MALL堪稱全台最美麗寶Outlet Mall,規劃250家大人、小孩都喜愛的運動休閒、親子、時尚精品、娛樂與餐飲等主題商店與品牌,充裕的美食街坐席、停車位,還有往返台中市區的朝馬國光客運免費接駁車,便捷的交通與優惠的商品,提供您輕鬆購物的愉快體驗,也能成為親子間創造美好回憶的歡樂時光。我們今天逛 A、B區以義大利芬諾港的多彩建築形象打造,還有全台最高天空之夢摩天輪,整體有如童話故事般繽紛夢幻。
我們今天在OUTLET MALL的涓豆腐用餐,由於春節假期排隊訂位的人很多,店員不讓我們訂位,讓妹妹很不開心,我們七點半左右進去用餐,妹妹幫我們選了海鮮豆腐煲,還附上石鍋拌飯,吃得很開心,也很飽,用完餐他們去逛麗寶OUTLET MALL,我則去搭天空之夢摩天輪。
麗寶樂園從日本福岡引進亞洲第二大摩天輪「天空之夢」,高約120公尺,為全台最大摩天輪,位在海拔384公尺的地理位置,當乘坐到摩天輪可由空中俯瞰大台中地區。
麗寶渡假村園區的佔地超大,四周被綠林所包圍,天空之夢摩天輪又高又壯觀,一眼就能夠看到。摩天輪的兩側是義大利彩色屋及歐風城堡建築,麗寶渡假村就是要打造一座異國小鎮。
排隊等候時,咱們可以先看一下天空之夢的介紹。天空之夢摩天輪於2017年正式啟用,總重1400公噸運轉一圈25分鐘,整座摩天輪的車廂一共有60個車廂內有冷氣空調、免費wifi,坐輪椅也能搭唷。隨著摩天輪緩緩轉動上升,透過車廂內的玻璃櫥窗,能眺望遼闊的景觀,沙鹿、龍井、大甲、清水華燈初上萬家燈火輝煌,感覺整座台中城市都即將在腳底下,天空之夢摩天輪車廂裡也有台中的地標地圖有興趣的旅人,也能拿起來比對欣賞把這些台中的大地標景點,通通找出來。
搭完摩天輪順著動線,咱們來到天空之夢的商區展售區這裡販售許多古錐的公仔,還有摩天輪相關紀念品有玩具、服飾、鑰匙圈、明信片等精美小有興趣的朋友,也能來這裡挑選尋寶唷。
九點半,妹妹也逛完OUTLET MALL,我們一起搭車回飯店,洗了澡便休息,結束一整天美好的行程。

急速傳說

記憶中看過不少賽車的電影從早期成龍主演的霹靂火到玩命關頭系列到近期昆玲主演的叱吒風雲,雖然我不會開車,但每每都對主角的千萬跑車和狂飊極速的快感相當嚮往,如今台灣也有一個國際標準的賽車場地,而能夠住賽車主題飯店,也是很難得的體驗。
2002年2月6日在麗寶賽車主題飯店中醒來,這個飯店去年5月才正式營運全館的指標系統以大量的齒輪狀外觀呈現,代表轉動生命與往前行的意涵。因飯店位於麗寶樂園渡假區內,周邊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無論是國際賽車場、麗寶樂園、OUTLET MALL,兩天一夜就怕完不夠!所以T12 飯店大廳簡單規劃跑步機、桌球檯、行李寄放區等設備~
七點左右到飯店二樓吃早餐,把旅客當賽車選手服務,從早餐做起(笑)~早餐的最大特色,是參考運動員的飲食設計,依每個人的運動強度,從穀類、蛋白質、蔬果類,讓每位旅客取用適合自己的食材比例,攝取適當熱量,舒適住,健康吃。主廚將在地農產入菜,新社菇類、梧棲漁港每日直送海鮮、中部節令水果等,別出心裁的用心與創意,跳脫以往的旅宿早餐體驗。而更讓人驚豔的便是陽台外便是麗寶國際賽車場旁,客房內就可俯瞰賽道宏觀,當然現在春節期間,並沒有賽事,否則這便是絕佳的餐景台,想像著賽車從旁邊狂飆極速的呼嘯而過,那種刺激感非筆墨所能形容。
麗寶賽車主題旅店的T11館與T12館就位於麗寶國際賽車場的賽道旁,在房間就可以直接欣賞賽道上高速馳騁的賽車。同時,如果想要更近距離、甚至親身體驗賽車的操控,可以自行開車或是搭乘接駁車至賽道中的「麗寶賽車場館」。想要安排以賽車為主題之旅的朋友,就可以選擇T11或T12,讓你完全的沉浸在賽車的世界裏。 
 大概10點半我們退房開車前往賽車主題館,進入大廳,一舉一動變得有點小心翼翼。麗寶賽車場的展示廳放滿許多名車,除了大家熟知的賓士與法拉利,甚至還有得過賽車比賽冠軍的名車。在這裏展示的車輛,大多是車友們的友情贊助,不過讓我覺得很特別的是,據說這些車有時還會開下去一旁的賽車場唷!
