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蓬萊自古仙境地

_
2019年11月17日,早晨天空微微亮,我便在濰坊的飯店中醒來,我們今天要前往素有海外仙山的蓬萊參觀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景區,也要爬一點山,但小侯跟我說不用擔心,如果真的爬不動可以到炮台區走走,那是欣賞蓬萊閣最美的地方,也可以欣賞黄海及渤海的交界處,相當漂亮。 蓬萊山,又稱為蓬丘、蓬萊仙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到山東沿海一帶,曾擔任御醫的徐福便和秦始皇說,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別是蓬萊、方丈、瀛洲,而島上就住著神仙,請求出海尋找仙丹,傳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一口便答允了徐福的請求。不過,經過幾年,花去了許多銀兩,徐福空手而回。徐福恐怕受到秦始皇責備,於是編造蓬萊海中有一條鯨魚,阻撓船隻前行。秦始皇深信不疑,派出弓弩手士兵出海,殺掉鯨魚。徐福其後再率童男童女3000人,在船上載了五穀種子出海。據說,徐福這次出航,抵達日本本州和歌山等地方,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定居下來,未有再返回中原。至今仍有不少人指,日本土著的農耕知識、捕魚方法、冶煉、製鹽等技術,都是來自徐福。時而至今在和歌山新宮町東南有一有座山,亦取名為蓬萊山,還建有徐福之墓。 《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卷五《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記載中另外兩座山被傳說中的龍伯國巨人釣去了守護神龜,因此沉沒於海中,“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也發生在這裡,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展示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傳說便由此流傳。
從濰坊到蓬萊約需三個小時的車程,但因高速公路有大霧封路,必需先走一段快速道路才能上高速公路,所以又多了約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八點半出發,到蓬萊時已快十二點了,因此我們先去餐廳用餐。
我們今天用午餐吃的是特色的八仙宴,蓬萊有“八仙過海”傳說,以此為據,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以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綢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由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組成。拼盤製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緻,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
用完午餐用完午餐用完午餐用完我們前往蓬萊閣景區,這裡有一組八仙過海的雕塑,小侯跟我們說了八仙過海的傳說。
話說有天,八仙興高采烈地來到蓬萊閣上聚會飲酒八仙每人準備一道菜,酒至酣時,鐵拐李意猶未盡,對眾仙說:「都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景緻秀麗,我等何不去遊玩、觀賞?」眾仙激情四溢,齊聲附和。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眾仙聽了,欣然贊同,一齊棄座動身而去。(另一說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會歸來。)八位仙人聚到海邊,個個亮出了自己的法寶。逍遙閒散的漢鍾離,把手中的芭蕉扇甩開扔到大海裡,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處漂去。清婉動人的何仙姑步其後塵,將荷花往海裡一放,頓時紅光四射,花像磨盤,仙姑亭亭玉立於荷花中間,風姿迷人。