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馬祖卡蹓趣


台灣是個寶島,每個鄉鎮都有獨特的風景,我也很喜歡到處旅遊欣賞各地的風景和民情,前年10月我去了離島金門戰地國家公園做了三天兩夜的旅行,對於那兒的戰地風光相當懷念,久久不能忘懷,今年我便計畫前往馬祖風景特定區旅遊,去看CNN報導世界必看15大奇景之一的藍眼淚,但夏天是馬祖的觀光旺季,團費要一萬多塊,對現在的我也是一個負擔,所以一直也沒有付諸行動,直到有一天在momo購物台上看到有在賣馬祖的行程,搭台馬之星來回價格不到5000元,相當心動便把那行程定了下來,和旅行社連絡才知道要在加1500元的作業費,如果卡假日還要再多500元,但還是有便宜,所以我還是把票券留了下來。
四月初和旅行社的張經理聯絡,他們說4月20日有團會出去,但如果我自己一個人又要加2000元單人房的費用,那就比較貴了,正當想把票券退回購物台時,住土城的好友林進三有打電話來找我,我問他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去馬祖玩,他也有興趣,因為時間很急迫,便約了他下午去松江路上的華人旅行社繳了團費,確定我們的行程。
但雖繳了團費確定了行程,大概10幾天內都還没有收到出團資料,還是不免會有些擔心,一直打電話去旅行社問,旅行社回我因為現在是馬祖旅遊的旺季,導遊比較難找,但我們的船班和民宿都已經敲定了,我們會搭台馬之星,這是往返馬祖最好的船班了,而民宿則確定住在馬祖南竿鄉仁愛村的海浪花民宿,那靠近鐵板沙灘,附近有鐵堡、北海坑道等景點,要看藍眼淚也非常方便。
2018年4月20日是我們要去馬祖旅遊的日子,我們的船班表定晚上十點從基隆港啓航,所以我們晚八點半要在基隆港西岸碼頭找送船人員報到,所以和林桑約好在板橋搭五點左右的火車到基隆,六點左右我們便到基隆了,先去了海洋廣場逛了一下,西岸碼頭有麗星遊輪寶瓶星號和台馬之星停靠,和寶瓶星號相比,台馬之星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雖然之前搭過郵輪,但搭這小船也不知會不會暈船,我們在海洋廣場逛了一下便準備找地方用餐。
我們本來要去皇冠大樓頂樓吃蒙古火鍋順便欣賞基隆港的萬家燈火,但那一個人要三百多塊,還要排隊,所以我們去基隆夜市的奠濟宮前吃了咖哩飯,又去三兄弟豆花,七點半慢慢走回港務局西岸碼頭,找到旅行社的送船人員領了船票,她告訴我們因為寶瓶星號九點多才會啓航,所以我們搭的台馬之星要晚一小時登船,十一點才會啓航前往馬祖。
我們在候船大廳等待,今天搭台馬之星的人不少,台北市野鳥協會也有三十多人要前往東引賞鳥,有不少人也和林桑認識,來看林桑寒喧的,等了快一個小時台馬之星廣播可以登船了,便陸續排隊行李過X光機檢查,登上了台馬之星。
我們的船艙到D層,是上、下舖的,一個船艙有一百多個床位,我睡下舖,因為有吃了暈船藥,不久傳來隆隆多引擎聲,台馬之星啓航,不久我便沈沈的睡了。

媽祖靈穴在馬祖

_
2018年4月21日上午五點半,台馬之星來到了馬祖四鄉五島之一的東引島中柱港碼頭,我也睡醒了,上了最上層的甲板欣賞馬祖烈嶼的景觀,東引島,亦稱為東引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東引鄉,自西元1965年7月起始劃予連江縣代管。舊稱「東湧島」,屬於馬祖列島,分為東引、西引(又名清水島)兩島,兩島相隔僅半華里,退潮時可涉水而過,兩島周圍水深四十餘潯,急流洶湧,由是得名。目前東引島經中柱島(又稱中引),而和西引島有橋樑相連結。東引島燈塔建於清朝光緒30年(1904年)。東引島為中華民國戰略要地,故現在為軍事管制區,在島上部署有天弓防空飛彈陣地,有深水港名為中柱港,全鄉人口約1000人,東引列島由東、西引兩島組成,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里,距閩江口61浬,東、西兩島已築堤相連。東引島面積 3.22 平方公里、西引島 1.13 平方公里,含附屬無人島礁在內,總計全鄉面積 4.4平方公里。每年夏天有象徵馬祖神話之鳥的瀕臨絕種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會在此定居,這種鳥類身長43公分,嘴橘黃色,嘴尖三分之一為黑色,但最尖端為白色,頭頂黑色,繁殖時和大鳳頭燕鷗一樣,後頭有冠羽,繁殖季後後期額的羽毛慢慢的往頭頂換成白色羽毛,最後僅後頭有黑色羽冠,也就是非繁殖季的羽色。身體羽色為白色,但背部較灰,次級飛羽越外緣越尖端越黑,腳為黑色。以魚類為主食。台北野鳥協會的團體便在這兒下了船,台馬之星在此停留一個小時後便又慢慢朝南竿島而去。 此時火紅的太陽從海平面慢慢升起,照耀的海面金光燦爛,波光粼粼,從海上看日出相當漂亮,這是搭飛機無法感受到的美景,在甲板上吹著海風看著美麗的日出非常壯觀,不久我又回船艙休息了一下,大概一個小時後,船上傳來廣播,我們已經到達南竿的福澳港了,和林桑上甲板看了一下風景也拍了有名的【枕戈待旦】,然後下了船艙拿了行李排隊等著下船,馬祖當地的導遊謝淑芬小姐也在那兒等我們了,我們這團有20個人,她先讓我們上了廁所,然後指引我們上遊覽車開始今天的馬祖行程。
首先她跟我們介紹了馬祖,馬祖列島是隸屬中華民國的群島,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大陸最近點黄歧約9.25公里。航程大約也只要25分鐘左右。主要由南竿島(馬祖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東犬島)、西莒(西犬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礁嶼組成,面積29.6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約12,600多人。地勢高高低低的,因為她知道我們都沒吃早餐,便先帶我們到連江縣政府所在地的介壽村,停留半個小時,推薦了一家當地有名的萬家香餛飩麵讓我們去吃早餐。
南竿的萬家香二店是到馬祖必吃的美食之一,推薦狗麵套餐還有小菜一定要點,狗麵其實是福州話的「棍麵」指的是用手工桿的麵條,而萬家香二店的麵條真的是用手工桿出來的麵條,扁肉指的就是餛飩了萬家香二店的餛飩皮也是自己手桿的,薄可透光是老闆娘引以自豪的代表。這家店餛飩麵吃起來相當爽口,吃完後也有精神開始今天的行程。10點我們在全馬祖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超商前集合開始上午的行程。
我們首先參觀的便是有名的八八坑道,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的八八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坑道重新整建,完成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因此得名,現成為遊客必訪的景點。
馬祖酒廠南竿廠前身設址於復興村的「中興酒廠」,成立於1956年,循古法釀酒,早年以生產老酒、高粱酒及藥酒為主,隸屬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1970年擴建廠房於現址,更名為馬祖酒廠,始初具規模,產量逐年遞增。南竿廠以生產大麴、高梁、藥酒和陳年老酒最受歡迎,如今本公司推出的「元尊」高粱酒、陳年高粱系列產品,更是聲名遠播。馬祖冬季為觀光淡季,導遊說去年12月開始到今年2月到馬祖酒廠參觀會送1人1瓶100毫升的馬袓限量紀念酒,一共送出了8000多份,我們參觀酒廠,酒廠也招待我們每人一小杯的高粱酒,味道嗆辣,我不太喜歡。

在參觀完酒廠後我們前往240大砲連參觀。馬祖在國人印象中充滿戰地風光,很多在馬祖當過兵的人都聽過二四0砲,但一直未能目睹,馬祖開放觀光以來,許多原本屬於禁區的都漸漸開放觀光除了陸續開放北海坑道、鐵堡及大漢據點等軍事設施之後,現在也開放了二四0巨砲,這地方目前還是軍方管轄,我們要憑身分證才能入內一探神祕的風光,參觀這軍事基地,有些地方不能拍照,導遊都會和我們說。雷霆巨砲重達2萬多公斤,ㄧ顆砲彈重達160公斤是全國最大口徑;直徑有24公分,光是炮台就有3個人高,一次要十二名弟兄才有辦法操控這大砲,有馬祖鎮島之寶稱號的超級榴彈砲,1995年最後一次試射之後就沒再發射過,不過巨砲依然堅守崗位保衛台海的安全。為了怕陣地曝光,常會用樹木作掩護。
接著我們上遊覽車,5分鐘車程後我們來到了勝利山莊位在清水勝利水庫旁的勝利山莊,是一座將山壁開鑿後所建立的招待所,專門用來接待總統或高級長官蒞臨馬祖時之用。除的客房以外,坑道內別有洞天,還設有寬敞氣派的餐廳,每當總統蒞臨巡視,軍方都會安排在此舉辦餐會,發表談話。勝利山莊坑道內,配置有接待大廳、展示廳、客房和餐廳,以及一座裝飾用的七五山砲,平日由軍方派人看管,不對外開放。連江縣政府為推動以軍事為特色的觀光,每年都會舉辦「戰地體驗」相關活動,在活動期間,軍方定時開放遊客進入參觀,讓遊客有機會一窺傳說中神秘的「總統套房」真面目。
在參觀完勝利山莊後下了雨,阿芬帶我們先參觀了馬港天后宮,馬祖境天后宮位於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信仰者眾,香火鼎盛。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 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早年廟貌陳舊,民國32年和平救國軍司令張逸舟曾督飭重建,後又經多次整修,現為宮殿式建築,整體莊嚴,並且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雕樑畫棟、精緻堂皇。本廟曾舉辦全縣無數場大型信仰文化活動,並經常與兩岸三地各天后宮往來會香,是馬祖香火最旺的廟宇。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當晚燈火通明,鞭炮聲不絕於耳,廟會氣氛濃厚。 2009年3月,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該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供信眾參拜。
導遊說媽祖靈穴有著傳奇的故事:清初,《使琉球記》一書曾記載:「天妃為父投海身亡」。連江縣志亦詳述其事:『媽祖於二十八歲那年,其父兄駕船行駛到閩江口海域,驟遇風暴巨浪濤天,船毀人溺。媽祖毅然入海營救父兄,因浪濤洶湧不幸罹難,遺體雙雙漂流至馬祖澳口,村民將媽祖厚葬於天后宮靈穴現址,湄州嶼鄉親得知事故,將媽祖遺體迎回,徒留靈穴於此,千餘年來靈穴墓石皆未移動。 村民相傳:先民討海捕魚,遇暴風雨前夕或迷航時,岸邊乍現一團火球,引導漁船歸返避風險,據聞這團紅火是由媽祖靈穴發出,於是先民稱為「媽祖火」或「媽祖燈」』。媽祖墓穴正是靈氣聚集所在,稍有人為干擾或毀損意圖,媽祖立刻顯靈阻止,據說民國五十二年,國軍部隊進駐廟內辦理伙食,不慎將廟一隅燒毀,為平息鄉民眾怒,軍方允諾協建,施工至舖地磚時,因工兵不敬任意將地磚舖蓋於墓石之上;次日,上工時竟然發現墓石上地磚皆支離破碎,其餘地面完好如初。經擲茭請示,媽祖示意:「不得改變原貌」。至民國九十年重建天后宮時,工人惟恐傷及聖物,欲暫時搬移原址,正用電鑽鑽地時,不料鋼硬無比的鑽頭突然斷裂,廠商擲茭請示媽祖後得知:「此乃靈穴不可更動」。當大廟落成,進行墓石彩繪時,任何材質的塗漆,皆難以著色,再經媽祖諭示:「墓石鳳雕圖樣保持原色」。廟方乃順媽祖諭旨保持原樣,以強化玻璃罩蓋靈石,並立碑記以示媽祖崇德。
在參觀完馬港天后宮後,阿芬帶我們帶我們到附近逛了一下,要我們去嘗試一下馬祖的小吃,包括老酒麵線、紅糟炒飯及黃金地瓜餃、魚麵等道地小吃,也推薦了我們幾家好吃的店家,我和林桑找了一家店,點了老酒麵線、紅糟炒飯,一份都是一百塊,又點了一分六顆的黃金地瓜餃,吃完後回到天后宮等導遊結束上午的行程。

