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霧鎖金門


2013年4月4日上午我們用完早餐後導遊帶我們開始今天的舊金山之旅,首先去搭遊覽車的途中我們看到了一間金字塔型的高樓,導遊說那是舊金山最高的高樓泛美金字塔(Transamerica Pyramid)是美國舊金山最高的摩天大樓和後現代主義建築。 泛美金字塔位於歷史悠久的蒙哥馬利區,建築高度為260米,共有48層,用途為商業和辦公。該建築從1969年開始建造,1972年完工,於2008年之前曾經是世界上100高建築之一。樓落成後,泛美公司將總部從街對面一座辦公樓搬入這座大樓。如今這座大樓已經不是泛美公司的總部,但是依然和該公司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掛有公司標記。1999年,泛美金字塔歸荷蘭AEGON全球人壽保險所有,AEGON將其作為一項投資。大樓金字塔造型是一個創新的設計方案,成為舊金山天際線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建築師威廉·佩雷拉的設計方案在計劃和建造的時候曾遭到相當多的反對,有時甚至是謾罵。大樓為四面金字塔造型。大樓的東面是電梯井,西面是樓梯井。大樓最高處的64.6米為尖頂。尖頂的頂端是一個虛擬觀景平台,四個方位安裝了攝像機,休息室裡有四個監視器,遊客可以控制方向和距離。位於27層的觀景平台在九一一襲擊事件後關閉,取而代之為虛擬觀景台。大樓頂部覆蓋以鋁板,在休假季節、感恩節和獨立日,樓頂會亮起一束白光。
接著上了遊覽車我們來到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藝術宮,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海港區,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紀念性建築物,最初是為了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Panama–Pacific Intern
ational Exposition)中展示藝術作品而建造的。了紀念發現太平洋及巴拿馬運河竣工,舊金山在1915年舉辦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Panama–PacificInternationalExposition),同時,也藉此機會展現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浴火重生的舊金山市。博覽會的經費由六百萬美元的捐款、五百萬美元的加州公債及五百萬美元的舊金山稅所資助。 這是博覽會少數僅存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建築物。藝術宮曾於1965年重建,人工湖和走道的整新,以及加強建築的耐震強度直至2009年初才完成。為藝術宮是博覽會中十座宏偉建築的其中一座,其他包括教育宮、文藝宮、製造宮、各式產業宮、農業宮、食品加工宮、運輸宮、礦業冶金宮及機械宮。藝術宮是建築師伯納德·梅貝克(英語:Bernard Maybeck)由古羅馬建築和古希臘建築汲取靈感所設計的,實質上也是座仿廢墟建築。在博覽會後,大多數的展場皆已被拆除,然而藝術宮深受大眾的喜愛,美國慈善家菲比·赫斯特便在博覽會期間成立了宮殿保存聯盟(Palace Preservation League),以保護藝術宮免於被拆除的命運。 除了舉辦展覽之外,藝術宮對於遊客和當地居民來說,仍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同時,也常有舊金山灣區的新婚夫妻來到這拍攝婚紗照及舉辦婚禮。
