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世界遺產五台山

2019年3月20日是我們正式山西旅遊的第一天,因為我們今天要趕到佛教聖地五台山地,所以必須很早出發,7點多和小林起床後到樓下的餐廳用餐,和頣酒店在太原算是四星的酒店,早餐選擇並不多,但吃飽是没問題的,八點上車開始今天的行程。
我們一上遊覽車沒有看到小喬,才知道我們導遊換了一個人,是一個帥哥叫李超的,他這未來的七天都將和我們再一起旅遊,他要我們叫他小李,他也是個領隊帶過很多山西人到台灣來旅遊過,所以對台灣相當熟悉,在車上他跟我們用山西的地圖來認識整個山西省的地形,山西面積15萬6000平方公里,東以太行山及王屋山和河北省相隔,西部則以呂梁山和陝西省相隔,南部則以黃河和河南省為界,整個位於黃土高原中部,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稱謂,這個稱謂最早見諸(史記)。意思是說外有河內有山。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瀉千里,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整個一山西省自北而南分為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及運城盆地,長治盆地、晉城盆地,陽泉盆地、壽陽盆地、襄垣盆地、黎城盆地等盆地。地形東西窄南北長,很像台灣,他打趣地說:(山西人說富富裕裕汾河灣,湊湊合合晉東南,哭哭啼啼呂梁山,打死不過雁門關。這是山西人的最佳寫照),我們這八天七夜的遊覽是晉北和晉中地區,他以台灣來比喻太原位於地理中心,相對於台灣的埔里,而我們今天要去的五台山相較於台灣北部苗栗的獅頭山,而渾原懸空寺位於恆山,要過恆山隧道相對於台灣的雪隧出來的宜蘭一帶,至於最北方的城市大同則相對於台灣的基隆,然後沿高速公路往南走到平遙古城,則相當於台灣的嘉義一帶,最後一天回到太原,相當於走了一個8字形,這樣比喻淺顯易懂,也博得大家的掌聲。
隨著遊覽車慢慢離開了太原市區我們慢慢看到黃土高原的景觀,小李也跟我們介紹了一些五台山的故事和名人,五台山在中國山西省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台,銀峨嵋,銅普陀,鐵九華,五台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同時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產品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五台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鏽峰、中台翠巖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疊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有漢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享。五台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寺、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這些寺廟除了黛螺頂須爬一千多個石階外我們都會去參觀,到時候也會跟我們詳細解說,另外五台山也出了不少名人,包括薄一波(1908年2月17日-2007年1月15日),原名薄書存中國山西省定襄縣蔣村人,鄧小平主政時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主要領導人之一。還有一個便是山西王閻錫山,我對閻錫山是比較有興趣的,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舉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將軍府同武上將軍,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1949年11月20日至1950年3月1日代行時任代總統李宗仁職務,是中華民國行憲至今唯一一位代理總統職權、形同國家最高領導者的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政期間,其管轄之山西省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以來,經歷多場內戰、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依然屹立不倒,直至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被共軍佔領為止,一共歷經38年,是眾多軍閥中紀錄最長者。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宣佈於臺灣「復行視事」,復職中華民國總統。