因為電影叱吒風雲在這兒拍攝的關係,電影中女主角昆凌及范逸臣、柯有倫、曹佑寧開的賽車也有在這兒展示,由於春節期間我們前100名還拿到大紅包,包括有雙人單人卡丁車及 VR體驗摩天輪半價優惠的折價券,真是賺到了。
從大廳右手邊走過去,即可看到通往卡丁大樓的指標,穿越通道後,一樓就是 GO KART 卡丁車的報名處。其實從飯店房間望出去就有看到,位於賽車道後方的小場地就是卡丁車的體驗地點。體驗內容包含「賽前課程講解」及「賽車體驗」,全程約 30 分鐘,讓大小孩們用最簡單、不重傷荷包的方式,享受在賽道上奔馳的刺激。小朋友(滿 120 cm)可以選擇雙人座車輛,讓小孩坐在副駕駛座體驗。若真的想實際操作方向盤,孩童需年滿 10 歲且身高滿 140 cm 以上,同時也規定若為未成年駕駛,副駕駛座需有成年人陪同;體驗前還會聽安全講座,全程都有現場人員陪同帶領,讓大人小孩能清楚安全措施與注意規範!總體來說,其實只要遵守規範,安全部分真的不用太擔心唷!
我們接著撘電梯到主題館三樓,這裏可以看到全國最大最長的卡丁車賽道,妹妹他們決定去開卡丁車,一場八分鐘,單人要價650元,雙人卡丁車500元。因為疫猜關係,還要自己買頭套,他們報名11點的,弟弟和王謙翊開一台,王元伸和王芊涵開一台,妹妹自己開一台,我則在看看區幫他們加油!
麗寶賽車場是台灣唯一通過FIA/CIK國際認證的賽車場,且獲FIA譽為亞洲最佳卡丁賽道親臨全台最長的卡丁賽道,與親朋好友尬車!引進義大利及法國原裝進口卡丁車,滿足你駕馭的渴望想體驗駕駛卡丁車奔馳的樂趣,就到麗寶國際賽車場!麗寶國際賽車場曾獲「亞洲最佳卡丁賽道」美譽,也是全台唯一通過FIA認證的卡丁車賽道,更擁有義大利及法國原裝進口超強馬力車款及超過1.5公里的賽道,全方位滿足你賽車的渴望。在專業教練指導下,親自感受直線加速、賽道高低差及髮夾彎等賽道設計的魅力。
十一點半,妹妹他們開完卡丁車,我們又到二樓體驗VR,麗寶賽車主題館有全台灣最大、佔地超過250坪的虛擬實境體驗館—VR Formula(VR方程式),引進全台唯一VR跑動射擊「生存之戰」、VR賽車「極速征服者」、VR摩托車「光速戰記」等尖端設備,擬真度高達90%,台灣是繼日本、韓國,亞洲少數能夠體驗此種VR設備的國家,與世界一級VR 技術同步接軌。
王謙翊玩VR Formula ,8台「極速征服者」一字排開,圍繞式的視覺饗宴,搭載保時捷頂級方向盤,動感賽車座椅將彎道離心力和加速扭力即時反饋,讓體驗者如臨其境,真實還原賽車手比賽時的壓力和緊張感,達到專業賽車手日常訓練用之水準,隨著引擎聲讓心跳加速,暢快的駕駛體驗
王芊涵玩的是的是VR跳舞體驗本機台為音樂類的VR設備,選擇喜愛之歌曲後隨著音樂跳動同時可欣賞MV,目前已授權的音樂從BIG BANG的Bang Bang Bang到PIKO太郎的PPAP共有18首, 將會陸續更新。隨著音樂擺動,享受如同站在舞台上的精彩時刻! 有別於傳統跳舞機是用雙腳踩踏感應器,Go Go Dance是用頭、手並用,但誰說玩家不能全身動起來,成為VR館的最大焦點呢!
