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乘風破浪烈嶼行


2016年10月28日下午我們的行程是到小金門,需到水頭碼頭搭船,由於船班是兩點的,我們提早到,導遊便帶我們先去逛水頭聚落。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因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即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水頭在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是全島最多、最精美。得月樓、金水國小、僑鄉文化展示館等建築,都別具特色金門。金門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代表著金門人賦予水頭聚落建築的讚譽。水頭村民過去除了以農、漁業維生外,也多從事走船經商,因此,聚落裡錯落著傳統閩南古厝與受到海外風情影響的異國洋樓。閩南傳統聚落有:清乾隆時期所興建的黃氏大宗祠、黃濟古厝、頂界「十八支樑」(九棟二落大厝)等。清中葉以後,大量金門僑民匯款回鄉興建的學校(金水學校)、銃樓(得月樓)等設計講究的洋樓;水頭彷彿是歷史建築的展場,也是金門保留最完善的傳統大聚落。
水頭聚落最有名的得月樓建於公元1931年,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設計建造的一座高聳建物,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便以「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涵,取名為「得月樓」。得月樓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三、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屋頂女兒牆的垛口是為防禦使用,此外還有逃生密道,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番仔樓內;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大概一點五十分左右我們到水頭碼頭準備搭船前往列嶼,這碼頭也有船前往廈門,是小三通的主要碼頭,所以也有很多大陸人透過這碼頭前往金門旅遊的。
我們兩點準時登船,從這兒到列嶼約需半小時左右的航程,船行在料羅灣上,乘風破浪,白浪滔滔,回頭看金門島,相當有意思。大概半小時我們抵達了有小金門之稱的烈嶼鄉了。
烈嶼又被稱做「小金門」,島上的先民來自中原,從隋唐時代時代即來此開發繁衍,唐代閩觀察使柳冕,在烈嶼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宋元兩代在島上設鹽場,明代烈嶼設巡檢司,清代為防倭寇,立塞置汛。另外,南明鄭成功也於1646年在島上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鄉籍俊彥林習山駐守烈嶼,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
我們一下港口,便看見了風雞的故鄉字眼,烈嶼過去和金門一樣同受風災之苦,在金門本島是以風獅爺為精神寄託,但在烈嶼各村落,情況就顯得相當不同。在這裡,風雞不是佇立在村口,不然就是在屋頂上。泥塑的公雞,因身漆白色,村民遂暱稱為「白雞」或「風雞」。相傳風雞能鎮風煞、剋蟻害、護古宅、保平安。
不久導遊帶我們走九宮坑道。九宮(四維)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民國五十年開挖作為人員、物資運補用,民國87年移撥金門國家公園規劃整理,於90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圖文展示金門與大陸廈門相對位置、小金門賞景據點、道路動線、豐富地質景觀及坑道介紹,內容簡單扼要,使遊客能對烈嶼地區有一全面性的了解。
走過九宮坑道後我們上遊覽車開始今天下午的行程。
第一個開車經過的景點便是八達子樓,雄踞烈嶼西宅社區前一座巍峨的城堡矗立路旁。1933年,日軍突襲長城口的國軍部隊,為了誘敵,國軍留下一班步兵死守古北口的八達樓子以掩護轉進。雖然任務圓滿達成,但七位戰士皆壯烈成仁。為紀念這七位勇士,在1966年於西宅社區前,仿建當年八達樓子,並塑出當年其英勇姿態,以表英烈。「八達樓子」有數丈高,拱型的大門上面嵌有「古北口」漆紅的大字,樓內有樓梯通往樓頂。七勇士塑像栩栩如生的英姿,正表現出烈嶼的戰鬥精神。