眾仙誰也不甘落後。吟詩行俠的呂洞賓、倒騎毛驢的張果老、隱跡修道的曹國舅、振靴踏歌的藍采和、巧奪造化的韓湘子、借屍還魂的鐵拐李紛紛將寶物扔入海中瞬間,百舸爭流,各顯神通,逞雄鎮海,悠然地遨遊在萬頃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頓時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動了東海龍王的宮殿。東海龍王急派蝦兵蟹將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顯其能,所為。東海龍王惱羞成怒,率兵出來干涉。八仙據理力爭,與之抗辯,東海龍王下令蝦兵蟹將搶走藍采和。眾仙見狀大怒,個個奮勇上前廝殺,在海裡打起一場惡戰。眾仙連斬東海龍王兩個龍子,嚇得蝦兵蟹將魂飛魄散,屁滾尿流,紛紛敗下陣來。東海龍王怒不可遏,急忙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不制服眾仙誓不罷休。於是四海龍王催動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驚天巨浪,殺氣騰騰地直奔眾仙而來正在一觸即發之際,忽見金光閃爍,濁浪中閃出一條路來,原來曹國舅白雲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懷抱雲板在前開路,眾仙在後緊緊跟隨,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奈何不了他們。四海龍王見此情景,十分惱火,又調動了四海兵將準備再戰。南海觀音(一說如來佛)從此處經過(或說專門來調停),便喝住雙方出面制止,東海龍王放出藍采和,八仙拜別觀音,各持寶物,乘風破浪、遨遊而去。
一點左右我們到了蓬萊閣景區,先去參觀龍王廟,龍王宮是蓬萊閣建築群中最西端的一個單體。這裡供奉的是傳說中的四海龍王之首東海龍王敖廣。龍王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神之一,不僅因為我們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而且因為中國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農民就怕土地乾旱,而在古代傳說中,龍具有下雨的神性,所以在中國人的生活當中求雨和對龍的崇拜就有很重要的意義。宋以來帝王封龍神為王,從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了。唐天寶十年正月(公元751年),玄宗皇帝給四海龍王加了封號,東海廣德王、南海廣利王、北海廣澤王、西海廣潤王,從此這龍王廟便又名東海“廣德王祠”了。龍王宮的佔地面積為2117平方米。這裡是龍王宮的前殿,裡邊供奉的是龍王的兩位守門大將,東為定海將軍,西為靖海將軍。這裡是龍王宮的正殿。請看這副楹聯:“龍酬丹崖所期和風甘雨,王應東坡之禱翠阜重樓。”上聯是說漁民們在丹崖山上供奉龍王,期望能得到它的保佑,海無颶風、漁民平安、風調雨順。下聯是說蘇東坡曾到登州任過知府,因看不到海市蜃樓而感到十分遺憾,於是向東海龍王做了祈禱,龍王體念蘇東坡的心情,終於顯靈,第二天蘇東坡果然見到了海市塵樓。另外龍王廟後殿為龍王寢宮有一幅對聯饒有趣味上聯是:賜大聖定海神針千年磨盡,下聯為還八仙渡海寶物萬里波平。
第二個我們參觀的便是天后宮,山東蓬萊閣以“八仙過海”傳說故事著稱。但蓬萊閣中的天后宮也因其歷史悠久、規模雄偉而名聞遐邇。天后宮位於蓬萊閣的“丹崖仙境”牌樓後正中,額曰“顯靈”,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結構是四進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為正門、鐘鼓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東西廡、正殿東西耳房、後殿。據歷史記載,蓬萊閣天后宮始建於宋崇寧年間(1102一1106年),廟額為“靈祥”。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因遇路風“八舟溺七”後獲媽祖庇護,唯路允迪坐舟有驚無險。路允迪奏明聖上,擴建成四十八間規模。道光十六年(1826年)毀於火災。第二年重修,把原來“靈祥”改為“顯靈”,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天后宮之一。 天后宮正殿坐落在這裡。