我們待到12點左右才離開,又開車前往麗寶OUTLET MALL第二期逛街。
麗寶OUTLET MALL第二期新加入北義大利避暑勝地科莫湖,每逢整點還有水舞演出,另外室內則參考艾曼紐二世迴廊打造高挑採光明亮的廊道。從科莫湖向綠地廣場延伸的河道,在中心點聳立星巴克麗寶鐘樓,不論是從哪個角度都能完美營造歐洲打卡氛圍,也是IG必打卡地標。
我們在二樓的美食街用餐,然後逛了一下,麗寶OUTLET MALL除了給消費者好逛、好買的空間外,全館還是寵物友善商場,只要到服務台租借寵物專屬推車,就可輕鬆推著毛寶貝一起逛街,並且設置全台獨家首創《寵物樂園》,佔地300坪超大空間,還設有草皮地墊及喝水區,不但保護毛寶貝的腳掌也可隨時補充水分不口渴。
Wooderful Life木育森林超過50種木製設施,7大主題,充分訓練小朋友的靈活度及平衡力,而位在D區3F的湯姆熊,超過500坪超大空間,獨家未來賽車手、變型金剛等30種設施,大人小孩都瘋狂,每逢假日定時定點還有巡迴園區的小火車,帶著小寶貝來一場麗寶探索,盡情玩耍。如果喜歡靜態的活動,我們有金石堂書店,與小寶貝們共度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看累了,還能近距離觀賞摩天輪冉冉上升,走到廣場,每個週末都能欣賞到不同的街頭藝人匯演,雜耍、擊鼓、氣球小丑等豐富趣味的演出,每次來麗寶都能創造不同的幸福、快樂回憶。
3點左右我們前往科莫湖畔看了一場精采的水舞表演,融合了古典及流行曲目,有8米高壓的水瀑,心花朵朵的噴泉,演繹了一場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下科莫湖畔的綺麗風光。
看完這場精釆的水舞秀後,我們差不多也準備回台北了,因為今天是年假最後一天,怕會塞車,還好高速公路意外的順,從后里回中和不到兩個小時,五點多回到中和,順利結束日月潭麗寶樂園三天兩夜的行程。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振衣千仞崗,濁足萬里流(上)


台灣位於亞洲大陸的重要樞紐,地型氣候多變,高達三千多公尺的高山有一百多座,其中最高的山是玉山主峰海拔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要爬上山頂是項艱難的挑戰,但我在二零零七年四月也不知道是什麼好運,竟然有幸登這有護國神山之稱的玉山,也算一件很難能可貴的事。
其實爬玉山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體力上的考驗外還要能抽到排雲山莊的住宿,那是必需要抽韱的,也那麼剛好,鄧姐的女兒有组一團有抽到排雲山莊的床位,剛好有一個人臨時退出,鄧姐要帶團,問我有没有興趣,我也不知那兒來的勇氣竟然答應她的邀請,在以後的三個星期,我去買了背包、登山仗、頭燈、乾糧、大衣等物品,也準備了乾糧、巧克力等必備的物品,假日也去爬了烘爐地等山做了些行前的準備。滿心期待那一天的來臨。
二零零七年四月四日我背著大背包前往台北車站和鄧姐及團體會合,由於爬玉山需要前一天前往東埔温泉過夜,從台北到東埔也需五、六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們大概八點多從台北出發,中午我們在嘉義吃了午飯,大概一點多到有名的東埔帝綸飯店,東埔帝綸溫泉渡假大飯店座落於東埔溫泉區 (玉山溫泉區)入口處,海拔1,120公尺,位於陳有蘭溪溪畔,郡大山,望鄉山的山腳下,臨對玉山北峰尾稜,各方山谷的匯集 地,形成氣流季風的障壁,因此,東埔溫泉四季如春,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飯店有室內和露天溫泉來自玉山最純淨的溫泉水, 來自玉山最純淨的水, 簡稱玉山之泉,台灣海拔最高的溫泉區1200m的玉山溫泉區。