然後我們繼續前往所謂的鐵漢堡參觀地雷主題館,地雷主題館:位於黃厝村,含括鐵漢堡、勇士堡及其聯絡坑道,坑道長達三百五十公尺,坑道內設有地雷主題園區,介紹詳細地雷,從地雷定義與種類、地雷歷史、地雷殺傷力來源、佈雷方式、地雷生產及地雷聲光體驗區等。
走出鐵漢堡至戶外的排雷情境展示區,有戰車碰撞地雷爆破情境展示區,仿真的雷區實境,再加上人像模擬排雷步驟實況,猶如置身排雷現場般真實,可體會國軍排雷大隊官兵在執行清除地雷的工作時,所經歷的高風險性。
最後我們到今天最重要的湖井頭戰史館參觀。
烈嶼湖井頭戰史館:座落於湖井頭村,這是一座記錄了烈嶼過去幾場戰役傷痕的史料館。詳細記錄了大二膽、九三、八二三等戰役中,烈嶼軍民勇敢抗敵的史蹟,豐富完整的保留了文字和圖像記錄。館外兩側牆上刻有八二三砲戰實況。戰史館的設計散發出執著且堅忍的軍人氣息,充分訴說了烈嶼的抗戰精神。導遊說:天氣好的話,這邊可以看到大膽島上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但今天天氣並不太好,所以沒辦法看到。
參觀完湖井頭戰史館後,我們在前面廣場休息,有老婆婆拿了當地有名的芋頭來賣,導遊說列嶼是離島中的離島,當地居民也比較清苦,如果好吃的話可以跟她買來吃,也算當幫助一下當地人,同團的人都有買,很快地被一掃而空。那芋頭鬆軟,相當好吃,大家吃得贊不絕口。
接著我們搭車環島,看了一下海岸風光,小金門皆由花崗片麻岩構成,大部分的土地多為紅土所覆蓋,地勢平緩。各區海岸都有被海水侵蝕的花岡片麻岩與金黃色沙灘,交錯構成一幅特殊地形景觀。
貓公石:散布在埔頭至黃厝村間綿延1公里的海岸邊,是種含鐵質結核塊岩,顏色多呈紅褐色,形狀大小豐富多樣,是小金門特有的地質景觀。
陵水湖:寬三里、長二里,是烈嶼最大的人造湖泊。湖面波光瀲灩,湖畔綠茵如蔭,許多鳥類棲息在此。若將過境的鳥類也算進去,來往陵水湖的鳥類可多達百餘種。
北風爺座落在烈嶼西方社區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是一座黑面手持寶塔的塑像,由於北風強勁又有落山風,村民就以此塑像與「風雞」同立,祈求鎮風止煞。
列嶼的景點還有很多,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辦法一一停留,四點五十左右我們回到了碼頭搭五點的船回金門,此時夕陽餘暉灑在料羅灣上,把海面照耀的波光粼粼,浮光耀金煞是好看。就在欣賞這樣的美景之際回到了金門島,很高興這是旅遊能到小金門一遊,我想我將會留下永生難忘的回憶了。
回到金門水頭碼頭後,因為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導遊帶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生產貢糖的工廠。
貢糖是金門著名傳統特產。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麥芽糖經民間傳統工藝用木棒“打”出來。“打”閩南語稱為“貢”。謂之為貢糖。相傳,帝王時期,漳州白水地方官常常將閩南特色的素食小食品進貢給皇帝。皇帝茶茗品嚐後讚賞不已,連連稱道,後來,民間傳之為“貢糖”,並流傳至海外。相傳「貢糖」之名​​來源有二:一說是它曾是民間用來朝聖的御膳貢品,因此冠上「貢」字;另一說則是貢糖在製作過程中需仰賴人力搥打,以求糖質綿密細緻,閩南人稱之為「貢」,貢糖起源於花生與麥芽糖的組合,經過烘焙的花生在氣味最濃郁的極佳狀態下,以高比例與純正麥芽糖混合,然後施以人工搗碎、夾纏,再經歷溫揉滲合流淌,最後切塊成形金門貢糖,隨廈門製餅師傳入小金門,並廣被一般糕餅店製成品茗茶點。閩南貢糖有兩種,都使用炒熟的花生仁製作。
金門貢糖之所以面市良久而長盛不衰,這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培育出優質的花生,配以純淨的麥芽糖,如此相得益彰必然能生產出口味獨特的貢糖。貢糖的品種繁多,諸如海苔酥、芝麻酥、子彈餅等等…,那軟硬相宜,不脆不粘,不燥不酥之滋味,果然名不虛傳。
今天晚上我們要自理,導遊特別推薦我們到位於金湖鎮成功村的佑昇鍋貼,店家外觀是一間不起眼的住宅,扛棒小不明顯。建議第一次來的客倌們,快到達目的地時,一定要放慢腳步,不然很容易就錯過了!而佑昇鍋貼的招牌鍋貼,是人氣必點菜色,一顆顆內餡厚實、鮮美多汁。不過店家有限制至少要點15顆鍋貼,所以會建議找親朋好友一起去,或者是跟別桌的客倌們一起湊數量!另外他們家的滷味飯也非常好吃,白飯上面鋪滿了各樣式的滷味,再淋上鹹醬汁,一碗料多味美的滷味飯澎湃上桌!這道滷味飯可是擄獲不少金門在地人的胃,喜歡嘗鮮的朋友來到這裡不妨可以嘗試一下!在吃完晚餐後我們又逛了一下沙美村的夜市,離島的夜市比較小,也沒有固定的開放時間,賣的東西也比較少,沒有什麼可逛,不久就和團員回飯店休息了。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