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沉寂千年的地宮傳說


1月26日是我在西安旅遊的第一天,一早六點多醒來,太陽還沒出來,覺得有些寒意。在辛領隊醒來後準備了一下便到樓下的西餐廳用餐。唐華賓館的早餐雖然種類不很多,但是吃飽是沒有問題的,辛領隊也有要服務員現場幫我們煎了荷包蛋及泡咖啡,不久團員也陸續下來用餐了,大概七點四十分左右導遊小蘭進了餐廳,我們今天八點半要出發,而且今天還住在唐華賓館,所以不用出行李,時間相當充裕,在用完早餐後我便到飯店的庭園逛了一下。

唐華賓館的庭園整個仿唐朝宮殿式的建築,亭台樓閣都相當精巧,在湖面還結了一層的薄冰,湖面還有綠頭鴨淌洋,顯得相當悠閒。但我注意到庭園的一角還有兩隻的孔雀不怕人的在園中閒逛,這種象徵鳳凰的孔雀替這庭園增加了不少的生氣,古語有謂:「有鳳來儀」,也難怪大陸人這麼喜歡孔雀吧。

八點半左右我們準時上車展開今天的旅程,我們今天要去旅遊的是西線,包括唯一兩個皇帝合葬墓的乾陵及有關中祖廟之稱唯一供奉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關節舍利子的法門寺,車程也要兩個小時左右。在高速公路上我們看到了茂陵的指標,小蘭解釋著:「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墓,面積有20甲大,除了漢武帝外還有李夫人及漢代大將軍霍去病的陵寢。當時這一帶有7萬人口居住在附近。」她也講了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當時有名的詩人李延年曾經這樣形容過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也因為這首詩李夫人成為和武帝最鍾愛的妃子之一,死後永陪漢武帝於地下。
不久後我們經過了昭陵,這裡埋葬的便是鼎鼎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這裏也有陪葬李世民最愛的長孫皇后(文德皇后)及昭陵六駿!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昭陵六駿”石刻就列置其中。石刻中的“六駿”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它們既象徵唐太宗所經歷的最主要六大戰役,同時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創建過程中立下的赫赫戰功。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可惜今天時間太趕,沒辦法進去參觀。李世民替大唐王朝建立了不世的基業,他一生跟隨父親李淵征戰殺場,替大唐王朝承先啟後,在位年間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之治,任用賢才,從善如流,雖然因玄武門之變殺兄弟而取得王位,但也是形勢使然,暇不掩玉,在史書上還是有很高的評價。

大概10點左右我們抵達了乾縣,乾縣位於長安城西北,伏羲的先天八卦中的乾位,顧名乾縣。唐高宗李治和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陵墓便在這兒的梁山上了,1961年中國把這兒公布為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也陸續在附近發掘了永泰公主墓及章懷太子墓,我們今天便先參觀了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位於乾陵以北,永泰公主李仙蕙是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也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她對於祖母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多有異議,也在朝堂上和祖母多有口角和爭執,唐長安元年(西元701年)以年僅17歲的荳蔻芳齡卒於洛陽,和丈夫武延基合葬一處陪葬乾陵。我們在小蘭的帶領下進入了地宮,墓為斜坡土洞磚室墓,全墓由墓道、五個過洞、六個天井、俑道、八個便房和前後墓室所組成,象徵著永泰公主生前的榮華。武士列在闕樓和六戟兵器架前組成嚴密的儀仗隊永恆保衛著公主,由俑道進入墓中,唐墓的壁畫栩栩如生,小蘭幫我們解釋了盛唐時期女子的穿著,開放而多元,甚至有穿胡服,跳胡舞及女扮男裝者。此外裡面還有男女騎射俑、武士俑、鎮墓獸及各種動物俑、唐三彩俑等充分表現出盛唐的陶瓷工藝的高超技術。

我們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參觀了永泰公主墓後,小蘭要我們去上一下洗手間,然後便上車前往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乾陵參觀。