閻錫山隨即請辭行政院院長,3個多月的代理總統生涯亦告結束,後被聘為總統府資政。此後閻錫山便定居於陽明山永公路上,過着“十年隱居,十年著作”的生活,期間共有近五十名忠心部屬也跟著遷入,打理閻錫山住居生活。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於臺北病逝,葬於陽明山。閻錫山故居與閻錫山墓園分別在2004年10月7日與2010年3月16日,被臺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但仍由閻錫山侍衛打理。只不過,隨年齡漸長,在井國治過世後,閻錫山故居十餘年來僅剩張日明一人打理,但如今張日明已八十餘歲,行動日益不便,始決定將故居等市定古蹟捐予臺北市政府做後續維管。2011年5月23日,故居捐贈給台北市政府,盼由政府接手後,能有更完善的文化資產保存。2018年1月20日對外預約開放。
11點半左右,我們總算抵達了五台山風景區的服務中心了,我們下車過了安檢才又在上遊覽車前往吃今天的中餐,來到了佛門清淨地,我們今天中午吃了素齋,但比較油及比較鹹,吃的並不是那麼好,但是下午還有爬山的行程,所以還是要多吃一些保留一下體力才能應付下午的挑戰。
吃完了午餐我們開始下午的行程,首先上了遊覽車。由司機幫我們載到菩薩頂放我們下車,我們便開始三小時的徒步下山之旅。
菩薩頂是我們在五台山參觀的第一間寺廟菩薩頂,又稱大文殊院、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位於五台山靈鷲峰上,為五台山最大的黃教寺院。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廟,該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稱“大文殊院”。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法雲法師重建,為“真容院”。北宋景德年間,宋真宗敕建開設文殊像並賜匾額“奉真閣”。水滸傳中鲁智深便在此出家。明永樂年間,改名為“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後,沿稱大文殊寺”。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改為藏傳佛教喇嘛廟。康熙皇帝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一並向其進貢。清朝皇帝、王公、喇嘛每逢朝禮五台,一般都住該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並設軍隊保護,其地位凸顯尊貴。 大照壁上行,為108級石台階,十分陡峻。牌樓中門為康熙皇帝御題“靈峰勝境”。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頂,覆黄色琉璃,供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三佛。文殊菩薩大殿院前有石牌坊,石壁上有康熙皇帝御筆“五台靈境”四字。此外,該寺還藏有《甘珠爾》一部。康熙、乾隆、嘉慶皇帝都曾到此朝拜,金碧輝煌,頗有皇家寺廟的規模。
我們跟著小李走完菩薩頂後走下一百零八個階梯,象徵消除人世間一百零八個煩惱,接著參觀第二間寺廟顯通寺。
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等,該寺建東漢永平年間,晚於白馬寺數年,世稱“中國第二古寺”,初名大孚靈鷲寺,意在引用佛陀講經於靈鷲山典故,北魏時擴建,稱花園寺,唐太宗時重建,易名大華嚴寺,明太祖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明成祖賜名“大吉祥顯通寺”,明神宗再賜“大護國聖光永明寺”,簡稱永明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為大顯通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併入五台山古建築群。
顯通寺的特色有一個觀音殿,小李跟我們講了不肯去觀音的故事,五代後梁明貞二年,因中國佛教在唐時傳去日本,當時有很多為了求法留學的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國來訪道尋師。其中有慧諤和尚,遠渡重洋,航海來到我們中華大國,一方面尋師訪道,一方面參禮各處的佛教聖地。有一天來到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遍遊五台勝地,參觀名勝,看見一尊觀音大士的聖像,清淨莊嚴,心羨不已。本想向該寺當家師傅商討請回日本供養,恐怕人家不允所求,所以他最後的辦法,只有不與而取。他以為這是出於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聖像而生敬信,“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這種做法決不會是犯佛戒中的“不與而取的盜戒”吧?