由於還沒有辦法入住,我們便先到附近的彩虹瀑布走走,「彩虹步道」在東埔溫泉區後方,沿著八項溪谷一路往上。步道不僅以石塊、石階整出好走的路面,途中,居民且在道旁遍植花樹,從適合泡湯的初冬起,山徑上便有粉白嫩紅的梅花、山櫻綻放,爾後,陸續又見吉野櫻、八重櫻、桃花、李花,直到初春嫰寒時,杜鵑也來接力盛放。所以冬春二季,步道上總是不乏花影,來泡溫泉,同時散步賞花,成了許多人來東埔最美好的回憶。除了桃李春風帶來的無邊春色,步道最五彩的顏色,莫過於藏在盡頭的「彩虹瀑布」,晌午過後瀑布上的那一抹虹彩,更是走完步道的「勇腳」獨有的獎賞呢。
在欣賞完彩虹瀑布後我們回到飯店享用特殊的布農族料理也泡了有名的溫泉,晚上山區的夜晚極其寧靜,因為明天要爬玉山,需要體力很早就休息了。
二零零七年四月五日在蟲鳴鳥叫中清醒,到飯店的餐廳用過早餐,把裝備行李拿上車開始今天的玉山挑戰行程。
不久我們進入了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內,玉山主峰山貌高峻,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兩側是千仞峭壁,西側絕壑深溝,東側則是碎石陡坡。玉山無論山容或山勢皆在台灣為最具規模,除了是台灣五嶽之首、百岳之王外,更重要的是玉山群峰地區蘊含著珍貴的生命寶藏。這裡有亞熱帶、暖溫帶、冷溫帶及高山寒原帶的不同氣候型態,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生態資源相當豐富。除此,根據日治時期學者鹿野忠雄,佐佐保雄及近代齊士崢等人的研究,發現玉山保存有冰河地形遺跡。根據統計,包含「U形谷」、「冰斗」、「側冰磧」等,其中以玉山至八通關的冰河地形最為豐富。玉山山容氣勢磅礡、雄踞一方,四季景緻分明而優美;春天玉山杜鵑盛開、夏季雲海繚繞、秋季則遍布法國菊,冬季則雪白如玉;「玉山積雪」成為臺灣八景,而在1929年亦發表了新高八景。1985年4月(民國74年),玉山群峰周邊劃入玉山國家公園中。玉山是布農族與鄒族共同的聖山之一,也是當代臺灣的象徵之一。
大概八點左右我們到了排雲管理站,塔塔加是登玉山一個重要的點,鄰近不但有玉山的東峰、南峰、北峰.....還有麟趾山、鹿林山,甚至從排雲管制站到玉山的登山口這段,都很值得各位來這走走,也許排隊等排雲山莊很漫長、艱辛,但是來走鄰近的山系,不但身心能獲得相同的舒爽,登高望遠挑戰一番,也不需要什麼事先的登記。 排雲管制站裡有詳細的地圖介紹與雪季登山用具及宣導短片可供欣賞。我們的布農族嚮導白浪和黑熊也在這兒和我們會合,在看了宣導短片和上了後所後,我們上接駁小車前往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從排雲管制站到這登山口約2公里,你可以漫步到這,也可以搭接駁車(一人 100元/次)。
九點左右我們到了玉山登山口開始今天的八小時爬山行程。塔塔加登山口到排雲山莊(8.5公里,海拔上升842公尺 ) 一開始的路是緩緩地上坡,接著開始有較陡一些的好漢坡,才會到達「孟祿亭」,此為紀念美籍孟祿博士因為不幸墜崖身亡而立的紀念亭,到這邊大約走了1.7公里,已經感到有些喘又有些累了,稍微坐下休息一下吧!隨著海拔的提升,土壤堆積的厚度逐漸增加,生物種類因而增多,在海拔2,500~3,000公尺之間,主要由鐵杉構成。玉山步道於前峰、西峰間之彎道一帶即有鐵杉純林出現。而常混生著雲杉、二葉松、華山松及少數闊葉樹。
休息完後繼續向前,仍是緩緩向上,步道會經往玉山前鋒的岔路,然後接著到達「西峰下觀景台」,這時約走了5公里,西峰下觀景台為一個很大的木製平台,可以在此休息、吃點東西補充能量,遠眺山脈外,順便欣賞可愛的金翼白眉在附近跳來跳去!沿路走著雖然不斷的爬升,但是更高的山總是擋在前面,該不會要到排雲得爬過那做山吧?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就是玉山的主峰,也是明天登頂的目標。
