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遊園驚夢

2009年3月17日是我在北京旅遊的第五天了,我們今天早上將參觀目前中國保留最好的皇家園林,也是在199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頤和園,下午則要驅車前往承德了,因此把隨身行李準備好後,便和李伯伯到飯店一樓吃了早餐,8點左右出發開始今天的行程。
在遊覽車上李導介紹著:「我們上午要去參觀的頤和園位於北京西郊的海澱一帶,北京西郊風景宜人,自古便有園林之海的美譽,全盛時期有一百多座的皇家園林,其中最有名的有三山五園,分別是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寧園、乾隆為母親鈕姑祿式氏六十大壽所修築的萬壽山的清漪園、康熙皇帝晚年長住的暢春園及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費時一百五十年,集中國、西洋美景於一身的萬園之園圓明圓。但這些園林大都在1860年的英法聯軍及1900年八國聯軍時被毀,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動用了北洋海軍軍費,重修了清漪園,並改稱為頤和園,園子修成後慈禧太后便長住園中,直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李鴻章所統率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有志之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主張變法,守舊大臣聯合袁世凱往頤和園中請慈禧太后三度垂簾聽政,光緒皇帝被囚於瀛台。可見頤和園在晚清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大概8點半左右,我們到達了頤和園,李導買了票後我們從文昌院進入參觀,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 "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 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 2.97 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 20 餘處, 3000 餘間古建築,面積 70000 多平方米,古樹名木 1600 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後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閒娛樂的苑園遊覽區。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複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 " 海上仙山 " 。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複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
由於時間有限,不可能參觀完所有景點,李導帶我們到昆明湖畔,這裏可以見到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水景,還可以看見佛香閣、排雲殿等萬壽山的美景,是照相最好的角度了,在這兒參觀完後,我們前往玉灡堂、宜芸館等政治中心參觀。
宜芸館是光緒皇帝皇后所居住的地方,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親姪女,1908年末代皇帝溥儀即位後被封為隆裕皇太后,三年後武昌革命結束清朝的統治,退位詔書也是由這位皇太后所發的。宜芸館內陳設相當精雅,其中的皇后寶座用了百寶崁的工藝,小巧精緻,相當富麗。
玉瀾堂在乾隆年間是個四通八達的穿堂殿,原為乾隆年間的書房,嘉慶皇帝亦曾在此用膳及昭召見大臣,在光緒24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將院落封閉,使其成為囚禁光緒皇帝的地方。
接著我們來到了樂壽堂,這是乾隆皇帝為母親建造的寢宮,原為二層樓建築,慈禧太后在重修頤和園時將它改為單層樓建築,作為自己的寢宮。堂內陳設富麗堂皇,極盡奢華,甚且可以看見水晶吊燈、電扇、時鐘、唱片、外國香水等,頤和園眾宮殿中以此為最有看頭。樂壽堂前院落廣植玉蘭花,慈禧太后小名蘭兒,所以也特別鐘愛這種花了。
在樂壽堂前有一很大的太湖石,長8公尺,寬2公尺,高4公尺,重約二十幾噸,名為「清芝岫」又名「敗家石」。聽導遊解說:「相傳明朝愛石成癡的人米萬鐘,在江南看到了這塊石頭,非常喜歡,想把他運回北京的家裡收藏,不過這塊石頭實在太大了,非常難運送,為此他不惜財力,雇用百餘人、先開山鋪路、分段引水、掘水井待嚴冬、淘水潑冰、用四十匹馬拉石滑行運輸,把這塊巨石放在冰上用滑的,因此需要非常多的人力和錢,於是把家產都花光了,石頭還沒運到北京。米萬鍾因為想佔有這塊奇石而傾家蕩產,後來無力運回棄置路邊,因此被稱之為「敗家石」。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去河北易縣西陵為父親雍正掃墓。路過良鄉時,太監稟報米萬鐘覓石等細節,乾隆大感興趣,御駕親往,見石姿不凡,正可以做為贈送母親的壽禮,便不顧敗家石的稱號,自稱只有自己才配擁有這塊石頭,為了運這塊石頭進頤和園還打掉了樂壽堂的大門,據說皇太后因此大為不悅,認為此石「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母子之間還鬧了一場不小的彆扭。結果是宰相劉羅鍋為他解了圍,說這石頭是帝王石,大臣運會破產,皇帝運石身分地位夠自然就不會了。」
在參觀完慈禧的寢宮樂壽堂後,我們進入了邀月門參觀長廊。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0公尺,共畫分為273間,是乾隆皇為了縱然是下雨天也能讓母親走在長廊中欣賞昆明湖的無邊春色所修築的,仿廊上還繪有山水、花鳥等圖案8000多幅,是中國園林之中最長的廻廊了。長廊還設有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簷亭,以排雲殿為中心向四周散開。長廊盡頭有一石舫,取名清晏舫,象徵河清海晏,它是頤和園中惟一帶有西式風格建築,原為明朝圓靜寺放生臺,乾隆重修時將其改為時石舫,船用大理石雕刻而成,船身建有兩層船樓,船底有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離,在這兒欣賞昆明湖整個湖景及萬壽山景色,相當漂亮,不愧為園中盛景。
我在參觀完長廊後走到昆明湖畔,欣賞彌習彌佳的昆明湖湖景,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水面,約220公頃,遊客可以搭船遊湖,連接東堤和南堤的十七孔橋長150公尺,如玉帶般橫臥昆明湖上,相當漂亮,可惜時間不夠,沒辦法搭船遊湖,不免有些遺憾。
我在參觀完昆明湖後回來李導約的地點集合,李導帶我們去參觀位於德和園的大戲台,這是為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所修建的,它與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紫禁城的暢音閣合稱為清代三大戲台。整個戲台高21公尺,共分三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下有地井,舞台下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戲時演員可以從天而降,從地上竄出,還可引水上台。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的了,慈禧太后很愛看戲,也曾招待過很多外賓在此看戲。
過了大戲臺後便是仁壽殿了。在乾隆年間這裏稱為勤政殿,光緒皇帝改名仁壽殿,他曾在這裏接見過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開始,而後這裏也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接見大臣及外國使者的地方。所謂:「仁壽」其意有仁者壽的意思,但對英年早逝的光緒皇帝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諷刺了。光緒皇帝一生命運多舛,四歲就被姨母慈禧抱入宮中當了皇帝,等他親政後,大清國已經被摧毀的千瘡百孔了。中日甲午戰爭後,他急思振作,與康有為、梁啟超等變法圖強,但受慈禧太后和守舊派大臣的反對而功虧一簣,自己也落得被囚禁的下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和慈禧出奔西安,回鑾後無心政治,以修理鐘錶自娛,鬱鬱寡歡,在光緒34年,駕崩於中南海的瀛台,享年38歲。
在仁壽殿的廣場前擺著一對龍鳳,本來應該是龍在中間,慈禧太后掌權時,把鳳移到了中間象徵鳳在上龍在下,而廣場前有一玉麒麟,則是從被焚毀的圓明園中搬過來,是北京三大神獸之一。
我們從這兒出了東宮門,東宮門上:「頤和園」3字的牌匾便是光緒皇帝的親筆御書。這時進到頤和園參觀的人已經很多了。導遊點一下人數,發現少了兩團員,又在那兒等了十分鐘還沒有看到人出來,要領隊繼續找人,我們上車前往珍珠工廠參觀。
〈待續〉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