北海坑道搖櫓GO,夜追藍眼淚


2016年4月21日下午在馬祖港吃了午餐後回到和導遊阿芬約好的天后宮前,集合時間還未到,便先在港口逛了一下,旁邊有馬袓劍碑也是馬袓的地標之一,便和林桑在這兒拍了相片。
馬祖劍碑,又稱馬祖之劍位在天后宮旁 右側,馬港港口正前方,是馬祖知名地標之一,更是馬祖 DM 上最常被選來印製的代表景點。民國 73 年,軍方為了讓士兵們,時時刻刻不能懈怠保家衛國的使命,特別在馬港這裡立了這座劍碑。手握劍把,高舉向天,白色劍柄上,刻著 『 馬祖 』 二字及國旗,在藍天的襯托下,格外耀眼奪目。環繞劍碑四週的石獅柱,排列形狀類似軍艦頭,似乎有著希望戰士們個個都能 『 勇往直前,奮勇殺敵 』 的涵意。
下午一點多導遊在大家都到齊後帶我們前往下午的第一個行程媽祖宗教園區,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石像。媽祖宗教園區位於馬祖南竿島西方的馬祖港邊,範圍包含馬祖境天后宮、媽祖巨神像、門前山坑道、朝聖步道及周圍的馬港商圈。媽祖巨神像,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民國98年(2009) 10月完工,,從山下走上去要爬365個石階,兩旁有些媽祖出生、修道、成仙的故事透過阿芬的解說讓我們更了解媽祖一生的傳奇。在爬山的途中,導遊也介紹了一些馬祖的植物及生態,我們大概走了15分鐘才上到山腰,這裏可以眺望到大陸的北固礁,我們在這兒稍作休息再走過祈福坑道才能來到媽祖神像前的觀景台。
媽祖祈福坑道據說也是媽祖顯靈才發現的這條戰時坑道修建而成的祈福坑道中,沿途的藍色日光燈還在坑道牆上映射出顏色不同的星星圖案;更特別的是,坑道出口的只容得下媽祖鑾轎,所以我們必須低下頭從鑾轎下鑽過,類似「鑽橋下」設計,讓人不必等著每年的媽祖出巡就能有著「鑽橋下」的消災祈福體驗。
出了祈福坑道便可到船型展望台欣賞這尊媽祖神像了,這尊神像高度28.8公尺,與連江縣(馬祖) 四鄉五島總面積28.8平方公里相符,不過後來經過測量馬祖列嶼面積實際為29.6平方公里所以又加上避雷針,整座巨神像主體是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興建起來,面容是以媽祖年輕時的容貌所雕刻的,眼神凝望大海,慈祥地守護著馬祖四鄉五島的居民,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及九月九號媽祖昇天的日子,居民都會從馬祖港天后宮徒步到這兒來參拜。
     在參觀完這個景點後,我們慢慢下山搭上遊覽車前往雲台山軍情館參觀。雲台山標高248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為台灣小百岳第98座,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北茭半島的最佳景點。為瞭解馬祖戰略情勢與當時共軍動態,馬防部於民國85年興建軍情館,藉以強化官兵敵情教育,98年考量兼顧馬祖地區觀光發展,軍情館內陳列資料依據國家機密保護法完成篩檢及遷移,並同意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辦理原軍情館整修,遂於99年11月7日開放遊客參訪。雲台山軍情館也是不能拍照的,裡面展示的都是共軍的軍裝與裝備,和勝利山莊和240大砲連一樣都要憑著身分證才能參觀的。
        在這兒參觀後我們前往下一個景點鐵堡參觀。鐵堡位於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沙灘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由於地形險要,曾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故稱為鐵堡。西側海岸線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由於防禦工事需要,便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堡內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海防上的要塞,展現出「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當年為防止大陸水鬼摸哨與突擊,鐵堡岩礁上插滿玻璃碎片,當年有水鬼暗夜摸哨,有一勇敢狼犬狂吠而解救了所有官兵,所以這裏也曾是昔日防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防之地。雖然目前硝煙遠離,鐵堡經過整修,已成為一處體驗戰地風情的景點。
        在參觀完鐵堡後已經三點多了,導遊帶我們前往這兩天所住宿的海浪花民宿放行李,我們住的民宿便在仁愛村的鐵板沙灘前,蘇老閭很客氣的歡迎我們到馬祖玩,他說運氣好的話這兩天在前面的沙灘應該就可以看到漂亮的世界奇觀藍眼淚,我們也相當的期待,因為我們還有大漢據點及北海坑道要去參觀,所以我們10分鐘後便下大廳集合前往下面的參觀行程。
        大概三點半左右,我們上了遊覽車前往大漢據點和北海坑道參觀,導遊說:北海坑道要看潮汐才能進去,如果時間還不到建議我們自費150元參加搖櫓船的行程,這行程是在台灣其他地方都沒辦法體驗的,難得來一趟馬祖很值得去體驗一下。大概五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南竿遊客中心,我們便先去參觀大漢據點。
       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南方的鐵板海岸線上,與莒光島、33、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形成嚴密封鎖網,控制莒光方向水道,戰略地位相當重要。民國64年,國軍基於作戰任務需要,由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因當時設備簡陋,除用炸藥爆破外,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挖掘而成,於民國65年3月29日竣工。 據點共分3層,最上層為軍方連部,第2層設有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最下層設有4座90高砲陣地、簡報室、中山室、庫房、儲藏室等空間;坑道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主坑道長150公尺,支坑道長為80公尺,合計230公尺。 隨著兩岸情勢和緩,因具有觀光發展的價值,國軍便將大漢據點移交給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民國95年整修完成。
我們走入據點內,每一處槍口、砲口均面向海洋,充滿肅殺氣息,體現了國軍當年「緊扼海疆、大漢天威」之勢。繞過據點上方,天氣好時,可以清楚的看見莒光島的輪廓。
         在參觀完大漢據點後,我們來到了北海坑道參觀,因為目前還沒有退潮,所以坑道內還不能進去,我和林桑和幾個團員便決定先自費搭搖櫓船參觀,這種搖櫓船一艘坐六個人,由搖櫓的人當導覽幫我們介紹北海坑道的開鑿原因和歷史。
        民國57年,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 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共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
        我們在搖櫓船上聽著船夫的導覽,對於北海坑道的工程艱巨及鬼斧神工都十分感嘆,船夫也推薦我們可以預約晚上的坑道搖櫓,那時候燈光會全部熄滅,可以欣賞到馬祖最有名的藍眼淚,會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大概半小時後搖櫓船回到了出發的碼頭,這時候已經退潮了,我們又跟著北海坑道的導覽員再用走的體驗一次北海坑道,又走了半個小時,出來時看到有團員在預約明天晚上夜訪藍眼淚的搖櫓船行程,夜晚搖櫓的費用貴了一倍,但我覺得難得來一趟馬祖了,還是值得去看一下的,所以我也有預約,時間是明天晚上八點。
走出北海坑道和林桑到了南竿遊客中心逛了一下,不久就上了遊覽車前往今天上午停留的介壽村,導遊讓我們在這兒停留一個小時,讓我們自由覓食,我和林桑去吃了馬祖的特色繼光餅。
繼光餅是福建省當地的傳統小吃,當地人在各種時候都可以吃的到,這也是觀光客來到馬祖必吃的食物,沒吃過就等於沒到過馬祖,繼光餅的由來,相傳是明朝大將軍戚繼光於清剿閩、浙一帶的倭寇,為縮短軍隊的用餐時間,所發明的簡便乾糧。其傳統做法是先將麵粉灑上一點鹽巴之後,揉成麵團,再捏成中間有孔的圓形小餅塊,灑上芝麻,貼在壁爐上烘烤,長相類似硬式的「甜甜圈」,士兵可以用繩子將餅串成一串,掛在脖子上,以便在行軍時食用。此外,「繼光餅」的由來還有個小故事: 明朝中國沿海倭寇猖獗且行跡不定,朝廷派遣軍隊前往圍剿卻只能看著倭寇一溜煙的跑掉,因此戚繼光認為軍隊的機動速度一定要提高,才能成功圍剿倭寇。然而行軍不便攜帶米糧,再加上做飯常花費很多時間,士兵常常要餓著肚子打仗,但又想不出其他的辦法。有一次,戚繼光行軍到慈溪龍山東門外,有一個老農獻上許多中間有個小孔,外邊放芝麻的鹹餅,以慰勞辛苦的將士,並且說:「別看這餅光光的,它可以用繩子串起來帶在身邊,餓時取下,即可充飢。」戚繼光聽了連聲稱讚說:「謝謝老伯。有了這光餅,以後行軍就不會耽誤時間了。 」 消息傳開,各地百姓都爭先做繼光餅獻給軍隊 「繼光餅」的名稱便從此流傳下來。因為這種餅略帶鹹味,有的地方又稱它為「鹹光餅」,傳統作是是將麵粉加點鹽巴後揉成麵糰,在經過發酵、整出中間的小圓孔造型、拍上芝麻,貼在爐壁上烘烤,也有店家使用油炸的方式,在熱油裡翻滾不消幾分鐘就出現了一個個似甜甜圈金黃色澤的繼光餅,表皮充滿了芝麻香,很討喜的模樣。有別於早年繼光餅只吃原味,時至今日已發展出多元的吃法,依照自己喜好可以挾入不同的內餡。我們吃的是中間夾著蚵仔蛋是馬祖餐廳裡最常見的吃法,一顆顆飽滿肥厚的蚵仔結合著蛋香口味迷人,就像台灣的貝果漢堡造型,但多了股咬勁與濃濃的芝麻香。
        晚上七點,我們一樣在早上集合的超商前上車,由導遊帶我們去珠螺海灘夜尋藍眼淚。
導遊解釋著藍眼淚這種奇特的生態。 藍眼淚或藍海現象甚至是藍色啤酒海這些名詞都是指向一種夜光蟲(渦鞭毛藻),經過海浪及自然風的驚擾會發出淡藍色的螢光,而數量一多就會滿滿地在海上,馬祖舊時稱之為「丁香水」,相傳看到這種生物大量出現,以它為食物的丁香魚群就會過來。 藍眼淚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9月,而4-6月又是最多的時候。要看藍眼淚,必須在無光害的環境,儘量避免農曆月圓前後,月光影響最鉅之時觀看。另外,經由波浪的擾動,夜光蟲才會出現光芒形成藍眼淚,所以還要算準在開始滿潮之間前往,不久後我們抵達了珠螺的沙灘。
        導遊要大家小心地跟著她的腳步慢慢地走,因為馬祖海岸地形多崎嶇,請盡量不要靠近礫石灘及岩岸,以免發生危險。 使用手電筒請配合導覽人員之解說使用,儘量將燈源往地上照,避免造成攝影者之困擾。尊重自然,請勿丟擲石頭刺激藍眼淚發光,並維護海岸環境清潔春夏之際,時有蛇出沒,勿走在草地或草叢中,並多加留意周遭環境。我們亦步亦趨地往前走不久就有發現到一些微量的藍眼淚了,雖然量不是很多,也沒有攝影者照片拍的那麼好看,但已經讓我們很驚豔了,我們用水桶裝水,慢慢撥動夜光藻便會散出如同螢火蟲般的淡淡藍光,看了很令人感動,我們在這兒停了半小時才又上遊覽車回民宿,導遊和我們說了明天早餐和集合出發的時間,不久她就先下車了。
        我們回到民宿大約八點,蘇老闆泡茶請大家喝,要我們先進房間休息一下,晚一點可以到海灘看到更漂亮的藍眼淚,但因為那時候是漲潮,要我們注意安全,不要走下沙灘,在堤防上看就好,我和林桑回了房間,林桑有買啤酒,我們便喝啤酒聊天,不久就洗澡睡覺了。