十二點左右我們到了西峰觀景台這是一個大的休息亭(白木林)一整片都是白木林,但也是這段旅程休息最久的一次了,領隊讓我們在這兒休息,我們把背包內的午餐拿起來吃,這兒有獨特的金翼白眉是到玉山必看的鳥類,因為他不怕人所以很容易觀察得到他。走到5K的西峰觀景台後,就可以準備享用午餐啦! 山上食物的選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帶自己喜歡吃的,因為當你走到很累,完全沒食慾的時候,再有營養的東西都無法吸引你。爬山午餐大部分都帶麵包或是泡麵,近期覺得煮水收拾較麻煩,所以以麵包、餅乾為主。這兒有一間廁所,領隊提醒我們吃完飯一定要去上一下,因為在過來到排雲山莊都沒有廁所了。接下來的路仍持續向上,會經一「大峭壁」後,路線開始變陡,最後是一段累人地階梯陡上,排雲山莊終於出現在眼前。
登玉山的途中,一定會經過的一個地標:大峭壁。根據玉山國家公園的資料距排雲山莊約1.8公里處,其構成的岩層為板岩夾變質砂岩,大峭壁上尚滯留海生物化石及波紋狀痕跡,即是台灣經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板塊互相擠壓自海中隆起最好的證明。
大峭壁是今天爬山以來最驚險的部份了,這兒通道及窄,旁邊便是萬丈深淵的懸崖,一不小心便會粉身碎骨,通這兒後,排雲山莊也不遠了,因此是今天的終極挑戰,領隊要我們側貼著岩壁慢慢前行,大家亦步亦趨地慢慢前行,總算安全通過了。過了後又是一陣的陡坡,慢慢的我們接近今天的目的排雲山莊了,這兒的植物黛色參天的冷杉純林是台灣現今最優美廣大的天然純林,分布在3000公尺玉山及秀姑巒山一帶,樹幹通直的冷杉帶構成台灣最顯著的森林界限。到了這一帶已呈溫帶氣候特色。冷杉林帶的下限與鐵杉、雲杉混生。
這時天空有烏雲密布,領隊擔心會下大雨,要我們趕快爬到排雲山莊。
排雲山莊海拔三千四百零二公尺,為攻頂玉山的前哨站,也是山上唯一可住宿的地方,在日治時期是叫新高下,顧名思義,就是新高山的山腳下。至於「排雲」一詞的來由,依據台灣戶外休閒用品品牌《歐都納》官網刊載,台灣山岳界有「四大天王」之稱的邢天正、丁同三、林文安與蔡景璋,曾在有一次攀登玉山途中,就歇腳住在這棟工寮,邢天正油然心起為這棟工寮命名「排雲」,因為他自己從排長退伍,又見到眼前雲海景象,因而湊得「排」、「雲」二字。但據玉管處蒐集的資料顯示,排雲山莊的前身是1926年日本人闢建「新高山登山道」登頂前的最後一座休泊所,並取名為「新高下休泊所」,1934年因應日漸增多的登山客,日本政府乃將之改建成警察官吏駐在所,名之為「新高下駐在所」,這也足以證明其前身並非工寮。日本政府於1945年戰敗投降,原先的「新高下駐在所」由國民政府接管後便不再派警察進駐,1967年撥交林務局管理期間,遂將之改建成供登山客住宿的山莊,並因排山倒海的雲海美景而命名「排雲山莊」。
在經過八個多小時的爬山,大家已經累得快說不出話來了 ,總算來到了排雲山莊,迎面迎接我們的便是特有的植物玉山杜鵑。
玉山杜鵑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5-7.6米;樹皮褐色,光滑;幼枝淡綠色,疏生白色微柔毛,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徑3-4毫米,老枝灰褐色,無毛。頂生冬芽長尖卵形,長1.5厘米,直徑6毫米,近於無毛。