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就偷偷的把這尊聖像拿走了。 慧諤和尚既然獲得這尊無上至寶的聖像,當然不敢再在五台山逗留下,馬上束裝就道,買舟東渡,預備回歸本國去了。當這條船開到現在浙江定海縣所屬的舟山群島,有一名叫新羅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擁現出無數的鐵蓮花(今稱蓮華洋),擋舟不能前進,如是者三日三夜,這隻船始終無法開出,只有遠遠在普陀山四周打轉。如果向東開,即有鐵蓮花從海中湧現出來,阻道不前。慧諤和尚此時已經嚇得驚惶萬狀,心中忐忑不定。俗語說:“為人不作虧心事,空中打雷我不驚。”他這時自己開始靜坐思過了。他捫心自問,生平無大過,從來沒有做過什麼不可告人的壞事,為什麼今天在海洋遭阻,進退不能呢?佛教徒遇著無法解決的困難事,唯一的法寶,就是跪向佛前,求哀懺悔。當他跪到菩薩像前,忽然想起這尊菩薩是不與而取偷來的,這時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慚,很快的跪下去禱告著說:“觀音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莊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聖像請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 ”禱罷舟行,竟至潮音洞邊,安然停下。 
那時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毫無人煙,雖然在漢時就有漢光武皇帝的好友嚴子陵先生的岳丈梅子真先生,隱居在這個山上,修真養性(即今梅福庵,內有梅福仙人煉丹井。普陀山又名梅岑山,即指此也)。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一直到五代梁明貞年間,仍然還是一座荒山孤島,只有幾個捉魚為業的漁翁,在山上搭幾間茅草蓬子,住在海邊山凹裡。當時慧諤祖師靠舟上山,尋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遠的山旁邊,找到一間漁人茅舍。該舍主人就是打魚為業的張漁翁,經過慧諤和尚說明來意,他大為感動,同時也歡喜不得,菩薩連日本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去,而要住在我們這個孤島荒山之中,這一座荒山真是與菩薩有莫大因緣了。我們住在這裡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所以才能得到觀世音菩薩顯化此山。 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諤和尚說:「師父!你們貴國的人,既無緣見佛,那你就與菩薩一併住在我們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讓出來,你可以築庵供奉菩薩。我這便過海去,叫各地民眾,大家來山拜佛供養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
慧諤禪師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築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觀音院”後改為普濟寺,他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開山祖師了。這就是我國普陀山開山之來由。
在顯通寺參觀完後,此時天空下起了雨,我們走到廊道躲雨,李導也和我們說了文殊殿,五方文殊方便朝台的故事,不久雨小了,我們便又繼續往下一個寺廟行去。
塔院寺為顯通寺塔院。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擴充建寺,明神宗萬曆年間重建,是五台山「五大禪林」、全山「青廟十大寺」之一。現白塔始建於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阿權尼哥設計,將以前的慈壽塔置於大塔腹中。該寺建築兼有漢藏佛教風格,中軸線上的建築有影壁、牌坊、石階、周門、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塔殿藏經閣,以及山海樓、文殊發塔等建築。塔院寺中最著名的是大白塔和文殊發塔。藏經樓中有轉輪藏,以及二萬餘冊漢文、蒙文和藏文經書。塔院寺的大白塔也是五台山的象徵。