正殿寬16米多,進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兩兩相對,額題“道德神仙”,明廊兩邊牆壁分別鑲嵌《重修天后宮記》和《重修天后宮碑記》刻石,殿內有八支金色柱子,其中有四根是鐵力木。這鐵力木質地堅硬,經久不裂,使天后宮正殿堅固無比。正殿中央1米台上為三面大小水紋木格神龕,內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兩邊各立二侍女。殿內兩側皆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別為四海龍王、傳達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萬法歸宗的文官、傳達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這天后宮中龍王為媽祖站班,是因為相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前曾經祭拜過龍王,要求庇佑,結果遇大風,“八舟溺七”。後來只有求媽祖,媽祖顯靈,才使路允迪免於遭難,所以龍王不如媽祖,只好為媽祖站班了!媽祖正殿因香火旺盛,在道光年間被火燒殆盡,後重建時在後照壁上刻寫“烏龍壓鎮”,把火災鎮住。 四進院落也就是天后宮最後邊的一座建築物——後殿,也是媽祖寢殿,建有東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簷下兩端採用磚雕,亦圖亦文,圖文並茂。磚雕的文字聯結而成為五言絕句一首:“直上蓬萊閣,人間第一樓;雲山千里目,海島四時秋。”後殿底層寬13米多,進深7米多,額題: “福賜丹崖”,意為媽祖能福佑丹崖,丹崖為蓬萊閣地方的別稱,因該地皆呈丹色。殿內用雕花板隔二為三,刻雕各種故事:“喜鵲登枝”、“松鶴迎年”、“福滿四方”等。二樓為媽祖梳妝樓,寬13米多,進深5米多,擺設各種臥具。
接著我們來到蓬萊閣主樓,蓬萊閣坐落在山東省蓬萊市城北海邊的山崖上,最早創建於1070年的宋朝。它與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一起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樓。蓬萊閣是一個中國古建築群,主要由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后宮、彌陀寺等建築組成。 每個建築又包括許多別具風格的樓、殿、亭、台等。蓬萊閣的一大奇觀就是海市蜃樓,每年都能吸引無數的遊人。蓬萊閣高踞丹崖極頂,其下斷崖峭壁,倒掛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霧飄來,層層裹纏山腰,畫棟雕粱,直欲乘風飛去。蓬萊閣二樓則有八仙醉酒圖的雕塑,雕刻的栩栩如生是很值得參觀的景點。
接著我們走下來參觀蓬萊水城,蓬萊水城,位於市區西北丹崖山東側的蓬萊水城,它的歷史要追尋到宋代。宋慶曆二年在此建用來停戰船的刀魚寨,明洪武九年在原刀魚寨的基礎上修築水城,總面積27萬平方米,南寬北窄,呈不規則長方形,負山控海,形勢險峻,它的水門、防浪堤、平浪台、碼頭、燈塔、城牆、敵台、砲台、護城河等海港建築和海防建築保存完好,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水城,港灣俗稱小海,居城中,呈長袋形,是水城的主體,為操練水師與泊船之所,寬度平均約100米,南北長655米。水深隨潮汐而變,最低時約3米多。平浪台,迎水門而立,外設防波堤,長約80米。小海沿岸以塊石砌築碼頭,寬5~10米,供船隻停靠。航海燈樓為清同治七年(1868)增築,1958 年重修,磚石結構,六角,尖頂,高11.6米,內設扶梯可供攀登,上設燈亭以為導航。燈樓高踞丹崖山上,臨崖修築,拔壁參天,今仍可實用。 蓬萊水城與蓬萊閣相鄰而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是中國古代海防建築科學的傑出代表。水城由水中城牆環繞而成,周長約3公里,面積25萬平方米。它是古代的海防堡壘,依山傍海。出入海上的地方,建有一座水門,設閘蓄水。平時,閘門高懸,船隻隨意進出;一旦發現敵情,閘門放下,海上交通便被切斷。水門兩側又各設砲台一座,駐兵守衛,形成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體系。是一處獨具特色的海防要塞,也是我國目前保宋、明以來,水城一直成為膠東沿海停泊戰船,駐托水師,屯兵練武之地。 水城內外的主要建築有:水門水閘、防波堤、平浪台,碼頭、炮樓、燈樓、護城河和水師營地。水城雖然經歷了九百多年風雨的侵蝕和海水的沖刷,但仍然十分堅固,昔日的雄偉氣勢絲毫未減。