航向北竿島


2018年4月22號凌晨,兩點多起床,走到民宿旁的觀景平台往鐵板沙灘望去,海面上的海浪打來,伴隨著點點藍光,相當漂亮,很幸運的我看到CNN報導的世界奇景之一的藍眼淚。雖然DV和手機拍不出這樣的奇景,但能親眼看到把這美好的畫面留在眼睛及腦海中還是蠻感動的。看了大概半小時才又回民宿睡了一下覺,再次醒來時,天空已經慢慢亮了,林桑也起床了,我們便起來走到民宿外欣賞熹微䁱空的日出的景色,然後慢慢的散步,享受馬祖清晨的寧静。
我們沿著津坂路走到了昨天去過的南竿遊客中心,及北海坑道附近,再經過馬祖的仁愛國小,慢慢的走回民宿,蘇老閭已準備好早餐,在這兒吃了饅頭和稀飯,又回房間休息了一下,才走下來和團員上遊覧車八點出發前往福澳港,開始今天的行程。
八點半左右我們來到了福澳港碼頭,導遊在那兒等我們,她把船票發給我們,我們要搭九點的船前往北竿島,從這兒到北竿的白沙港約20分鐘的航程,我們搭的船約可搭100多人,分成上、下兩層,上層有甲板可以拍到馬祖的海景,今天風浪有點大,我便坐在下層,透過窗戶也可看到馬祖漂亮的景緻,20分鐘後船慢慢靠岸,我們便依序下船了。
白沙港為北竿門戶,也是國內與小三通(北竿白沙-連江黃岐)的商港之一,蔚藍的海景與綿長的海岸線,也吸引人們駐足。白沙港旁,有間平水尊王廟,是白沙港的地標,整座廟雖然小巧,但氣勢恢弘,值得一看。但因為今天我們行程還是很緊湊,沒有多作停留便先上了遊覽車,前往今天的第一站坂里天后宮。
導遊跟我們介紹了一下北竿島;北竿鄉位於行政中心南竿的東北方,相距約3000公尺,面積和人口均居馬祖第二大,離島也最多,並包含了馬祖燕鷗保護區8座島礁中的5座,以及至今仍為國軍駐防,充滿神秘色彩的高登與亮島。北竿開發於宋、元期間,但由於明清時期的三次「遷界」,島嶼數度荒蕪,直到民國初年,仍常成為海盜出沒之處,由於附近海域漁產豐富,吸引了大陸福建省沿海居民遷入定居、捕魚。北竿地形狹長、島小山高,馬祖第一高峰壁山(298公尺)便位在島上,全島地勢起伏劇烈。此外沙灘多、離島多也是北竿鄉的地理特色,且澳口林立,型塑了豐富多變的旅遊風貌。最後,最為引人入勝的景點則在芹壁,保存完整傍山面海而立的馬祖傳統聚落建築,石頭屋的顏色隨著陽光昇落而幻變,在這裡看海、賞夕陽、觀星能令人忘卻塵世的憂煩。不久我們便到了第一站坂里天后宮了。
坂里天后宮可以算是全台最小最迷你的天后宮了,據記載本廟最早建於道光年間,經過多次修建,最近一次改建在民國七十二年。
在福建省長樂連江一帶各村境,多數的大王宮,初只具有守土保安的神職,於眾神系統中,神格不高,略似「村長」職位,因此只能夠建造小廟以供奉之,廟神沒有固定來源,守土尊王,略似城隍爺傳說系統;因馬祖各澳口大王宮廟多源自原鄉香火,而且有些大王具有「報亡」的職能,即村中老人家過世後,子孫必須攜燈引導至大王廟,向本境大王報告往生者死亡日期,就此除去陽間戶籍,入陰間戶籍。某種程度上大王具有城隍職能的,因此,澳口的守境大王具備有城隍職能,守土尊王可視為村境城隍亦不為過。 福德正神也稱土地公,是一村境守護神,漢民族敬畏天地,自古皇帝即有祀天祭地儀式以求天下萬民平安,衍續至今,幾乎每座廟宇均會供奉之。 廟旁偏殿所供「老堂公」,村中長者表示︰老堂(或稱老郎),是屬夭折的嬰幼兒的孤魂野鬼之類,因無後代子孫供奉無香火可享,常擾弄村民討食,為安撫之,於廟的左側立一神龕供奉。據說有一次,一位村民到天后宮燒香,忘記也給老堂公焚香,於是返家後,家中老小莫名生病,且高燒不退,後經人指點,攜祭品再度到廟裡專程祭拜老堂公才解除病痛。本廟老堂公神像作清裝打扮,亦可作為其為清代廟宇的佐證,因現代塑成神像較少作清裝打扮。
在參觀完最迷你的天后宮後,我們沿著坂里沙灘前往坂里大宅,平直的海岸,細軟的沙灘,對於多岩灘的馬祖而言,坂里的一片白色沙灘特別顯得珍貴。由芹山、坂山、里山圍繞的坂里沙灘,與午沙沙灘相連成一片綿延的海岸線,砂質有石英成分,當陽光照射時,整片沙灘會閃耀著白色內斂的光芒,不管是看日出,或是觀夕陽,坂里沙灘都能讓人體驗光影雲彩變幻之美。
不久我們來到了坂里大宅,這是傳統的閩東式建築,導遊阿芬跟我們說了閩東式建築和閩南式建築的差別,馬祖常見的傳統建築可概分為兩個時期,早期居民多由福建的連江、長樂等地遷徙至此,所沿襲的建築多以閩東式封火山牆建築為主。包括顏色鮮明、形狀誇張的廟宇火形封火山牆建築,以及比較協和樸素的民居水形封火山牆建築。目前常見的聚落房舍,則多是使用當地的黃色花崗岩或大陸青石築成的石頭屋,整體外形看去,全是方正體建築,形似印章,故稱為一顆印式建築。屋牆部分,比較講究的採用人字砌法,石材整齊平整;而以大小石頭堆疊,則稱為亂石砌;屋頂部分,早期富裕人家,多搭建五脊四坡式建築,一般民居則以一脊二坡(人字坡)式建築為主。而為方便修補,屋瓦並不封死,以俗稱壓瓦石的石頭壓鎮,因為很透氣,所以又稱會呼吸的房子。
坂里大宅便是典型的閩東式建築,坂里大宅」古厝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在戰地政務時,曾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200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轉化為文化觀光用途,在王氏宗親支持下,採用傳統建築工法完成修繕,經由公開招租,目前由龍福山莊投入民宿經營,提供民眾到北竿地區進行閩東風情體驗,並提供觀光遊憩、餐飲服務等功能。阿芬說這裡馬祖最熱鬧過年的不是除夕或新年而是農曆正月十三俗稱擺暝,擺暝一詞在馬祖福州話是排夜的意思,意指夜晚陳設供品(馬祖人稱碗筵)酬神,從農曆正月初七至二月初五,各村莊擺暝酬神時間不一,以北竿坂里村為例,是正月13日,因而稱「坂里十三暝」。白馬尊王廟及天后宮是東道主,會去村子裡其他廟宇迎接神祇來作客,原來,擺暝是神明「一期一會」的團圓、拜年派對主要儀式約晚上六點開始,跟著四人一組抬神乩的乩腳、報馬仔,媽媽及孩子們組成的鼓板隊、扛著風調雨順燈的遶境隊伍,散步遊街,像串門子似的到各廟寺迎神。去年擔任扛神乩的坂里大宅民宿老板王元嵩表示,乩腳抬著乩轎,扛乩時躍動有如「人神共振」;而由神轎互動,也可看出各廟的親密關係:若兩個神轎黏在一起,表示神明感情很好。特別的是,相傳白馬尊王愛乘坐馬兒,因此不只準備給神明的供品,也準備馬糧給馬兒享用,目前僅坂里保有燒馬糧儀式。坂里大街家家戶戶門口擺香案、迎神接福,也用紅磚圍砌做香爐、放入糧草,待神明回程時點燃馬糧,燒馬糧的火燄與此起彼落的鞭炮聲,響徹坂里村。而當地人打包票:擺暝這日一定會下雨,因為要幫馬兒開路:洗馬路!果真,傍晚開始小雨大雨不歇,雨絲、低溫澆不息信徒虔誠心意,燒馬糧的火燄熱情地燃燒著!跟著神明回到祭祀主場地:坂里王家大宅,相傳王家的祖先王審知即是開閩白馬尊王,因此大宅成為祭祀中心。香案上擺放2頭神豬及一桌供品,包括:魚丸、魚麵、炸鰻魚、寫著囍字或壽字的傳統節慶糕餅龜桃(有長壽寓意)等及威士比,很有馬祖味。小房間裡還有去年家中有結婚、生小孩等喜事者擺放的喜燭,大香燭閃亮著溫暖光暈與感謝之意。
在我們參觀完坂里大宅後,已經快十點了,便前往對面的北竿遊客中心,阿芬有預約好讓我們看馬祖介紹的影片,透過影片的介紹讓我們更了解了馬祖生態及人文,10點半我們又上了遊覽車前往馬祖第一高峰壁山觀景台。
壁山雖是馬祖「第一高峰」,但標高僅298公尺,喜歡登山健行者,可利用上村接芹壁的兩條步道,或由塘岐村沿登山道路而上,都是相當適合登山初學者的路線。 壁山山腰處有觀景台,遊客可憑欄眺望,視野相當開闊,北竿機場、塘岐、后沃盡收眼底,還能一覽北竿周邊的無人島嶼,如大坵、小坵、高登島、亮島等都盡在眼簾,因為我們是搭遊覽車上來的,所以不用辛苦的爬山,阿芬也跟我們介紹了眼前的景物和特色,十一點我們前往橋仔村。
橋仔村位於壁山山陰一北向傾斜的山谷內,谷地歷經雨水切割形成山溝縱橫。境內小橋隨處可見,馬祖方言「仔」即為「小」,故名為橋仔。昔日橋仔富漁鹽之利,曾為商業轉運港,客舟商旅往來期間,人口超過千人,是北竿第一大村。 居民在乾隆6年已開始建玄天上帝廟,自始就是對大陸商業的轉口港,商業鼎盛、漁帆林立,清中葉時期連江、長樂商幫位爭奪周邊海洋資源引起糾紛,閩浙總督府於是在塘岐、橋仔豎立鹽政碑予以規範。村落涵蓋了牛欄裡、大坪頂、下南境、南邊山等四個區。下南境指早先福州以南的族群居住之地,位於環島北路碑下方至田元帥廟一帶,過去曾有閩南人及莆田人在此居住。 橋仔大小廟宇林立,以「一村八廟」的姿態冠絕全縣,除村內中心點「三廟一體」特殊景象外,更形成「神比人多」的特殊現象。這裡可以欣賞到馬祖傳統廟宇建築的特色,以及展示橋仔過去漁業榮景的漁業展示館,都值得遊客駐足欣賞。橋仔澳口左側設有一簡易碼頭,曾是北竿更「前線」的高登、亮島的物資運補口岸。時值夏日盛季,會有固定船班供人們前往大坵島尋幽訪勝。
到了橋仔村,我們先跟著導遊走一圈,她帶我們去眺望大坵島,大坵位於北竿北方,與高登為鄰,昔日曾經有民眾居住及軍隊駐守,後因人口外移及撤軍,讓大坵成為馬祖唯一可以登島遊覽的無人島。 近年來,隨著環島步道的整修,加上梅花鹿復育有成,大坵從昔日的「海角樂園」,搖身一變成為「梅花鹿樂園」,大清早登島的話,相當有機會可以看到梅花鹿美麗的身影。目前大坵島大概有200多隻的梅花鹿,還有兩戶人家,一戶姓胡,另一戶則是王品集團戴勝益的弟弟戴勝通,他的地址是北竿鄉橋仔村151號,除了梅花鹿外,夏天的大坵還可以看到飛翔的燕鷗,以及近在眼前的中國大陸。前往大坵,除縣政府於夏季期間的定期航班外,需包船前往。但因為團費及時間不許可,我們並沒有包船到大邱去看梅花鹿。
橋仔村有一個排隊美食阿婆黃金餃,一碗才四十塊不會很貴,我和林桑也有排隊買來吃,因為天氣很熱,我們吃冰的,黃金餃QQ的,冰涼的感覺沁人心脾相當好吃,另外還有一種美食虫第餅,類似台灣的蚵嗲,表面色黃金色澤就已經令人看了食指大動,嚐一口外皮軟硬剛好的酥脆口感,內餡的米粉、微辣肉絲在嘴裡彈開,肉香與菜香融入口舌之間,吃起來香氣四溢,嘴裡完全停不下來。
賣著虫弟餅的老闆、老闆娘跟馬祖多數人一樣,是一對福州夫婦;老闆在攤位前方熱情親切的招呼客人,而老闆娘負責「守著」這鍋虫弟餅;老闆娘先用圓形製的鐵鏟,舀起用黃豆與在來米磨成的漿,再放上已經事先與和著高麗菜、韭菜及紅蘿蔔絲炒好的新竹米粉,而微辣的肉絲可依客人需求選擇加或不加,再放入油鍋,等到外皮呈現黃金偏棕的色澤後起鍋,在鍋邊瀝完油後,就可以品嚐。老闆說,虫弟餅是屬於閩東沿海的小吃,在早期的馬祖物資比較缺乏,而虫弟餅是當地人重要的食物。由於傳統虫弟餅做法會在內餡中加入牡蠣,所以又稱「蠣餅」,其實很像台灣本島常見的「蚵嗲」,不過蚵嗲外皮稍薄,口感更脆。 大概12點左右,我們前往北竿的塘岐村,中午我們便在這兒用餐,阿芬推薦我們去吃有名的阿婆魚麵,魚麵是馬祖的特產,因為製作不容易,所以目前北竿只剩下兩家在賣,就是阿婆魚麵跟魚之香魚麵,而這兩家各有千秋,也各有擁護者。魚麵顧其思意就是用魚漿做成的麵條,顏色呈半透明狀,吃起來薄薄脆脆又挺有嚼勁,很特別的口感,一份一百元的綜合魚麵,有魚丸與魚餃,魚丸吃起來很滑很彈Q,也是用魚漿做成的,其鮮美程度可以想像,魚餃則是跟燕餃很像,但他們的魚餃吃起來真的比較紮實鮮甜,阿婆魚麵的湯頭口感比較清淡但很甘甜鮮美,也比較古早味吧!!