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6.5-12厘米,寬1.8-3.3厘米,先端短漸尖,有時漸尖,具突尖頭,基部圓形至楔形,邊緣反卷,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白綠色,成長後除中脈有絨毛外,其餘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較深,下面隆起,密被黃褐色絨毛(易脫落),側脈14-16對,在上面稍凹下,下面不顯明;葉柄長2-3厘米,多少被有叢捲毛及有柄腺體。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軸長2厘米,具腺體;花梗細長,長2.5-4厘米,淡綠色,多少具有柄腺體;花萼小,長1.5-3毫米,裂齒5,三角形或近於圓形,先端尖或鈍,邊緣多少有流蘇狀腺體;花冠漏斗狀鐘形,長5厘米,直徑3.7厘米,白色或帶薔薇色,內有深紅色斑點,基部有明顯的斑塊,裂片5,圓形,長2厘米,寬2.3厘米,頂端有淺缺刻;雄蕊10-14,不等長,長3.7-4.8厘米,花絲自色,基部密被微柔毛,花葯橢圓形,黃色,長2-2.5毫米;子房柱狀圓錐形,長7毫米。直徑2.3毫米,略有肋紋,被短柄腺體及少數細毛,花柱長3.8厘米,白色,基部有短柄腺體,柱頭裂片狀,寬約3毫米。蒴果圓柱形,微彎曲,長1.3-1.6厘米,直徑5-5.7毫米,深褐色,略有平坦的肋紋及毛被殘跡,花柱宿存。花期4月,果期10-11月。
我們到排雲山莊領隊幫我們分了床位,也告訴我們這兒的規定,週末、連假的排雲山莊經常是2、3千人抽那116個床位,能抽中排雲山莊真的就是靠運氣,沒秘訣,排雲山莊以太陽能供電為主,發電機發電為輔,傍晚會開燈,晚上7點後關燈。不提供充電,請自備行動電源,供水平時無虞,冬季則因水源短缺或管線結冰有缺水情形。熱水供應時間:14:00 – 17:00,18:00~裝完為止,1:30~裝完為止進入山莊內一律都需換穿拖鞋,有室內、室外廁所,室內廁所晚上7點後才開放,垃圾一律自己背下山,最值得一提的是有紀念章可以蓋,千辛萬苦爬到這兒了,不好好蓋個紀念章,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我們到排雲都很累便躺到床位上休息了一下,直到晚上六點多才起來到餐廳用餐!
排雲山莊的晚餐有分鷄腿和排骨兩種選擇,配菜和白飯是自取的,由於山區資源缺乏,都是由人從山下扛上來的,因此彌足珍貴,在這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山能吃到熱騰騰的食物就是一種幸福,雖然網路上有人反應對於這兒的餐點味同嚼蠟,不敢恭維,但是在山區這種品質也算可以接受。
晚餐後到山莊前的廣場走走,看著月明星稀,滿天星斗份外美麗,但山上温度趨近零度,冷風吹來真的讓人有種刺骨的感受,加上明天凌晨就要起來登山,也不敢多待,在山上雖有熱水,也只能簡單的冲澡,不能用化學用品,加上也没有電視,所以很早便領了睡袋休息,期待明天玉山攻頂能順利。

振衣千仞崗,濁足萬里流(下)


2007年四月六日凌晨二點多,排雲山莊人聲鼎沸,非常的熱鬧,大家都很早起床排隊吃著早餐,這裏提供的早餐以中式的早餐包括鹼粥、饅頭包子等,雖不算相當豐富,但是在這三千多公尺的高山頂有樣的早餐吃已是很不錯的。
大概三點,嚮導請我們帶上頭燈及帽子、登山仗,穿上大衣準備登山到玉山主峰,此時氣温才一度左右,但大家還是興緻勃勃,在做完熱身運動後大家慢慢披星戴月的出發從護國神山玉山主峰頂邁進。
此時星空分外明亮,伴随著蟲鳴鳥叫,由於海拔三千多公尺,氧氣稀少,走路爬山相當的喘
,嚮導要我們調整自己的步伐,小心慢慢的走
,這段路走的辛苦,這裏開始兩個小時都是之字向上的陡坡,無窮無盡的,但是嚮導說這還不是最難爬的,艱苦的挑戰還在前面等著我們呢!在天亮以前的路段都是摸黑走路。從排雲山莊到玉山主峰需步行2.4k,路程雖短,但全部都是上坡,部分路段相當危險要小心通過!