當人們從丹崖往下看時,水城有“斷崖千尺,下臨天地”之勢,往上看,丹崖山巔的蓬萊閣,綠樹掩映,殿閣凌空,雲煙繚繞,浮光耀金。閣前古桐含笑,垂柳拂面,牌坊高聳,詩碑林立,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這裡操練過海軍,英勇抗擊入侵我國海疆的倭寇,立下了不朽的功績,為歷代後人所讚頌。蓬萊和水城,南北呼應,交相輝映,是全國的重要旅遊和避暑勝地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
這裡還有一塊北宋朱處約所題的蓬萊閣記:(世傳蓬萊、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處。其言恍惚詭異,多出方士之說,難於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豈非秦漢之君東遊以追其跡,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萊不得見,而空名其邑曰蓬萊?使後傳以為惑。據方士三山之說,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長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脫於無何有之鄉,際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說者有矣。嘉佑辛丑,治邦逾年,而歲事不愆,風雨時若,春蓄秋獲,五穀登成,民皆安堵。因思海德潤澤為大,而神之有祠俾,遂新其廟,即其舊以構此閣,將為州人遊覽之所。層崖千仞,重溟萬里,浮波湧金,扶桑日出,霽河橫銀,陰靈生月,煙浮霧橫,碧山遠列,沙渾潮落,白鷺交舞,游魚浮上,釣歌和應。仰而望之,身企鵬翔;俯而瞰之,足躡鰲背聽覽之間,恍不知神仙之蓬萊也,乃人世之蓬萊也。上德遠被,恩涵如春,恍若致俗於仁壽之域,此治世之蓬萊也。後因名其閣曰蓬萊,蓋志一時之事,意不知神仙之蓬萊也。)
當下賦詩一首以記蓬萊之行:(蓬萊自古仙境地,徐福到此求仙丹;八仙在此過渤海,繼光曾經抗倭奴)
下午兩點,我們結束蓬萊閣景區的參觀,上了遊覽車前往煙台的卡斯特酒莊,從這裡到煙台約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車上我休息了一下,時的車程,在車上我休息了一下,不久便到了卡斯特酒莊。
張裕卡斯特酒莊由中國葡酒業巨頭張弼士先生所創的張裕公司和法國葡萄酒業巨頭卡斯特公司合資興建,位於煙台至蓬萊的黃金旅遊線上。酒莊佔地兩千一百畝,其中釀酒葡萄園五百畝,主體建築五十畝,葡萄長廊、道路二十畝煙台張裕卡斯特酒莊是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為一體,成為煙台市又一旅遊景點;同時它又是張裕高檔葡萄酒的釀造基地;而且還是引進、選育國內外優良葡萄新品種,進行相關栽培技術研究的的重要場所。 酒莊建築為歐式園林風格。葡萄園種植的葡萄都是世界知名品種,主要有蛇龍珠、赤霞珠、梅鹿輒、霞多麗、貴人香等優良無毒葡萄新品種。葡萄酒莊一詞源於波爾多,法語為城堡之意,它是指一塊陸地單位,包括葡萄園、酒窖、葡萄酒及其相關的建築。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目前大多數的國外葡萄酒莊,都已發展成具有旅遊功能的莊園。當今國際上頂級的紅、白葡萄酒無不來自酒莊。張裕.卡斯特酒莊是張裕集團和法國葡萄酒銷售量第一的卡斯特集團合力打造的中國第一座符合國際酒莊標準的專業化葡萄酒莊園,椅山臨海.環境優美,十分符合國際上興建葡萄酒莊的3S原則:大海(SEA)、沙灘(SAND)、陽光(SUN)。它佔地142公頃,其中釀酒葡萄園135公頃。卡斯特酒莊 ,總面積2700平方米,深4.5米,全部採用芝麻灰花崗岩吊頂,大青石鋪地,是目前國內最現代化的酒窖。其主要功能是儲藏葡萄酒,供遊人參觀品酒。酒窖共分為4個區域,品儲區、瓶式發酵起泡酒儲區、葡萄酒(干紅、幹白)。酒窖中現有從法國進口的橡木桶1200多個。酒窖常年溫度12—16度,濕度75-80%,充分保證了葡萄酒在良好環境中的緩慢醞釀和成熟。卡斯特酒莊酒的陳釀和儲藏,均在法國ALLIER地區進口的橡木桶中進行。法國ALLIER地區的橡木桶是舉世聞名的,其中的橡木,具有樹齡大樹質密的特點,是法國最負盛名的橡木主產區,最適合儲藏優質的葡萄酒。它含有豐富的呈香物質和酚類物質,製成的橡木桶決不滲漏,而且能改善葡萄酒的香氣和內在結構,將橡木中的多酚和芳香物質浸入到酒中,使酒更加醇和,因此非常適合高檔干紅葡萄酒的儲藏和陳釀。
