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千秋功過自難評


五間廳在環園內,一進入園中便可以看到一個荷花池,在池旁有一長廊,其中有一間楊妃池是郭沫若的親手提字,傳說庚子拳亂時西奔到此的慈禧太后及蔣介石都在這兒洗過溫泉,現在這兒還保留著當時的遺跡供後人憑弔紀念呢。

五間廳在華清池園內眾多仿古建築物中,有一座磚木結構的廳房,南依驪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樹木蔥鬱,因由五個單間廳房相連名五間廳。五間廳是古環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於廳的前廊簷,氣宇軒昂。與周圍的三間廳、望河亭、飛虹橋、飛霞閣相映成趣。
五間廳建於清朝末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駐蹕於此。 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為高級官員遊覽休憩的場所。 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入陝,以華清池為“行轅”,下榻五間廳,在此策劃高級軍事會議,堅持“攮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強迫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率東北軍、十七路軍進攻紅軍。張、楊兩位將軍為促蔣抗日救國,在此諫阻蔣介石放棄內戰政策,聯合紅軍抗日,蔣介石斷然拒絕。張學良、楊虎城遂聯合行動,於12月12日發動兵諫,在院內進行了一場激戰,蔣介石在寢室聽見槍聲,從後窗倉皇出走,越後牆而過,躍入深溝,碰傷脊背,由侍衛攙扶上山,匿身於西繡嶺虎斑石處的草叢中,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如今山上還保留著「兵諫亭」又稱為「捉蔣亭」的遺跡。 
五間廳由西往東依次是:秘書室、蔣介石臥室、蔣介石辦公室、部署進攻紅軍的會議室、侍從室主任錢大鈞的辦公室。五間廳的玻璃窗、牆壁上迄今還保留兵諫發生激戰時的彈痕,各房間辦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複製擺放。與五間廳相鄰的三間廳(亦稱桐蔭軒),始建於1900年,曾為達官顯貴遊覽下榻之所。1936年10月、12月隨從蔣介石而至的侍衛官、秘書曾在此廳住宿。 12月12日晨,兵諫發生,蔣的侍衛官衝出門外,憑藉院內的建築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間廳的牆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處彈痕。如今三間廳已闢為“蔣介石在華清池”活動展覽,展出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

在五間廳前小蘭講了西安事變的整個歷史,這場又叫「雙十二事件」的西安事變,整個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史,就因為缺這臨門一腳,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得以在陝北延安站穩腳步,後來宋美齡親赴西安勸蔣介石和張學良和解,張學良在12月25號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結束了海內震驚的事件。被蔣介石認為:「漢卿〈張學良字〉小事聰明,大事糊塗。」的張學良退出了政治舞台,跟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先居北投的禪園,後來搬到新竹的清泉,和趙一荻小姐過著幽居清境的歲月,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張學良逐漸獲得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1995年離台,僑居美國。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時50分,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醫特勞比院病逝,享年101歲。關於少帥張學良的一生功過,我覺得相當難以斷言,曾如張學良自己傳記中所言:在事變之後幾十年間,張學良一直聲稱:「作為一個軍人,我是應該被槍斃;但是我依照我的良心做事,我沒有做錯!」 在晚年,離開國民黨控制範圍旅居美國的張學良卻對其31年到36年幾年間的作為表示了相當的悔意。作為一個基督徒,張學良曾效法使徒保羅:「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在參觀完這對近代史來說的西安事件爆發的地點後已經四點了,我們離開了這極富盛名的華清池,前往華陰縣的華山腳下,沿途我們看到了很多的溫泉旅館,不久車子上了高速公路往東行去,因為這一路上還要大概兩個小時的車程,小蘭跟我們稍微解釋了一下,所謂的關中平原便是北起武關,南到蕭關,西到寶雞的大散關,東邊便是潼關,也叫函谷關,我們今天要到的華陰縣便很接近潼關了。

5點半左右我門下了高速公路不久便來到了今天晚上我們要住宿的華山客棧了。我們到了以後,領隊給我們分了房間,然後我們便到飯店樓下的「九指食府」吃有名的射鵰英雄宴。在武俠大師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中,古靈精怪的黃蓉便會烹調各樣的好菜,什麼「玉笛誰家聽落梅」、「四十四孔明橋」、「叫化雞」、「梨肉好郎君」各樣別出心裁,,稀奇古怪的菜色,搞得九指神丐洪七公口水直流,甚至把自己畢生所學的降龍十八掌傳給了郭靖,今天華山客棧也把這些菜色弄了出來給我們吃,只是畢竟華陰縣是個小地方,吃的東西可能沒有西安來的那麼豐富和多元,但光聽菜名也可以讓人加食慾大振呢。

華陰的夜色相當寧靜,這兒沒有向西安市那麼熱鬧的商店給我門逛,飯店有給我們按摩的折價券,但是因為明天早上便要去征服素有五嶽中最雄峻險偉的華山了,今天要多培養一下體力,到附近的幾家小店逛了一下後便回房間休息了。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