從排雲山莊往玉山的路一路之字坡上坡,上到往玉山主峰及圓峰山屋的岔路時,就已經累得想坐下休息了,但真正的陡上之路現在才開始,不斷地之字型陡上,好像永無止盡一樣。來到玉山北峰三叉處為風口,附近常因風大落石頻繁,有搭建護欄及鐵網。
魔鬼的挑戰在攻頂前的五百公尺處,接近山頂之處為碎石坡,如果天氣好暴露感很重,雖然有加裝鐵鍊可以輔助,但懼高症者可能會感到害怕。由於主峰本身屬於脆弱地形,加上海拔超過3500公尺,環境惡劣、日夜溫差大、土壤乾旱、石礫裸露地遍佈,造就了數以萬計的爛石頭,幾乎長不出半株植物;由於如此,切勿輕忽,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滑落到谷底。在這兒領隊要我們放下登山杖,慢慢地扶著鐵鍊爬上去,雖然這碎石坡只有短短五百公尺,卻是最難的挑戰,領隊先走在前面,再慢慢地牽著團員慢慢小心地走上去,隨著日出時間的交近來攻頂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家不管是不是同團的,都很有耐心,慢慢循序前進,(快到了!加油!加油!再撐一下!)聲音不絕於耳。終於我們真的登上了玉山山頂了,心裏莫名的興奮。
從玉山主峰俯瞰周圍的玉山群峰,視野相當遼闊!上來最重要的就是跟玉山主峰三角點合影了! 為了照這張照片可是排隊排超久的。
此時快要六點了,靄靄的朝陽慢慢升起,天空泛起空泛起七彩雯華,雲絕波詭的七彩雲海伴著升空光彩奪目的旭日,豔光四色,很多攝影的愛好者都在這時拍下綺絕照片,此刻好像時間靜止般的,大地的一切都再為此喝采日出起來的時候,往碎石坡的方向看,可以看到玉山主峰的倒影唷!
玉山主峰本還有于右任的銅像。一九六五年,時任監察院院長于右任過世,政府塑三公尺高雕像,「增補」玉山高度,達四千公尺,也尊重于右任「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的遺願。教育部委救國團成立「于右任建像籌備處」,由中國青年登山社募款、雕塑家陳一凡設計,立碑人為吳三連。立像近百公斤,由東埔布農族人伍勝美、全桂林,從塔塔加鞍部扛上山。于右任銅像歷經兩次「斷頭」,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遭鋸斷,後經黏合處理;一九九六年五月,則鋸斷後推入山谷,不知所蹤了。十幾年後,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等,基於還玉山原貌的原則,承認銅像的第一次斷頭,至於是誰把銅像推落山谷,沒人承認,銅像也無言。玉山,真還給玉山了嗎?政治領袖也熱衷登玉山,宋楚瑜、馬英九接連上山,陳水扁也曾排定行程,後因他事作罷。玉山做為台灣第一高山,政治人物攻頂,自有隱喻了。
就在登上玉山頂,慢慢地欣賞群峰的美景和日出、雲海的壯闊,半小時後慢慢地下山,下坡部分路段高低落差大,或是可走的路很窄,往下走時,記得身體重心要放低,以側身的方式下去,才會走的比較順利。
風口附近的陣風很強,經過務必注意安全,從碎石區再往下走,就會進到矮樹叢區。下坡的時候走的速度較快,很快就回到排雲山莊了! 稍作休息、整理完登山背包,吃完麵食後,大概九點也要準備下山囉!