芹壁聚落樂悠遊

2018年4月22日中午吃了魚麵後在塘歧老街逛了一下,這兒附近有北竿機場,觀光客非常的多,馬祖面積才29、8平方公里,人口也才一萬多人,就有南竿及北竿兩個機場,密度算是很高的,但惟一的遺憾是因為是小機場常常會受大霧等天候影嚮而停航,這也是馬祖人心中永遠的痛。
下午一點半我們到北竿機場前搭上遊覽車開始我們下午的行程,首先我們來到了戰爭和平公園,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在99年03月29日正式揭牌,本館坐落於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園區內,位處大沃山12據點處,天氣晴朗時,遠眺大陸海岸線,相對於對立時代的緊張氣氛,更能與「戰爭和平」主題相異其趣。
該館以「感動‧回憶」為主題,分成:緣起、軍事沿革大事紀、軍用品展示區、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透過文字及影像,這些關於馬祖長達近半世紀軍管時期,軍方與民間共同走過的歲月,在主題館內歷歷重現,讓參觀民眾遙想當年,戰地居民的蓽路藍縷。 配合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開幕,馬管處除邀請當年曾在馬祖開鑿坑道的「北海真英雄」們回訪,特於館內播放「戰時回憶─馬祖老影片」。軍管時期,民眾無法持有相機,僅軍方能拍照與攝影,故此時的影像紀錄,顯得彌足珍貴。觀者透過影片,回顧軍民真實生活,更揭開戰地政務下的神秘面紗。
接著我們前往08據點,08據點規劃以武器陳展為主,高射炮、卡車、戰車等重武器,散落於各處,同時利用舊有營房空間做裝備陳列展示。戰爭文物展示館內展示機槍、服裝、統戰文宣等文物,所有展品都是實際使用過,形塑戰爭場域的歷史氛圍,見證當時兩岸緊張的戰爭情勢,提供遊客親身體驗戰地風光的最佳場所。 此地運用了大沃山的環境優勢及其廣大的腹地面積,建於岩壁礁石之間。前進據點所在,得先步行沿著峭壁建造的階梯而下,行走間讓人不禁繃緊神經,也顯示出據點位置之陡峭艱險。內部構造為坑道式的建築,儘管簡陋卻生活機能良好,甚至設有長官專屬臥房,可見當時在此駐紮部隊之龐大。
08據點將馬祖地區的戰爭景觀與歷史風貌縮影其中,透過介紹地區軍事經略歷史、戰爭知識與模擬環境機能而加以深入強化展現。呈現馬祖全區的歷史與軍事角色來串成一豐富的故事序列,使遊客能更深刻的體驗與瞭解馬祖在歷史潮流中所扮演的地位,將馬祖蛻變的時間歷程轉化為空間的展演,供世人遙想並傳遞世世代代。
大概兩點左右,我們回遊覽車前往今天下午的旅遊重點北竿的芹壁村。
芹壁,號稱「馬祖地中海」,舊名「鏡港」,又稱「鏡澳」。名稱源自於村落澳口前有一突起的岩礁,因狀似一隻大海龜,居民稱它為「芹囝」,岩礁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因而稱為「鏡港」。由海面往陸地望去,村落好似鑲嵌於「芹囝」後方山壁上,故有「芹壁」之稱。 芹壁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而原本因人口外移出現的空屋群,在政府的修繕下,再次改建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芹壁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房屋上突兀的裝飾標語,更讓兩岸三地的大眾遊客們,不由得會心一笑。 村落背山面海,主要分成北面山、南面山、中路等區,清末時期為福建長樂鶴上陳氏家族開發,屋舍為花崗石建築,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層層相疊,錯落有致。其間工法最細緻的一棟民宅,芹壁14號為抗戰時期「和平救國軍」北竿部隊主任陳忠平所築建的「海盜屋」。芹壁不僅有「鐵甲將軍」的傳說,還有海盜屋的故事,都值得旅人去細細尋找。
我們到芹壁便發現有很多的青蛙造型的裝飾,問了導遊,導遊賣了個關子,要我們先到附近拍拍漂亮的照片,然後約了個時間要我們上到芹壁的天后宮,她才跟我們解釋。
芹壁天后宮供奉的主神媽祖,另外還有鐵甲元帥,台灣的離島馬祖北竿芹壁村有個「地下村長」很威風,不只村長對祂敬畏三分,連江縣縣長更是曾被叫到祂面前喝罰酒,面對這個「地下村長」村民沒有敢怒不敢言,反而是心悅誠服、奉令承教,究竟是誰有這麼大本領?而且祂甚至還不是人類,而是隻青蛙這個「地下村長」真的一直都在地下,馬祖居民祭拜青蛙神的由來可追溯至「閩越民族」,圖騰崇拜是閩越民族的文化習性,因此他們敬奉龍、蛇,而因為青蛙鼓著鳴囊的氣勢頗為高昂、叫聲宏亮,再加上青蛙可預告雷雨來襲,雷雨來襲就會有充沛的雨量可以灌溉作物,種種原因使得閩越民族崇奉蛙神。挖神又為什麼會叫「鐵甲元帥」呢?在福州話中,「蛙」跟「甲」的音相似,再加上青蛙的膚色近於鐵黑色,因此最初是封為「鐵甲將軍」,在幾年前被玉皇大帝受封為「鐵甲元帥」。 鐵甲元帥雖然是隻青蛙神,但非常有「人性」,愛喝酒、愛管事、又愛看戲,曾經在一次請神儀式上,儀式進行到一半突然有隻青蛙跳上供桌,而且很識貨,只喝高粱酒,執事的夫子便判斷這就是鐵甲元帥,自此以後每每祭拜元帥,桌上就一定會出現高粱酒。鐵甲元帥和村民的生活已經緊密貼合,任何家庭瑣事都會來詢問元帥意見,而元帥也不吝於指教和批評。前連江縣縣長陳雪生有次在巡視北竿時,突然有芹壁村民匆忙趕到說:「鐵甲元帥宣你進宮。」,因為知道這個地區對元帥的敬重於是陳雪生趕到廟前,元帥要他先乾掉桌上一大碗高粱,等他喝完之後便開始指示芹壁村的相關建設計畫,以及廟前的牌樓興建計畫,後來陳雪生確實也照做了。所以芹壁村處處可以見到青蛙的造景是有原因的。
在參觀完芹壁天后宮後阿芬給我們半個小時的時間讓我們去找一家咖啡廳喝喝咖啡,享受一下芹壁聚落的悠閒,她特別推薦我們去愛情海民宿喝咖啡。
芹壁的美景媲美地中海,不僅令人讚嘆,甚至讓人流連忘返!「芹壁愛情海」民宿主人張德雄和太太蔣雪鳳二年前到馬祖觀光,一眼就愛上芹壁,難忘情芹壁的美,於是一家四口舉家搬到芹壁,並且開了第一家由台灣人投資經營的民宿及咖啡廳。外地人要在芹壁經營民宿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須說服屋主願意出租房子,二來得看天吃飯,馬祖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受東北季風影響,又濕又冷,受天候影響大,張德雄一家四口勇氣可嘉。
芹壁愛情海一館位於芹壁聚落的黃金地段,正前方就是一望無垠的大海,難得的是擁有一片翠綠草坪,為灰色調的山城增添些生機。
在愛情海咖啡廳喝著民宿老闆娘所泡的咖啡,天氣好時,坐在這兒喝杯咖啡,望著前方烏龜島海天一色及海面變化萬千的光影,心情也變得開闊。真的是讓人心曠神怡,多了一份悠閒與閒適。
四點左右我們結束了北竿之旅,回到白沙港搭船回南竿,因為有團員預約五點北海坑道賞藍眼淚的行程,所以司機先把它們送到北海坑道,然後載我們回民宿,民宿蘇老闆跟我們推薦了附近一家餐廳,我們六個人便去那兒用餐。
我們一進餐廳,老闆的姊姊很熱情的歡迎我們,因為擔心無菜單料理比較貴,我們先問了價格,老闆的姐姐因為和蘇老闆熟,答應給我們一桌六樣菜一千八百元的料理,首先上來的便是馬祖有名的老酒麵線,料多豐富,和我們前幾天街上吃的口味完全不同,接著便是竹蟶,這種肉質比蛤蠣鮮甜柔軟,相當好吃,然後是觀音螺,又名蠑螺,蠑螺口蓋原禿重厚,花紋很美,用牙籤挑出實用後端略有苦味可以拔掉食用,在上來的則是馬祖小卷,這是老闆今天現釣的味道甘甜,再來壓軸的便是黃魚,老闆和她姐姐還親自為我們介紹每一道料理,相當用心,也讓我們感受到馬祖人的好客和熱情。
我們在用了晚餐後回到民宿休息,因為有預约八點北海坑道賞藍眼淚的行程,七點二十分左右下來民宿大廳等待,蘇老闆也很熱心,帶我們走了小巷捷徑去北海坑道,十分鐘左右已到了北海坑道入口了,我們走進坑道報到,因為夜賞藍眼淚只開放八個梯次,每梯四十八人而已,所以我們能預约到算是很幸運的。
首先我們在集合的地方導覧員先利用簡報幫我們介绍藍眼淚的發現及原因,然後每個人發給我們救生衣和舀水的水瓢,跟我們說了安全須知,八點我們進入坑道,一艘船搭12人,接著坑道內的燈光全部熄滅,我們使用水瓢撥水,便看到水道上的點點藍光了,隨著小船慢慢划出,我們遵照船上人員的指示把水大力的潑向兩側,點點藍眼淚在岩壁上閃閃發光,像螢火蟲般閃爍!大家也發出了讚嘆的驚呼聲!今天坑道內的藍眼淚爆量,大家也玩的很開心,不枉費花三百元來參加這坑道夜賞藍眼淚的行程了。
在二十分鐘後我們結束了坑道賞藍眼淚的行程,走出北海坑道,往大漢據點方向望去,也看到海浪打上礁石上的點點藍光,看了一下大家一起走回海浪花民宿,蘇老閭也帶我們走到鐵板沙灘去欣賞藍眼淚,也和林桑在民宿前坐了一下,喝了啤酒,九點多才回民宿洗澡休息!


再會馬祖