 再參觀完這美輪美奐的藝術宮後,我們前往參觀舊金山最有名的地標金門大橋。金門大橋(英語:Golden Gate Bridge)是美國三藩市的地標。它跨越聯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南端連接舊金山的北端,北端接通加州的馬林縣。金門大橋的橋墩跨距長1280.2米,建成时曾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懸索橋,寬度27.5米,雙向共6條行車線,橋身呈褐紅色,金門大橋擁有世界第四高的橋塔,高達227.4米,全橋總長度是2737.4米。金門大橋的最初的構想來源於橋樑工程師約瑟夫·斯特勞斯。斯特勞斯在此前設計了400多座內陸的小型橋樑。他花了10多年時間遊說北加州的居民。這座橋的其他主要設計者包括決定其藝術造型和顏色的艾爾文·莫羅、合作進行複雜的數學推算的工程師查爾斯·埃里斯、橋樑設計師里昂·莫伊塞弗。大橋於1933年1月5日開始施工,1937年4月完工,同年5月27日對外開放予行人。斯特勞斯在南橋墩澆築混凝土之前放入了一塊取自他的母校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的磚頭。翌日,隨著羅斯福總統在華盛頓按下一個電鈕,該大橋正式對外開放予汽車使用。1957年之前金門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兩個橋墩在1964年之前擁有世界上懸索橋中最長的跨度。這兩個橋墩直到不久之前還是世界上最高的懸索橋橋墩。 不久我們到金門大橋下的公園,參觀這舊金山最有名的地標,相當巍峨壯觀,導遊說:這條橋建築時難度相當高,該橋施工時的一項獨特的設計是橋下有一個安全網。施工中有11人摔死,而19人則因安全網而獲救。這19人成為了一個去地獄的半路俱樂部」(Halfway to Hell Club)的榮譽會員。另外因為這兒風光迷人,有很多人選擇在這兒結束自己的生命,金門大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殺場所之一,當金門大橋上自殺的人數在1993年達到1000人之後便不再有正式統計。估計在2008年已達1300多人。在2005年之前的5年,平均每兩個星期就有一個人從大橋上跳下投海。從67米高的橋面上跳下4秒後,自殺者會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衝落海面。截至2013年為止,共有33人自殺未死。 今天我們來這參觀時有一點的霧,橋的另外一端看得不太清晰,舊金山因為環灣區,常常會有濃霧,所以有霧都之稱,我們在這兒已大橋作背景拍了不少照片,作為這次來舊金山旅遊的紀念,然後我們要前往參觀另外一個景點倫巴德街。
倫巴德街介於從巴迪瑞克街(Broderick Street)至范尼斯大道之間的路段與101號美國國道共線,該街道一直向東伸展,經過俄羅斯山、電報山後,東端是三藩市海傍的鬧區內河碼頭。 在倫巴德街上最為人所熟知的路段,莫過於位在俄羅斯山上的「九曲花街」。九曲花街為該街橫貫海德街和理維沃斯街之間的路段。這起因於它是全美國最彎曲的一條街道,短短一段路上一共有八個急彎,只允許由海德街駛向李維沃斯街、下坡方向的單向通行,而舊金山纜車跑華街-海德街線則途經此路段的起點(也就是最高點的街口位置)。這段坡度非常陡的街道原本是直線通行的,但考慮到行車及行人安全,這路段於1923年便被改成目前所見的彎曲迂迴情況。這個設計最早是由業主卡爾·亨利提出的。這個設計旨在利用長度換取空間減緩沿線的坡度大小(27%)。整條九曲花街長600英尺(180公尺),直線路段長412.5英尺(125.7公尺),並且用磚塊鋪成路面增加摩擦力。起點處標示著最高限速為5 mph(8 km/h)。
參觀完九曲花街後我們便要去漁人碼頭用餐了,其中我有看到舊金山特殊的交通工具叮噹車,這種舊金山纜車啟用於1873年,發明人海樂迪(Andrew Hallidie)當時他發以中央動力的引擎捲動市街底下的環形纜索,方向則由一個軟軌溝華輪系統來引導,當車上控制員操作鉗餅時,夾鉗便會從街面上的一個溝槽穿出來扣住車子,以9.5英哩(15.5公里)的固定時速來移動它,若要停下來時控制員只要將鉗柄鬆開,拉煞車桿就可以了。纜車再通過滑軌轉角時,尤其需要高度的技巧,控制員得放開鉗柄讓車子自然的滑過滑道。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前有六百多輛纜車在市街上行駛,但隨著內燃機的問世,纜車逐漸被淘汰掉,1947年舊金山當局決定全面用巴士取代纜車,遭到居民的強烈反對,最後保留了三條路線和17英哩(25公里)長的軌道,所以目前只剩3、40台,要搭這種纜車並不容易,假日往往要排上一兩個小時,費用是一次五塊錢。 參觀完九曲花街後上了遊覽車不久我們來到今天用餐的舊金山漁人碼頭。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