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萬松嶺上有書緣

2016年6月11日下午我們在參觀了世界遺產西湖美景後,下午的行程便是在杭州市區參觀,我們首先參觀的便是位於萬松嶺上的萬松書院。建於明弘治十一年(西元1498年)的萬松書院,西元2002年重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7年)時,康熙帝題「浙水敷文」匾額,更名為敷文書院。自明清以來,不少江南名士、學者才子都曾與此結下不解之緣,是為當時浙江的最高學府,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書院。院名取自白居易詩中「萬株松樹青山上」的涵義,如此詩情畫意的美景,也讓這裡成為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相識結伴讀書的地方,因此萬松書院也被稱作為「梁祝書院」。 由於梁祝故事深入人心,令人憧憬,因書成緣的浪漫也就成了萬松書院最為引人入勝之處,演變成人們尋覓良緣的好地方。現今在萬松書院還有定期舉辦「萬松書緣相親會」的活動,吸引無數想要尋求美好姻緣的單身男女前來,成為杭州最具人氣的書院之一。
由於今天是周六,剛好碰上「萬松書緣相親會」的活動,很多父母都準備了子女的資料到這兒互相交換,為子女尋找適合的結婚交往對象,也是一大奇觀。
我們上了書院參觀,這裡有一段陡坡要爬上去,但對於爬過黃山的我們,這段陡坡並不會讓我們卻步,爬上山後到了大成殿,參觀了當年梁山伯與祝英台讀書地方,這裡景點不多,我們大概半個小時後下山,然後前往參觀胡雪巖故居。
小剛說:(紅頂商人胡雪巖是清朝叱吒風雲的人物,胡雪巖(1823年9月29日-1885年12月6日),名光墉,字雪巖以字行幼名順官,安徽績溪人,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以杭州經營的錢莊為本業,發跡後擴展至當鋪房地產,也觸及業、業、業、航運糧食買賣和中藥行、甚至軍火等事業。其中主要以在各行省設有二十多個支店的「阜康錢莊」,阜康錢莊之典據在於《華陽國志》中「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以及創建於杭州清河坊大井巷的中藥號「胡慶餘堂」為兩大主要事業。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包圍杭州,胡雪巖協助浙江巡撫王有齡,由上海運軍火、米糧、銀錢以接濟杭州府清軍,但被太平軍擊退。杭州最終因乏糧陷落,王有齡自縊殉國。次年,清軍克復杭州,胡雪巖在浙江布政使蔣益澧引薦下,協助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與「常捷軍」聯繫。胡雪巖的作為給左宗棠留下了深刻印象,左宗棠後來在奏摺中提到:「按察使銜福建補用道胡光墉,自臣入浙,委辦諸務,悉臻妥協。杭州克復後,在籍籌辦善後,極為得力。其急公好義,實心實力,迥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同治五年(1866年),胡又協助左宗堂創辦福州船政局。同年左宗堂調任陝甘總督,胡在上海為左宗堂辦理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代其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中國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涉及本金達1595萬兩白銀
胡雪巖長於經營之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同時他也具有清朝官員身份,並積功升遷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故又被稱為「紅頂商人」。以商人的身份,戴紅頂子,是清朝極少數的特例。
胡雪巖事業有成後,大興土木,營造庭園,並擁有眾多妻妾。曾紀澤就斥責胡雪巖為「奸商謀利,病民蠹國」。據估計其資產最多時曾達一千萬兩白銀。 胡經營出口絲業,投資兩千萬兩銀屯積生絲,壟斷居奇,「舉江浙二省之育蠶村鎮,而一律給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與胡氏」,1882年洋商對胡的壟斷生絲無可奈何「一斤一兩亦不可得」。次年胡又試圖聯合華商壟斷,無人理睬,此時洋商已經徹底被激怒「共誓今年不販生絲」加上世界經濟危機使上海生絲停滯。胡放了一年的生絲不得不折本出售,損失八百萬兩。此時李鴻章為了遏制左宗棠的勢力,所以「排左必先除胡」,決心打擊胡雪巖。李鴻章向上海道道員邵友濂表示「白銀更勝白米,錢根即是命根」,要邵友濂故意拖延胡雪巖的餉款二十日。胡雪巖缺乏現金,無奈之下從自己的錢莊,調現銀八十萬兩周轉。消息傳出,一時市面大傳,胡雪巖積囤生絲,大賠血本,並挪用錢莊的存款,故杭州府存戶開始擠兌,於是胡氏杭州的「泰來錢莊」倒閉,接連各地皆發生擠兌風潮。童元松評論說:「1883年爆發的金融風潮是19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次,是由胡光墉囤積生絲投機失敗引起的。」1883年12月3日,京師阜康分號關閉。接著,鎮江、寧波、杭州、福州、金陵、漢口、長沙等分號亦相繼閉歇。1884年終於破產,負債累累,胡雪巖遣散姬妾僕人。 1885年十一月初一日(新曆12月6日),在孤寂潦倒中離世。十一天後,戶部尚書閻敬銘奏請速將胡「拿交刑部嚴追定擬治罪」,並將其「家屬押追著落,掃數完繳」。杭州知府吳世榮率領錢塘、仁和兩縣令,發兵前往抄家查封,結果發現「所有家產,前已變抵公私各款,現人亡財盡,無產可封。 不久我們來到位於杭州元寶街的胡雪巖故居,是江南晚清時期富豪宅邸的代表,為當年「紅頂商人」胡雪巖在浙江杭州的故居,也是目前杭州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處清代名人故居,為中國國家級保護單位。