2018年4月23日是我們要回台灣的日子,我們的船班是九點半要從福澳港直接回台灣的,所以吃完早餐後我們便要前往碼頭了,為了留下多一點的回憶,所以我和林桑五點多便起床,把行李整理好後便沿著津仁步道,經過鐵堡、抵達津沙聚落。津仁與馬港兩條步道,最早是戰備用的車轍道,建造時因缺乏水泥等建材,僅於路中鋪設兩條如軌道般的細長路面,供戰車等軍車行駛。今日島上的車轍道雖幾乎都已改建成水泥道路,但整個步道,大部分仍保留車轍道的特色往津沙村。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雖然蕭瑟滄桑,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 聚落內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4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2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蛻變成老酒館、民宿,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並給予「碉堡便利屋」的新稱。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也是不可錯過的景緻。西邊山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以及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讓津沙成為了馬祖的魅力小鎮。
從民宿到津沙大概半個小時左右沿路起伏不大,難得來馬祖了很值得來這兒看看體會不同於芹壁的閩東式建築,在這兒又休息了一下,便慢慢地散步回民宿用早餐。
用完早餐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便到附近的鐵板天后宮走走。
鐵板天后宮有140年歷史,為縱横台海的海盗蔡牽所建。大約是嘉慶年間始建,現存廟貌為民國年重修,仍維持著馬祖的傳統廟宇建築風格,封火山牆,兩側牆面高過屋頂,門前的龍柱還高過於門牆,非常特別。媽祖在人間救苦救難的傳說不斷,慈悲的形象,使得其神像塑造也一直是面容圓潤的福態、不怒而威,相較之下,鐵板天后宮的媽祖就顯得格外不同,這裡的媽祖娘娘仍維持著16歲的少女容貌,這是其得道升天的傳說時間點。鐵板天后宮的媽祖娘娘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稍有年紀的長者面貌,這尊罕見的少女媽祖神像,吸引許多人特地前來參拜。除了年輕的媽祖娘娘,鐵板天后宮「廟中廟」的特殊格局也十分有趣,媽祖娘娘旁陪祀的土地公及威武陳將軍,雖然住在媽祖廟裡,但另有自己小小的家,會有這樣特別的格局,有一說是因為廟宇規模擴大,小廟變成大廟,但仍保留原本的廟宇建築沒有拆除,也有一說這是特殊的神龕設計。
八點我們上了遊覽車前往南竿的福澳港,導遊阿芬在那兒把船票交給我們,我們也把六百塊的小費給了她,謝謝她帶我們認識不一樣的馬祖風情。
大概九點台馬之星進入福澳港,我們也排隊入續登船,台馬之星總噸位4958頓,可在乘客580人,船上客房分為五個等級,依序為:貴賓室、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座位。貴賓室與上等艙各有兩間、商務艙六間、經濟艙十二大間,可提供380張床位,其中包括兩間無障礙艙;另有座位200張,除非床位客滿,才出售座位。在B甲板前段設有大型「旅客餐廳」,餐廳左右與前方均裝置大片玻璃窗戶,視野開闊,並提供舒適的座位與餐桌,供旅客聊天、談心、看海。餐廳並裝設兩台大型液晶電視,播放馬祖風景與中外影片,另外還提供一具書報架,讓旅客打發時間。 旅客餐廳除了提供副斜躺的座椅,供乘客休息外,並設有販賣部,販售肉粽、簡餐、泡麵、滷味、礦泉水、啤酒、馬祖名酒與各式特產、紀念品,可以滿足旅客的各式需求。
我們上船後先把行李放到床位上,然後上甲板欣賞了馬祖列嶼海天一色的風光,然後和林桑到餐廳聊了一下天,便在這兒點了肉粽吃,吃完後到底艙的電影院看了任賢齊和舒淇演的電影,又回船艙睡了一下午覺,醒來時已經三點了,船也慢慢地接近基隆港,便又上了甲板,欣賞北海岸金山、萬里、野柳及基隆嶼海岸風光,四點半台馬之星返回了基隆港,下了船和林桑搭福和客運回板橋,再轉車回中和結束四天愉快的馬祖之旅。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2018年2月2日上午六點半起床整理了行李,到飯店樓下羅曼詩西餐廳用了早餐,這裏的早餐樣式很多,吃了有名的桂林米粉,這有點像台灣的米苔目,淋上牛肉湯,相當爽口,這裏還有桂林的特色糕點桂花糕,也是入口即化,十分好吃,吃完飯又回房間整理了一下背包,7點50分到大廳還了房卡,上了遊覧車開始今天的桂林之旅。
導遊小敏介紹桂林是個以旅遊為主的城市,有六個區包括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九個縣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縣及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兩個自治縣,開發始於秦漢,盛於唐宋,成於明清,算是個千年古城了。我們第一個旅遊點象鼻山,據飯店約20分鐘的車程,桂林因為獨特的風景,有許多名人都喜歡到此旅遊,題下不少的千古佳文,其中以韓愈所寫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最為出名,其實韓愈當年並未到過桂林,但他在寫送《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的詩中把桂林山水描繪得淋漓盡致,因此成為桂林的代表作品,而詩人李商隱也到過桂林,寫下{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773-819),因參與主張革新的集團活動,在政治鬥爭中失敗,於唐元和十年(815年)從中央政府貶到柳州任刺史(柳州長官)。他在柳州期間,為當地做了許多好事,人們至今仍然懷念他。桂林與柳州相鄰,柳宗元多次來到桂林,留下了《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等十餘篇美文。這些文章,或記一次出遊,或描寫一丘一壑,一水一石,長不逾千,短的不到兩百字,但他觀察之細微,體會之深入,描繪之精確,文字之簡潔,非常獨到。桂林山水之美,經他點染,躍然紙上。說著說著,我們已到了桂林的象鼻山公園了。
象鼻山又稱象山,位於中國廣西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合處,是桂林城徽,象山公園是桂林最著名的公園之一,以象山為主景,以桃花江、灕江愛情島襯托,象鼻山形狀好像一隻飲水的大象,鼻子伸進水中。象鼻山上有一座塔,名曰普賢塔,東邊有一山洞,曰水月洞,洞中有水流過。山腰處還有一穿通的岩洞,好似大象的眼睛。象鼻山兩邊都有上山的石階。
我們停留時間只有20分鐘,沒辦法爬上普賢塔,但小敏帶我們去拍了水月洞現在灕江是枯水期,如果灕江水位高漲,每到月明之夜,從這兒可看到一輪明月倒映水中,和雄偉的象山相互輝映,那才叫美,也是桂林八景之一的象山水月。我們在這兒拍了些照片然後前往另一個景點木龍湖公園。
木龍湖位於廣西桂林市區北部,那是一個以清明上河圖建築而成的人工湖,東起灕江,西至中山北路,南靠疊彩山、北臨東鎮路,是兩江四湖環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湖的上方有木龍洞,所以稱木龍湖。
我們到了後小敏先幫我們買了門票,然後我們進去由導覽員帶我們這公園,大陸的景區有快照的服務,它們會幫你照照片,然後如果要買照片就要20塊人民幣左右,然後導覽員帶我們到主舞台欣賞少數民族的表演,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人口大概佔了一半以上,其他還有苗族、瑤族及侗族,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特色,我們欣賞的表演有四十分鐘,包括有竹笙舞,壯族敬酒迎賓,苗族的拋繡球,及黑衣壯族天琴的表演,相當精采,也讓我們了解了少數民族的風俗和民情,10點左右表演結束,我們又去逛了景區,木龍橋小巧玲瓏,檐整體古樸典雅、線條流暢的造型,弧度大,跨度也較大,凌駕於木龍湖綠波之上小巧玲瓏、宛若彩虹,其色彩淡雅樸拙。 另外木龍湖的木龍塔也是我們拍照的景點之一,木龍塔和木龍橋和整個公園形成一體,配合上湖面倒影,相當漂亮,我們在這兒停留一個小時後上車前往桂林市區的逍遙樓參觀。
 逍遙樓遺址在今市區濱江路北段解放橋與伏波山之間。為唐代桂州城之東城樓,上置顏真卿所書“逍遙樓”石刻碑一方。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陝西西安人,唐開元間進士,曾做過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屬山東)太守,後官至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其書法凝重實、雄健有力,獨創一體,人謂之“顏體”顏真卿並沒到過桂林,相傳此碑是據蒲州(今山西永濟;)碑石鉤摹重刻。因置於東城樓,故此樓稱“逍遙樓”。歷史上的逍遙樓,是達官貴人與文人騷客來桂林的必到之所護鎮城池,暢覽碧空,身處樓閣近可觀漓江影倒橫流,遠可眺青峰此起彼伏,桂林老八景中的訾洲煙雨、東渡春瀾、堯山冬雪盡收眼底。
我們登樓遠眺青山連綿,水色秀麗,灕江畔一些高中生在話劇排演,山水幽情近乎其間,足以游目騁懷,信可樂也,在這兒拍了些風景,已經快11點了,因為我們還要搭1個半小時的車道永福縣去吃中餐,所以就又上遊覽車結束上午桂林市區的行程。