塔院寺還有一座文殊發塔。文殊發塔位置在塔院寺方丈院的後面,一強牆之隔於方丈院。但是塔的形狀和大白塔相比很相似,卻沒有大白塔宏偉,因為是高度不夠。關於文殊塔,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故事。據說北魏年間,大孚靈鷲寺每年三月廟會,設「無遮齋 」,不分僧俗,不別貴賤,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赴齋者,都給飽餐一頓。一天,有位衣衫襤褸的女子,懷裡抱著一個嬰兒,手裡拎著一個小孩,另外還牽有一條狗,隨著人 流走近寺院,她見眾香客施捨金銀,自己卻身無分文,便剪下幾綹頭髮作為施捨之物。這時,還不到吃齋的時候,貧婦便對主僧曰:「吾有急務,遽就他行,請先分我食」。按齋會規定,每人一份,知客師 認為嬰兒不會吃,只給她兩份。她立即相爭:「我們三人為何兩份?」知客僧沒有言語又給她一份。:「我這裡還有一條狗呢?」知客僧猶豫一下再 勉強給她一份。可是她又說話了:「我腹內有子,亦當得食」。她這種貪得無厭的行為,引起知客僧的不滿:「在腹內未生,為何要食?汝求僧食無厭!」她被呵斥後說一偈曰:「苦瓜連根苦,甜瓜徹地甜,是吾超三界,致使阿師嫌。」吟罷, 躍身騰空,貧婦化為文殊菩薩像,嬰兒和小孩變成二童子,狗也變成了綠毛獅子,文殊菩薩在雲光縹緲之處,又吟偈子道:「眾生學平等,心隨乃境波。百骸俱舍盡,其如僧愛何?」寺院內上千齋客趕緊 面朝菩薩禮拜。知客僧將貧婦舍下的頭髮當作黑舍利建塔埋藏。這就是流傳的赴齋施發的故事。
在離開塔院寺後我們來參觀位於隔壁的萬佛閣。萬佛閣,又名五爺廟,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台懷鎮中心,創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曾是塔院寺屬廟。清代重建,改為黃廟,五龍王殿與文殊殿是其主要建築。萬佛閣坐北朝南,佔地2040平方米,計有殿堂6間、崇樓3間、僧舍20間、戲台一座、佛塔2座、明碑3通。
龍王殿:五龍王殿為萬佛閣北殿,建於清代,殿內塑五尊龍王坐像,五龍王(俗稱“五爺”)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廟內供奉的五龍王即五爺是廣濟龍王菩薩的尊稱,五龍王被文殊菩薩降服後成為了文殊菩薩的護法。五爺普施甘露,福澤萬民,保佑人民福壽安康。
文殊殿又稱萬佛閣,殿內下層供奉明代脫紗三大士像,他們分別是:騎綠毛獅子的文殊菩薩,騎大白象的普賢菩薩,騎朝天吼的觀音菩薩,每尊塑像高約三米左右。大殿內左、右、後面三壁的滿面木製小格中,盡是約10厘米大小的泥塑貼金佛像,連橫樑上都是小佛,樓上二層殿內三壁同樣佈滿金佛,上下兩層合計共有佛像萬尊。
就在這時天空飄下了細雪,我們南方人看到飄雪都相當興奮,靄靄白雪隨風飄落,讓我想起世說新語中的一段話:大雪紛飛何似,灑鹽空中方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我們今天還有一個羅睺寺要看,所以既使下雪也不減遊興,跟著導遊走去參觀。
羅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黃廟之一和五大禪寺之一,創建於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2013年公佈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順彎曲的夾牆石道來到山門前,門兩旁的石獅,一雄一雌,碩大雄渾,威武壯猛。台懷中心區諸寺多雕有石獅,而唐代的遺作惟有此一處。山門裡一共四重大殿第一重為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剛,分別是抱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持寶劍的南方增長天王,纏長蛇的西方廣目天王,持雨傘的北方多聞天王,民間稱他們為風(持劍者)、調(抱琵琶者)、雨(持傘者)、順(握蛇者)四神。第二座殿為文殊殿,內供文殊菩薩,不同於一般青廟,這裡的文殊菩薩面部為乳白色,而非貼金黃色,肩膀兩邊伸出了肩花,花上還放置了經書和智慧劍,文殊坐騎是臥在蓮花上,而不是站立磚台。這些都體現了黃教文殊造像的特點。第三座為大雄寶殿,內供釋迦牟尼佛(人間婆娑世界)、藥師佛(東方琉璃世界)、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合稱“三世佛”。三世佛前為協侍菩薩和供養菩薩。第四重殿裡的“開花現佛”最具神秘色彩。殿內正中高豎一朵蓮花,內含四尊佛像,有時八瓣蓮花會緩緩綻開,現出四方阿彌佛其實,這是巧設機關的結果這大蓮花與下面的大圓盤用通柱連在一起,當僧人在圓盤下的暗室驅動木輪,通柱即會轉動,蓮花隨之開啟或閉合,遂出現“開花現佛”景觀。另外,在圓台上塑24個神像,稱“二十四天”。
參觀完羅睺寺後已經四點左右了,李導說:五台山的寺廟大概四點多就會關門了,所以他幫我們叫遊覽車來接我們,要我們先去上廁所,這廁所因為是在五台山的景區內,所以特別乾淨,窗明几淨堪稱五星級的廁所了。
不久遊覽車來了,我們便上遊覽車回到今天住宿的花卉山莊國際酒店,不過十多分鐘已經到了,我們便先回房間休息,六點半在下來飯店的餐廳吃晚餐,五台山是山區資源有限,吃得有時候不是那麼好,但是我們也能諒解。吃完飯後和小林到附近走走,這附近有一家便利商店,買一些零食,回頭看天空星星格外明亮,我們就在寧靜的山區中度過一晚,明天還有一天五台山行程,希望也能一切順利。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