我們參觀了酒窖和生產線,也品嘗了干紅和干白兩款的葡萄酒,相當香醇,酒莊也送我們一人一瓶的紀念酒,整個參觀時間約一小時。
參觀完酒莊我們前往煙台酒店,煙台市山東半島的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隔海相望。煙台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09千米,瀕臨渤海,有島嶼63個。煙台市轄4區、1縣、7個縣級市;截至2018年底常住人口712.18萬人。煙台環渤海經濟圈內重要節點城市、山東半島骨幹城市,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建設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與威海,同為中國著名的雪窩2016年12月7日,煙台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7年,煙台入選為第五屆煙台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目標,成為全省唯一、全國僅有的兩個獲得文明城市“五連冠”的地級市。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被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8名。
我們今天在酒店享用煙台風味餐,其中有一道煙台燜子:相傳一百多年前,有門氏兩兄弟來煙台曬粉條,有一次剛將粉胚做好,遇上了連續陰天,粉條曬不成,粉胚就要酸壞。情急之下,門氏兄弟將親戚們請來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大家異口同聲說好吃,有風味。於是便幫門氏兄弟支鍋立灶煎粉胚賣,人們都说好吃,但問此食品叫什麼名,誰也說不出。其中一智者認為此品是門氏兄弟所創,又用油煎燜,就脱口而出叫“燜子”。
煙台也是蘋果的產地,煙台蘋果以其色澤鮮艷、清脆香 甜而聞名于世,歷來為國內外市場所喜歡,是中國最重要的蘋果產地。產地以煙台轄區內的棲霞、萊陽、萊西、龍口、招遠、蓬萊、海陽、牟平、福山為主。其中煙台蘋果的主產區是棲霞市、萊陽市、萊西市、萊州市,蘋果個頭大、皮薄,全區採用無公害套袋技術,山東棲霞市素有"膠東屋脊"之稱,面積2017平方公裏,主要地形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點。這樣的地理自然環境,非常適宜栽植蘋果,棲霞人栽蘋果的悠久歷史有10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棲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蘋果產業,果園面積迅速增加到65萬畝,年產蘋果10億公斤,成為支柱產業。棲霞因此享有"中國蘋果之都"和"中國蘋果第一市"之稱。主產區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中心地帶的招遠、蓬萊(尤其是大辛店龍山店)、棲霞、福山、牟平、海陽、萊陽、萊西、齊山鎮、龍口七夼村等地。這裏的氣候屬暖溫帶,境內丘陵連綿,溪澗縱橫,空氣濕潤,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極利于糖份的有效積累,且土壤為中性偏鹼的沙壤土質,含有較豐富的磷、鉀、鈣、鎂等元素,具備栽培蘋果及利于蘋果生長的優良自然條件。
我們晚餐也有吃到煙台紅富士,這種蘋果果實個大、果形正,色澤鮮艷紅潤,外表光滑細膩,口味酸甜適口,咬一口細脆津純,清香蜜味,且果肉硬度大,纖維少,質地細,果汁含量在89%以上,糖份含量高,總糖量16.4%,含有鐵、鋅、錳、鈣等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較高。經常食用,可起到幫助消化、養顏潤膚的獨特作用。煙台蘋果有"水果皇后"美譽,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用完晚餐後,小侯和我們說明天有寒流來襲,威海天氣會降個7-8度,加上是海邊會很冷,要我們把大衣都穿上,不久變回房間泡了澡便休息了。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