桂林之旅


從國中開始就多次在課本上讀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到底桂林陽朔的山水有多夢幻一直也没有機會親身體驗,直到2018年,總算有機會親自去體驗桂林的山水,親自見證了如夢似幻的山水美景,也是一件相當快樂的事!
其實這次的桂林之旅是一個機緣,早在去年11月從美的旅行社離職後便規劃了一次的旅遊,當時想要參加的是山東的行程,也請了鄧姐幫我報名,繳了10000元訂金給了鄧姐,也把台胞和護照交給了她,滿心期待這次的旅遊,但直到12月中旬的某一天,鄧姐打了電話給我,說山東團的人數不夠不能成團,但她有四個客人要去桂林,要不要把訂金轉成這一團,如人數有超過10個人,她就有帶團的機會,加上她也20多年没去過桂林了,一直很期待有機會可以再去趟桂林,看看那裏美景,所以我也答應了鄧姐!鄧姐也努力的找人,在一月中旬,告訴我她找到了人了,其中一個是和我一起去土城看過桐花的鄰居好友黄玉盆,另外兩個是東東的媽媽和舅媽,還有倍可和她的朋友,總共10個人,所以這團確定會出發了,也因為都是認識的朋友,所以雖然我們這團只10個人,她還是會當領隊帶我們出去玩,我也滿心期待這次的旅程!
2月1號那天台北下著絲絲细雨,氣温也很低,早上回員山路拜拜後便回來整理了行李,中午去買了午餐吃,1點半在 左右出門,到福朋飯店前搭往機場的大有巴士前往機場,今天在這兒等車的人還不少,車子大概2點左右到,由於這班車是直達車,四十多分後我到了機場的二航廈,到了華航的團體櫃台前等鄧姐,鄧姐大概三點左右到,她教我們出關前報到的一些手續,三點四十左右,團員們陸續到了,她教我們行李托運的手續,也帶要辦快速通關的客人去離理快速通關,把機票給了我們,要我們四點半到登機口集合,然後我們便過海關了。
五點左右我們登上了飛往桂林的南方航空班機,台北到桂林約要兩個小時,由於班機並沒很多人所以坐得很舒服,在飛機上吃了餐點,八點半左右飛機順利地降落在桂林的兩江國際機場,鄧姐帶我們出了海關提領了行李,大陸吉祥旅行社的導遊康小姐來接我們,我們上了遊覽車,我們的遊覽車是三排座的,因為我們團隊人很少,坐起來相當寬敞,我們要去桂林市區用餐,還要半個小時的車程,康小姐幫我們介紹了桂林的現況。
桂林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市境西界柳州市,南臨來賓市,梧州市、賀州市,東接湖南省永州市,北鄰湖南省邵陽市、懷化市。地處南嶺山脈,西南部桂東北山地區,湘桂走廊南端,北部為越城嶺,東部為海洋山、都龐嶺,西部為天平山,桂林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北部和東部分別為越城嶺和海洋山、都龐嶺山區,有很多面積較小的山間盆地。桂林市區坐落在湘桂走廊中的一個相對較大的平原裏。桂林市南部有破碎的丘陵平原,西部、北部和東部是大面積的山地。貓兒山海拔2142米,稱「華南第一峰」。 桂林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和多雨,雨熱同期,氣候適宜。又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的說法。冬季陰涼,偶爾寒冷。夏季炎熱潮濕。1月平均氣溫7.9℃,7月平均氣溫28.0℃,年平均氣溫18.8℃。無霜期為309天。年均降水量1901.3mm。桂林雨美可與重慶霧美相映,有「霧重慶,雨桂林」之說。康小姐說前幾天桂林還下了冰雹,這是10幾年來沒有發生過的狀況,但我們來這幾天,天氣預報都是晴天,白天的氣溫會有9到10度左右,夜晚的溫度比較低,但我們住的飯店都有暖氣,所以白天旅遊時要穿得暖活一點,手套、圍巾、帽子都要戴上以免感冒了。
說著說著我們已經到了桂林市區,這裡高樓大廈櫛比鱗次,不亞於台北的繁華,我們到桂林便先到桂林的粥城吃宵夜,這是桂林在地人吃夜宵的地方,加上旁邊有兩江四湖日月雙塔的美景,雖然已快11點了,還是人聲鼎沸,很多當地人都會在這兒吃消夜的。
 吃完宵夜我們上了遊覽車大概15分後到了今天下榻的桂林大公館飯店,這是桂林最好的五星級飯店了,由於我有補單人房差,自己住單人房,房間的大浴缸泡了澡已經快12點了,便躺在舒服的床上進入了夢鄉,期待明天有精彩的桂林之旅。