從這兒到乾陵不過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很快的我們到達了乾陵,小蘭買了票我們便進去參觀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帝王陵墓才有的獨特象徵華表,在永泰公主陵時我們也有發現到這種東西,之後便是一排長長的參道,兩旁種植了一些的柏樹還有一些石刻的文臣武將及一些動物,這是乾陵首創的,後代的一些帝王陵墓也都照這個規格建的。

乾陵參觀的重點便是無字碑和神功聖德碑了。小蘭先帶我們去參觀了無字碑,這個據說是中宗李顯為了母親所立的,當時他不知道該以做兒子的身分替母親立碑或以一個做皇帝的身分替前任皇帝立碑,所以立了這個無字碑,或有一說武則天當時認為自己的功勞太大,乾脆不立碑文讓後代人來褒貶評價,現在無字碑上隱約可以看到一些風化模糊的字跡中間還有一段女真文,便是後代騷人墨客所提的。

在無字碑前小蘭幫我們介紹了武則天的生平傳奇,武則天原名武照,山西文水人,父親是武士護是唐朝開國的大將軍,十八歲時被選入當時所有人都在哭,只有她一人在笑,因此頗有男子的氣概。她被選入宮時只是一個才人,後來被封為昭儀,也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治有過一段感情。唐太宗駕崩後她被遣送到洛陽的感業寺出家,但雄心萬丈的她正在等待一個機會。果然上天對她特別眷顧,機會終於來了唐高宗李治即位,由於他寵愛蕭淑妃,造成王皇后的不滿,在謀臣的建議下前往感業寺迎回武媚娘,藉以打擊蕭淑妃,她當時對王皇后也百依百順,王皇后對她也言聽計從,但打敗蕭淑妃後,武媚娘設下計謀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給王皇后,最後成為高宗皇后。唐高宗李治體弱多病,常有暈眩之症狀,武則天在旁協助聽政史稱二聖時期,高宗死後索性改國號周,自稱神聖則天皇帝。殺了長子李弘,次子章懷太子李賢無心政治曾做黄瓜台詩云:「種瓜黄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可食,四摘抱蔓歸。」來諷刺母親因而被貶到邊關,後被賜死,三子李顯被廢為盧陵王貶到南海,四子李旦也被貶邊關,在朝廷重用了武三思、張昌宗、張易之及酷吏來俊臣等,因此造成了駱賓王等忠臣的反叛,最後狄仁傑一語興唐,在武則天八十一歲駕崩後迎回中宗李顯結束了長達19年的武則天統治時期。

在參觀完無字碑後我們參觀了神功聖德碑,這碑文是武則天為高宗李治所立的洋洋灑灑有八千餘字,其實高宗李治並沒有顯著的功績可言,也沒有戰過沙場,其所以能夠延續貞觀之治,都是武則天在背後為他出謀策劃的,她為李治歌功頌德何嘗不是在稱讚自己呢,我們後代來看這段歷史相當可笑,也不得不佩服武則天的權術了。

繼續小蘭帶我們參觀六十一番臣像,小蘭說這些都是各國來大唐進貢的使臣,當時大唐盛世盛況空前,長安城市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城市,每天來長安城的留學生、學問僧及各國商人絡繹不絕,數以萬計相當熱鬧。至於這些番臣都沒有頭顱有人說是乾縣當地居民砍斷的,也有人說是來參觀外國人不堪祖先在此受辱而砍斷的,正確的說法莫衷一是。

最後我們來到了墓碑前,這裡有郭沫若所提的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墓及唐高宗的乾陵墓碑,小蘭說:「背後的梁山又名乳頭山,海拔約有1000米,當年在選擇墓地時,唐代堪輿學大師袁天綱及李淳風都分別看上這裡的風水,李治和武則天便是葬在那裏的,傳說高宗李治非常喜歡書法,晉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正本便在此墓中,唐末黄巢起義時曾發動民夫四十萬發掘也未找到墓道口,五代時期盗墓賊溫韜也企圖打開乾陵而未果,因為乾陵沒有被打開過,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了。
因為時間已經12點多了,我們還要再搭30分鐘的車程到法門寺用餐,於是便慢慢的離開了乾陵,千年之後驀然回首,只留下武則天的是非功過給後人評議了。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