下山也是沿路返回的,過了驚險的大峭壁,慢慢地欣賞沿途的美景,領隊說(下山雖然比較沒有上山那麼累,但有些地方還是要小心走,注意自己的步伐。)大概12點左右我們來到了白木林休息區。
我們在這兒停留用餐,這兒可以欣賞到玉山西峰的美景,玉山西峰海拔3518公尺,位於玉山主峰的西側,百岳排名NO.24,為台灣玉山山群中的一座台灣百岳名峰,玉山登山口踏上前往玉山主峰的路程,中途最佳休憩點五星級排雲山莊旁的岔路可以前往玉山西峰。從排雲山莊到玉山西峰約2~3小時,是天氣、體力狀況允許者可順撿的百岳。山頂有台灣最高海拔神社,是登頂玉山西峰者必訪之處。
休息夠了,也上完洗手間後慢慢地下山,中途又在孟祿亭做了一次短暫的休息和補充水分,下午兩點半,我們回到了塔塔加鞍部的登山口,接駁車來接我們回到遊覽車處,旅行社的人準備了西瓜給我們消暑,兩天的登玉山行程就此落幕,我們也謝謝領隊和副領隊的照顧,才能完成這兩天的玉山之旅。
大概三點左右我們上了遊覽車,在夫妻樹這個點休息了一下,夫妻樹位於新中橫公路臺21線141.2K,海拔約2,478公尺。原有兩棵臺灣紅檜因森林火災而形成的枯立木,似夫妻相伴相依而得名。106年6月30日因基部腐朽及豪雨,其中一棵應聲而倒,夫妻由雙而單,並留置於現地。此處在日落時可觀賞風起雲湧的雲海景色。
在這兒我們竟然看到了台灣獼猴不怕人的在這附近閒逛,趕緊拿出相機拍照,也算是登玉山意外的驚喜和發現吧。
沿著新中橫公路前往水里,新中橫公路由兩段公路組成,一段是台21線由南投水里至玉山塔塔加,稱為「玉山水里線」;另一段是台18線由塔塔加到嘉義,稱為「嘉義玉山線」,又被稱為阿里山公路。前者約74公里,後者約95公里,最高點在塔塔加遊客中心,海拔2610公尺。水里玉山線又稱水里玉山段,北起於水里頂崁,南迄於東埔山埡口,全長71公里。全線位於南投縣境內,行經水里、信義兩鄉。自頂崁至神木村是利用既有道路改善而成,此路段計長34.3公里;由神木村至東埔山埡口之路段為新闢,此路段計長36.7公里。在和社以北之路段,水里玉山線大致是沿陳有蘭溪畔而建,直到陳有蘭溪於龍神橋附近與濁水溪匯流後,便沿濁水溪畔而行。由北向南,水里玉山線途經頂崁、新山、郡坑、上安、信義、豐丘等聚落。由東岸橫跨陳有蘭溪之後,水里玉山線改行西岸,繼續向南,經過和社後,便沿和社溪西岸而行。跨越和社溪之後,路線急遽改向,高度逐漸攀升,以東埔山塊為分水嶺,由和社溪東岸行至沙里仙溪西岸,之後的路段多以迴頭彎方式攀升,經同富山後,水里玉山線大致與東埔山稜線的走向近乎平行,直到終點東埔山埡口。現今,水里玉山線在省道系統中,被台灣省公路局編入台21線的一段。由於台21線是第三條縱貫公路,且位置靠近中央山脈,故稱為「第三條內陸縱貫公路」。
五點多我們抵達了水里的餐廳,我們在這兒舉辦了慶功宴,鄧姊親自來和我們敬酒,也恭喜我們玉山順利攻頂,大家吃的觥籌交錯,好不盡歡,驀然間我想起了左思的一首詩{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 列宅紫宮裏,飛宇若雲浮。 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 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遊? 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
六點多我們離開餐廳,開始慢慢地北上,在八點半左右回到了台北火車站,和鄧姊及團友告別後搭上公車回中和,在車上林志炫演唱,林秋離作詞,熊美玲作曲的玉山之歌慢慢在耳邊響起
(有一座山生長的地方叫台灣
和我們同樣的故鄉它將歷史默默承擔雖寂寞卻堅強 
它高高矗立在雲端
有一種傷 深刻在心頭不敢忘
我們用什麼愛台灣 所有夢和希望全都繫在 這片土地上
我們唯一的靠山但願我和你能心清如玉 義重也如山
心靈改造這美麗的地方
但願我和你能心清如玉 義重也如山這是新台灣人的驕傲 
只要我和你能心清如玉 義重也如山我們相信 這裡會是個天堂)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