世外桃源陽朔行

2018年2月2日上午在走完桂林行程後,我們上了遊覧車前往永福縣的金鐘山景區,這裏到永福縣還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隨著遊覽車慢慢離開桂林市區,我們看到了不同的景色,兩旁的山越來越多,每個山看起來都有特色,小敏說:當時柳宗元、徐霞客從柳州來桂林時看到的便是和我們一樣的山,在這種山地質學家稱為喀斯特地型,在這些文人眼中所描繪的山水,生動而引人暇想,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些人無疑對桂林山水做了最佳的宣傳。
車程一個小時後經過了一個叫葡萄的小鎮,小敏把我們叫醒因為這兒已接近我們中午要中餐的金鍾山景區了,從這兒到永福的金鍾山也不過10多個分鐘的車程,小敏要我們好好看看窗外的山水,這種絕美的喀斯特地貌峰林景觀是台灣看不到的,不久後我們來到了永福縣。
我們到永福這是中國的長壽之鄉,我們中午便在這兒吃了長壽宴才進入景區。
【金鐘山旅遊度假區】鉅資精心打造的桂林金鐘山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有溶洞奇觀—永福岩景區、地質奇觀—桂林天坑景區、森林養生之源—永福溫泉景區、“天籟•金鐘山”民俗演藝。整個度假區集遊覽觀光、漂流戲水、徒步郊遊、商務會議、休閒娛樂度假,既融合桂林山水之精巧秀美,又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雄奇,更具有獨特的養生人文底蘊。
吃完午餐後我們下午第一個行程便是乾隆天坑。
天坑,亦作沉洞、滲穴、岩溶塌陷、動搖洞、吞口,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岩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質,發育在厚度特別巨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一種特大型喀斯特地形。一般出現於有水流經的石灰岩岩層。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裡,就會令雨水變成弱酸性;但當這些弱酸性的雨水從土表滲進地下,植被及地表中的植物物質會令這些弱酸變成強酸,使雨水流過石灰岩岩層時,會慢慢的把石灰岩層侵蝕成小洞。當小洞日漸擴大時,可能會令地表突然塌陷,形成天坑。
我們在天坑前和解說員會合,她跟我們介紹了一個百壽圖用101種壽字組成的石碑,相當有意思,然後開放天坑讓我們進去參觀。
乾隆天坑是現今世界上發現的唯一能輕易從底部步行進入的喀斯特漏鬥。整個天坑直徑40米深50米,宛若古代傳說中九天神靈用巨型光劍直插地心留下的痕跡;又仿佛像地心神靈偷偷仰望天空的眼睛;從坑底仰望洞口,藍天飄渺,陽光從坑口直瀉而下,仿佛一副金色的珠簾,此情此景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往返。與水位極深的地下河相通,空氣中充滿有益人體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負離子長壽素”的儲存庫。遊覽時更讓人神清氣爽身心舒暢。 遊覽線路由200米鐘乳石舉景長廊、天坑勝景、下山刀三部分構成,遊覽時間50分鐘左右。由於特殊的地裡成因構造出獨特的水、氣循環系統,天坑底部源生的高濃度負氧離子,天坑更是被養生學家推崇為“中國西南的神秘長壽之源”
我們隨著導覽員的腳步走下天坑,聽著她介紹兩邊打上五顏六色的鐘乳石,相當精采而夢幻,經過鐘乳石長廊後來到天坑底部,猶如井底之蛙般地坐井觀天,再慢慢地走上來,整個一個小時的行程讓我們看了溶洞之奇和天坑之最,相當值得的。
在看完乾隆天坑後,我們上了遊覽車前往一小時車程左右的世外桃源景區。世外桃源是台灣人開發的一個景區,是根據晉代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意境,結合當地的田園山水風光開發建設的首批國家AAAA景區,景區風光的遊覽方式主要分水上遊覽和徒步觀賞。
我們到景區大概四點左右,首先小敏帶我們到碼頭以水上的遊覽乘輕舟環繞燕子湖,湖光山色,田園村舍,過綠樹叢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經原始形態的迎賓、祭祀、狩獵,又可欣賞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勁舞、邊寨風情;又可看見駱駝峰等陽溯山水,是相當愜意的旅遊。
半個小時後我們回到了第二個碼頭,導覽員帶我們徒步觀賞的民寨群是桂林北部各少數民族建築的一個縮影,鼓樓、風雨橋、對歌台、花樓、長廊、圖騰,充分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光彩特徵。
最後我們參觀淵明山莊是景區有機的組成部分,融合了蘇州園林的佈局和桂北民居的建築風格,開窗即景,一窗一景,移步換景在淵明山莊里還可以回顧古文明的光輝,古代的釀酒、造紙術、印刷、竹雕、木刻、陶器表演,再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智慧。
我們五點左右離開這陶淵明心目中的烏托邦理想世界世外桃源前往陽朔市區用餐,我們今天晚上吃的啤酒宴,漓江中的魚,刺很多,但是相當美味,佐以當地啤酒美釀及其他佳餚相當美味,餐後先回房間休息,7點下來大廳集合,小敏帶我們去逛陽朔有名的西街!
從飯店走到陽朔西街约五、六分鐘的路程,今天是周五很多當地人都出來逛街,這兒有酒吧!KTV,也有賣些時尚的衣服、背包整個西街雖然不長,但相當熱鬧,但天氣有點冷,所以也没逛很久,大概八點便回飯店洗了澡便休息了。

陽朔山水甲桂林

2018年2月3日我們今天早上便要前往興坪碼頭搭船遊覧漓江的兩岸風光,有人說陽朔漓江之美,便在興坪這段,又有鑽石水道之稱,美國柯林頓總統來旅遊也是在這段水道上欣賞漓江山水,因為飯店距興坪碼頭尚需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要搭的船是9點半出發的,所以我們八點上遊覽車出發,因為我們晚上還是住在陽朔,所以不需要出行李,早上六點多起來逛了一下陽朔市區,由於還太早没什麼車,逛了一下便回飯店吃早餐,陽朔是小縣城,早餐肯定没有桂林來的豐富,但是吃飽還是没有問題的,我們八點準時出發前往今天的旅遊行程。
在車上小敏說:陽朔桂林都是旅遊的城市,最主要的便是漓江兩岸的風光,灕江或作灕水,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發源於桂林市資源縣貓兒山,向南流經桂林、陽朔等縣市,到平樂三江口與荔浦河、恭城河匯合後桂江,繼續南流在梧州與西江匯合,全長426公里。灕江水質清澈,兩岸風光秀麗,以桂林陽朔段為佳,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灕江和湘江秦代開鑿的靈渠溝通。灕江地區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為主,灕江山水景觀是岩溶地貌類型中發育非常充分的一種。自然界中的水(主要是雨水)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酸,再與土壤中因生物作用產生的碳酸一起,與可溶性岩石(大多數情況下,均是由碳酸鹽類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雲岩等)發生反應。碳酸鈣鹽類岩中的鈣離子被碳酸轉移出來,並被地下水帶走,看似堅硬的岩石就這樣被水一點點溶蝕,形成峰林、孤峰和岩洞,構成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桂林-陽朔一帶的碳酸岩區形成約在3.2-4億年前,年代古老地質堅硬,沉積厚度在3000米以上,桂林地區的石灰岩的孔隙度不到1%,相比世界其他區域質量非常之高(美國佛羅里達第三紀石灰岩孔隙度16%)。
我們就在欣賞這美麗的喀斯特地形下來到了興坪碼頭,由於停車場距離碼頭還要差不多15分鐘的路程,我們跟著小敏慢慢走下去,順便欣賞灕江的風光,很快地到了碼頭,小敏要我們登上遊船,不久又有一些其他的團體也陸續上船,九點半船家準時啟航,船上有導覽員介紹著兩岸的灕江風光,陽朔之美美在漓江,漓江之美勝在興坪,我們這次船遊是遊覽灕江最精華的一段,沿途青山連綿,水色秀麗,船行了20分鐘左右,到了一個興坪佳境的景點,這是中國人民幣20元後面的背景,大家都到後方的甲板與美麗的山水合影,船家也很貼心的準備20元人民幣的放大版供我們拍照,相當有意思。
不久船又再次啓航,在往前開了10多分鐘,停到另外一個景點,有當地的阿妹扛著魚鷹上船讓我們拍照,一次收費5元,大家也都趁著這難得的機會扛着魚鷹拍照,做為這次旅遊最佳的紀念。
在遊覧了興坪佳境這景點後,遊船慢慢的返航,這時船家會開放二樓甲板,讓大家上去拍照,從甲板上看田螺山,五馬畫江等許多許多的大山和在船艙看的更不同,船家會上甲板指引我們最佳的拍照角度,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或讓他們用專業的相機拍照,如果有喜歡多話,一張相片20元,買五張會一個紀念册給你,對著漓江的大山大水,不禁讓人詩興大發,賦詩一首以作此遊之紀念。
     (陽朔山水勝桂林,漓江之美在興坪; 山水畫卷幽秀麗,千百年來早揚名。)
不久船慢慢回到碼頭,結束這90分鐘漓江遊船。
大家也都很開心,下了船導遊小敏,在岸上等著我們,帶我們回停車場,上了遊覧車結束了上午的行程!

逛逛銀子岩,一世不缺錢



2018年2月3日上午在船上遊覧了美麗的漓江後,我們前往荔浦鎮用餐,從這兒到荔浦也要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沿途小敏幫我們介紹了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很快的我們到了荔浦鎮了。我們先附近餐廳用了有名的芋頭宴,然後才去銀子岩參觀。
銀仔岩是桂林眾多溶洞中最有名的一個了,我們跟著小敏走到三樓的入口處,小敏發了導覧機給我們我們才進去溶洞,銀子岩景區位於桂林市荔浦縣馬嶺鎮,距離桂林市85公里,距陽朔18公里。銀子岩是一座巨大的溶洞,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於十二座山峰之中,已開發旅遊的有2公里。銀子岩景觀以其雄奇、幽深的絕景獨領風騷、被國內外洞穴、岩溶、地質專家譽為“世界岩溶寶庫”。
銀子岩洞內分為下洞、大廳、上洞三個部分。洞內絢麗、幽美的景點28處,奇特的自然景觀堪稱鬼斧神工,色彩繽紛而且形象各異的鐘乳石石柱、石塔、石幔、石瀑,構成了世界岩溶藝術萬般奇景。洞內特色景點數十處,最為著名的景觀有三絕:雪山飛瀑、音樂石屏、瑤池仙境;三寶:佛祖論經、混元珍珠傘、獨柱擎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被展示得淋漓盡。銀子岩景區不僅有無與倫比的岩溶景點,而且是集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被人們譽為“桂林山水的代表”。景區宛如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四周群山環繞,前有廣袤的田野,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拔地而起,田園風光使人心醉。宋朝英豪楊文廣、抗法英雄陳嘉的傳奇故事,更為景區增添許多人文色彩。此外,每年舉行的荔浦村花節、板栗節、荔芋美食節、自行車拉力賽、極限攀岩等活動更為其增色添彩。
這裡還有吳三桂埋寶藏的傳說,所以桂林人說:打開銀子岩,一世不缺錢。因為這個溶洞有約16層樓高階梯上上下下的,真的需要一點腳力,當大家出溶洞時,都滿身大汗了。我們用了約一個小時遊完這個景區,前往下一個景點遇龍河漂流。
遇龍河發源於臨桂縣古裏河,流經陽朔金寶、葡萄、白沙、高田、陽朔等五個鄉鎮,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的最大一條支流,兩岸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鬱,樹木繁蔭,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閒遊,遇龍河流其中景色曾經讓國畫大師徐悲鴻留戀往返,在此畫下他的名畫灕江春雨圖,遇龍河的美彷彿就讓遊客融入自然無限的風景之中。
我們到遇龍河搭兩艘竹筏進行了漂流的動作,我和鄧姊及何先生一家人一艘船,另外一艘船上有阿妹唱山歌,也邀請團員和她對唱,倍可就和她對唱了兩首歌,相當有趣,另外我們也在河上看了魚鷹抓魚的表演魚鷹是桂林灕江上的漁夫特別飼養的一種鳥類動物,它水性絕好,並具有靈性,可以幫助漁夫捕魚,而觀看魚鷹捕魚的表演是桂林獨特的一個小節目。
在我們做完遇龍河漂流後已經快三點半了,我們還有一個荔江灣的行程,從這兒過去也要快一個小時,所以我們不耽擱,上了遊覽車前往荔江灣。
四點二十左右我們荔江灣景區,這景區很大,還要走一個天穿岩溶洞,而景區五點就要關園了,所以會有點趕,導覽員先帶我們搭了船,在船上可以欣賞到漂亮的摩崖石刻,有一個山壁自然形成了一個高100米寬40米的仙女下凡圖,神韻型態,非常相似,堪稱一絕了。接著我們走了一小段路來到第二個碼頭,這個碼頭我們要划龍舟,導覽員解釋著:這裡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叫永蘇裏人,至今他們還是在平日裡撒網打魚,過著悠然自足的田園生活。永蘇里人將划龍舟視為娛樂活動而非競賽,他們認為龍是自然界的殘暴者,主宰人民賴以為生的水。因此在每年豐收的時候,要著實戲弄這東西一番。
我們賣力的划著龍舟二十分鐘後上岸便要去走穿山岩了,這個溶洞和銀子岩不同下了幾個台階後便一路平路了,天宮岩是一個與地下河相連的岩洞,洞內水潭湖泊星羅棋佈,宛如人間仙境,令人有進洞如成仙,出洞如出夢的美妙感覺!天宮岩擁有一萬多平方公尺的岩頂,矮而平整,世上罕見洞中因地下水沖刷而形成無數個絢麗的七彩池,被譽為「洞中九寨」導覽員說:這個洞的特色不在鐘乳石,而是在倒映。這裡的景色可謂難分真假,虛虛實實,還蠻夢幻的。其實這溶洞並不難走,隨著導覽員的腳步慢慢地走溶洞中還有一條暗河,流水穿過岩壁,在落差處形成的巨大瀑布,高10米,寬20多米,形成了罕見的溶洞瀑布奇觀。
我們出了天宮岩已經五點多了,我們今天要回陽朔吃晚餐,還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小敏在車上介紹了大陸的茅台及桂花酒,因為大家今天走了不少路,也有些累了,就讓我們在車上休息,六點半左右我們回到陽朔住宿酒店對面的餐廳,我們今天吃啤酒魚,小敏也請我們喝了桂花酒及茅台,因為茅台酒精濃度高達52度,我不敢喝,但桂花酒倒還滿好入喉的,入口回甘,但因為一次要買一箱12小瓶,加上家人也沒有喝酒的習慣,所以我也沒買,鄧姊也有來和我們聊天喝酒,八點多餐廳要休息了,我們才走出餐廳走回飯店,今天因為走了不少路,洗了澡便休息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