建於西元1872年的胡雪巖故居,佔地廣達10.8畝,號稱「中國巨商第一宅」,2001年初修復開放,重現晚清豪華府邸的原貌。 故居為典型明清院落格局,佈局緊湊,構思精巧,整體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宅第的對稱佈局,一共分有13幢樓宇,中軸區爲待客廳堂,由轎廳、正廳(即百獅樓)、四面廳組成;右邊是居室庭院,由楠木廳、鴛鴦廳、清雅堂、和樂堂、頤夏院、融冬院組成,是12位姨太太居住的空間,每間都有雕工絕倫的磚雕門洞,尤其高浮雕、半圓雕的手法最是令人嘆為觀止;左邊是大花園「芝園」,內有一樓稱為「延碧堂」,全用紅木建造,也稱紅木廳,其間有迴廊相連,曲池相通,園中假山下建有中國現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迴,巧奪天工。 故居內的傢俱擺飾極盡奢華之能事,大量運用名貴的木材精雕細琢,33間廳堂房室中就有桌、椅、檯、凳上千件,全部採用上等紅酸枝製成,或線條簡單流暢,或做工精巧絢麗,價值不斐;楠木廳的梁柱、窗櫺、傢俱、雕飾均使用珍貴的楠木,不僅自然清香,天然油潤的光澤更是清亮光潔,為此樓博得「曠世奇樓」的美譽;和樂堂柱子用南洋杉,欄杆為紫檀木,格窗用花梨木、酸枝木、黃楊木製成,均為上選之材。 美麗的花園—芝園,擁有董其昌、鄭板橋、唐伯虎、文徵明等名家的書法石刻珍藏,更顯富豪之家的尊榮華貴。胡雪巖的書房內擺設著文人雅興十足的琴棋書畫,門外穿廊則以彩色玻璃鑲嵌出光影繽紛的洋式趣味,巧妙地揉合了中西藝術風味。 此外,胡雪巖故居最特別之處,在於建築的眾多細節均顯露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例如當時流行之維新洋貨—西洋彩色玻璃、大穿衣鏡、水法流蘇吊燈等。在這所中國傳統古典建築中確實隨處可見,融合的完美脫俗。主人的各個房間均安裝有當時最先進的短程通話設備-德律風銅管傳聲筒,以便傳喚僕人。 胡雪巖故居以中國傳統建築格局為主軸,融入外來西方文化精華,成為最能反應近代中國風采的代表性建築,擁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文化、建築與藝術價值。
參觀完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故居後,小剛帶我們穿過南宋御街來到河坊街,給我們一個小時的時間逛街,河坊街位於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於杭州老城區,東起江城路,向西越南北向的建國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華光路、勞動路至南山路,路長1800多米,吳山廣場至中山中路段為步行街,青石板路面,路寬13米,其餘路寬32米。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國以来,分别為孔鳳春香粉店、寧大昌旱烟、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庄四家各距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區域。杭城聞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線)就出於此。 這裏特色小吃、 古玩字畫、商铺雲集。老字號、杭州特色各類店鋪约有一百多家。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許仙和白素貞開的保和堂藥鋪,王星記扇子店,胡慶餘中藥店等。
我和同團的潔希一起逛了這河坊街,也在街口的麥當勞喝了咖啡聊了一下,她是個音樂老師,相當有氣質,我們也買了當地有名的小吃,在五點左右,我們逛到了吳山廣場,我們晚餐的餐廳也在這兒,便一起用餐,杭州這地方的物價很貴,雖然我們用餐的環境不錯,但菜色差強人意,我們也有和導遊和領隊反應了,吃完飯後我們便準備離開市區回飯店了,途中我們經過了西湖畔的柳岸聞鶯公園,
柳岸聞鶯景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元代回族鉅賈阿老丁,在杭州興建清真寺,死後葬此,俗稱回回墳。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 此景是欣賞三面雲山和一湖秀水之地,別具特色。 每到陽春3月,綠柳籠煙時節,萬樹柳絲迎風飄舞,有的柳絲飄動似貴妃醉酒,稱「醉柳」;有的枝葉繁茂如獅頭,稱「獅柳」;有的遠眺象少女浣紗,稱「浣紗柳」等。故此地又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 現在這裡建為柳浪聞鶯公園,全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園林佈局開朗、清新、雅麗、樸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是欣賞三面雲山一面水的觀景佳地,令人心曠神怡。園東草地坪上聳立著「中日不再戰」紀念碑,並植有日本櫻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徵。
這時雨過天青了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彩虹倒掛於西湖上,相當的漂亮,有人說:(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這次遊西湖的行程,很幸運看到了晴湖、雨湖、月湖,也為這次的旅程添加了很多的樂趣,明天便要結束在大陸的八天遊程回台灣了,有些不捨,回飯店後便整理了行李,也把這次旅程的回憶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在夢中和最美的杭州西湖做了美麗的邂垢。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