2018年2月4日,是我們在桂林的第四天,今天我們將從陽朔回桂林市區旅遊,我們一樣六點半起床,去飯店樓下吃早餐,八點準時上遊覽車回桂林,這段路程也要一個多小時,小敏介紹了章亞若和蔣經國的故事,章亞若死的時候葬在堯山的金鷄嶺,那是風水寶地,蔣孝嚴和蔣孝慈也曾回桂林來祭拜母親過,另外小敏也帶了些銀飾和桂花香水在車上販售,同團也有很多人有買,就這樣很快的我們回到了桂林市區,我們今天上午第一個行程,便是要登上桂林最高峰堯山,從山上欣賞桂林的市容。
堯山海拔九百多公尺,我們搭䌫車上山,這種䌫車是懸空的,有些恐佈,有些坡度近45度,搭了䌫車二十分鐘上了山頂,今天晴空萬里,在此鳥瞰桂林市容,視野遼濶,可以見到伏波山等群峰,漢朝時馬援平定南蠻時便成在此山紮營,另外山上有堯帝的紀念館,在這兒逛了一下,也爬上了堯山的最高峰,二十分鐘後再搭䌫車下山,逛了堯山地質博物館在上遊覽車前往餐廳用中餐。
在前往餐廳途中,小敏請我們吃了當地多特產紅棗及蠶豆,我覺得還蠻順口的,有買了些,算是帶回台灣算是特產吧!今天中午我們吃的還不錯,吃完飯後我們還要走一個穿山公園及穿山岩的行程,所以吃完飯後我們上了遊覧車,大概十多分鐘後我們抵達穿山公園。
穿山公園是桂林一個集溶洞、公園於一身的公園,也是桂林人的休閒旅遊去處,桂林穿山公園,穿山岩位於桂林城南郊,以穿山為軸心,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桂林穿山公園是桂林市山水旖旎的公園之一。穿山隔著漓江與象鼻山相望,與江西岸的龜山,形如兩隻相鬥的公雞,合稱鬥雞山。穿山前有塔山,山頂有明代壽佛塔小東江在兩山之間蜿蜒流過,山倒影江中,景色尤佳。
穿山有月岩、穿岩;月岩位於山腰,洞穿山壁,高廣空明,宛如月宮仙境,站在洞中南北遠眺,但見漓水蜿蜒,風光無限。穿岩位於山底,長500餘米,洞內除石鐘乳外,尚有罕見的透明結晶體--石枝、鵝管等,為岩溶地貌奇景。穿山岩是桂林近年開放的第三個大型溶洞。
在逛完穿山公園後我們前往市區做按摩的行程,因為我没有參加按摩的行程便到附近逛了一下,目前已接近農曆春節了,桂林市區到處張燈結釆,頗有農曆年節的氣氛,大概三點左右回到指定地點,等大家按摩完後,我們上車去漓江劇院看一場山水間的大秀。
我們看秀的時間是五點,但我們四點多到劇場前停車場已經快停滿車了,有很多老師帶學生來看秀,我們排隊等待入場,四點半左右劇場才開門,我們是vIP座位在前三排,有舒適的沙發可以坐,很舒服的看秀,五點這場秀準時開演,整場秀分為山之簪、水之媚、洞之奇、石破天驚及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幕,配合高空特技,繩索垂吊、民俗風情、機車特技表演等高潮迭起,看的大家驚呼連連,拍案叫絕,到桂林旅遊不看此秀真的會後悔!
看完這秀已快六點了,我們前往市區用餐,本來我們在七點還要再去象山看一場3D的燈光秀,可是鄧姐擔心這場秀是室外的秀,又要爬象山天氣太冷,因此跟小敏商量取消不要去看秀,每人退費一百人民幣,大家也都同意了,在吃完飯後我們便回飯店休息,因為我們住的飯店是桂林最好的飯店,有健身房,游泳池等娛樂設施可讓我們享用,晚上大廳還有加拿大及俄羅斯人的演唱會,所以聽了一下,又到附近桃花江畔走走,欣賞一下桂林夜景,八點多回房間泡了澡便休息了。

兩江四湖樂悠遊

2018年2月5日是桂林旅遊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前往兩江四湖公園做半天的旅遊,因為是在桂林市區,所以我們不需要太早起床,早上八點起床悠閒地吃了早餐,9點退了房卡,九點半才出門,開始今天的旅遊。
兩江四湖是指由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龍湖所構成的桂林環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中心最優美的環城風景帶。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里,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與威尼斯媲美的環城水系。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1127年),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一時。由於年代久遠,一些湖塘已經填沒。為了再現當年桂林“水城”的繁榮景象,並恢復桂林宋代水上游的城市遊覽模式,桂林“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經過建設者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桂林“兩江四湖”於2002年6月2日上午實現了通航。南宋著名詩詞家劉克莊詠嘆桂林“千山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夢想,從此成為現實。
我們大概九點四十分左右到了榕湖,小敏先帶我們去看了黃庭堅繫舟處,黃庭堅是北宋時和蘇是齊名的大文人,在崇熙三年因為和王安石意見不核被貶官到宜州,路過桂林時寫下了到桂林的詩;(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表現了他被貶官的心情,隔年他病逝於宜州,享年六十歲,如今只留下這千古名句供人憑弔了。
在經過黃庭堅繫州處後我們來到了桂林的古南門,這是唐朝的李靖平定南蠻時所修建的,小敏給我們20分鐘的時間讓我們在這裡走走拍拍照,然後帶著我們前往杉湖的日月碼頭搭船遊覽兩江四湖的風光。
我們一到杉湖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日月雙塔,「日月雙塔」座落在桂林杉湖中,日塔為銅塔,位於湖中心,高41米,共9層是世界最高的銅塔,可搭電梯上去鳥瞰桂林市景,月塔為琉璃塔,高35米,共7層。兩塔之間以湖底通道相連。
10點40分我們從日月碼頭搭遊船出發遊覽這兩江四湖,船上有導覽員為我們介紹了沿岸的風光,首先我們經過了,玻璃橋是中國第一座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座體系的實用性橋樑,橋長22.4米,橋寬2.64米相當有特色,接著經過榕湖的北斗七星橋,(又稱九曲橋)位於廣西桂林市區古南門南側,東連湖心島,西接古南門,連接榕湖;湖岸與湖心島,是廣西目前為最長的漢白玉橋,全長126.25米。再來映入眼簾的便是古榕雙橋及橋型模仿趙州橋,橋長26米,單孔淨跨徑22米,橋寬9米為紀念黃庭堅的榕溪橋,然後過麗澤橋模仿美國布魯克林大橋設計,儘可能地拓寬了湖面,開闊了視野。橋面平直,兩座主塔豎直聳立,主塔間有鋼絲相連作為承接和裝飾用,塔身和整體都呈紅色,故有市民稱之紅橋,接著便到了桂湖,這是兩江四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了,湖上有停了一些仿古的帆船供我們拍照,接著遊船會經過寶賢橋,寶賢橋的橋型、裝飾、照明燈仿自法國塞納河上著名的亞歷山大三世橋。橋身兩側雕刻的花環、欄杆形狀秀美,色調淡雅,橋體輕盈窈窕,俏麗美觀,整座橋顯得氣派而且穩重。橋兩端建有半圓形橋台,供悠閒者憑欄遠眺,可以看到西清湖、麗澤湖和寶積山、老人山、鸚鵡山在湖中的倒影。橋南有宋代遺留的古城牆,橋北是螺絲山。最後遊船會來到木龍湖,在經過木龍橋,原稱「中山北橋」或「中山北路橋」木龍湖與鐵佛塘交界處的中山北路上,是溝通兩江四湖水系中木龍湖與鐵佛塘的重要樞紐。遊船會在這裡稍微停留,讓我們和美麗的木龍湖拍照,然後沿路返回碼頭,整個遊船航程約五十分鐘,讓我們對兩江四湖印象深刻,也對這次桂林旅遊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大概十一點半遊船回到了日月碼頭,小敏在那兒等著我們,然後便去用午餐,餐後我們驅車前往機場,這五天四夜的旅遊很感謝小敏和曹師傅,桂林的山,灕江的媚,溶洞的奇,深深刻畫在我的印象中,這次的旅遊,讓我深刻體會到桂林山水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或許我不會在來桂林旅遊,但我將把這些山水美印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了。
兩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桂林的兩江機場,和小敏及曹師傅道別,希望它們有機也能來台灣旅遊,我們兩點四十分登機,利用了時間和鄧姐及團員們交換了照片,分享了這次旅遊的心得與回憶,三點飛機起飛,在飛機上吃了餐點,五點左右飛機抵達了桃園的中正機場,提領了行李,和鄧姐及團員們道別,弟弟和媽媽及王芊涵來接我,回到中和六點多了,也結束了這五天四夜的桂林之旅。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