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不到黃河心不死


2011年5月30日是我們在河南旅遊的最後兩天,因為明天我們要搭12點半的飛機回台灣,所以早餐後便要前往機場了,因此也不可能有行程,所以今天算是我們在河南旅遊的最後一天了。早上起來後悠閒的到飯店的一樓享用早餐,這兒的早餐非常的豐富多元,也有五星級的水準,因此吃的很飽,在享用完早餐後,八點半我們上車,前往有名的二七廣場逛街。

【二七紀念塔】位於鄭州市二七廣場,建於1971年,鋼筋混凝土結構, 是我國建築獨特的倣古聯體雙塔,它是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物。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兒附近有很多的商場及購物中心,還有百年德化步行街,是逛街相當好的地點,我們到這兒大概九點左右,一些商場都已經開門了,我和王老師逛了一家商場,買了一些紀念品,又到德化商業步行街逛了一圈,這條總投資約1.76億元人民幣,拆遷面積約5.8萬平方米的德化商業步行街已于2002年12月28日正式開街。新的德化街秉承"以人為本"的宗旨和理念,是條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集商業、娛樂、休閒、美食、文化、旅遊為一體的高品位、高檔次步行街。

11點左右,我們上了遊覽車,小李帶我們在車上遊覽了鄭州這個都市,由於鄭州市河南省的省會,也是以商業為主的大城,京漢鐵路,隴海鐵路都在此交會,是水陸交通的樞紐,所以市區顯得異常繁榮,我們到了附近的一家餐館享用午餐,下午便要去參觀中原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黃河遊覽區了。

黃河遊覽區位於鄭州西北30公里處,全區南依岳山,北臨黃河,是接近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以及觀看地上「懸河」、黃土高原終點、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獨特地理特徵的最佳位置。對外開放的有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景區等近處景點,共分佈著「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浮天閣、極目閣、開襟亭、暢懷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軒、引鷺軒等亭臺樓閣,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氣墊船等現代化遊樂設施。

我們到這兒大概兩點左右,小李先帶我們走到黃河鐵橋參觀,這鐵路橋是1902年所建,為當時京漢鐵路所必經之路,但在1952年黃河氾濫,把這段鐵路橋路基沖毀,因此中央在附近重建一條鐵路橋,這橋便沒有在通行火車,我們上了鐵路橋欣賞黃河及炎黃二帝像,橋上有人幫遊客數位拍照,在這兒欣賞一下風景後便下來到碼頭區搭乘黃河氣墊船。

我們上了氣墊船,工作人員安排遊客就座後,氣墊船鼓氣騰起,是一種躍躍欲飛的感覺。船慢慢向黃河大堤駛去,船上導覽小姐介紹說此段河床高出地面3-7公尺,船駛過會有顛簸,是地上懸河的最好證明。氣墊船在越過堤壩後,加足馬力飛馳地向河面駛去,河面一望無際,此段河寬有幾十公里,泥沙淤積嚴重,表面看來顯得特別寧靜。沒有巨浪,沒有洪峰,但平靜中孕育著危機,安瀾中潛伏著威脅。黃河之水天上來,自古黃河不行舟,如今拜科技之賜,氣墊船已能輕鬆越過堤壩、駛過沙洲,無拘無束在黃河裡航行了!航程中,導覽小姐還介紹遠處山頭的大禹像,說夏代時,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帶「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史書中記載的「禹都陽城」,就是現在鄭州的登封陽城。山頭還有「中分天下」的「鴻溝」二個大字,這是西元前202年,劉邦、項羽對壘於鄭州廣武的故事。鄭州地處中原,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鴻溝」就是兩軍對峙之漢霸二王城廣武山古戰場的遺跡;劉邦、項羽對峙兩年有餘的鴻溝,後來演變成象棋中的「楚河」、「漢界」。由於霧氣始終瀰漫,並不能清晰看清楚,只能坐在船內,努力想像歷史中,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歷史故事;以及感受幾千年來,因黃河氾濫,造成兩岸百姓的悲慘狀況,這是一種沉重的歷史感受,是與古人共同感受的深沉包袱!

氣墊船來到河道中的沙灘,遊人下船嘻戲,一些生活在黃河邊的農家,牽來農作馬匹供遊人在乾枯的河灘地上騎乘,我站在灘岸畔,看黃河水悠悠流淌,黃河水真是那麼混濁,不知古時黃河是什麼樣子?也無法想像黃河泛濫時狂暴的樣子?只知道這條無際無涯,浩浩蕩蕩向東流去的大河,由於泥沙淤積,河床逐年增高,現在已比六十年前又抬高兩公尺左右,我站在水岸,極目遠眺,霧氣中的黃河氤氨朦朧;只能彎下腰,捧起一捧河水,可以看到黃沙在河水中翻滾。很想嘗嘗,但河水實在太混了,只能把水灑回河裡;一捧,又一捧,我是這樣地擁抱它!千古黃河,黃河千古。這一刻,黃河兩岸的刀光血影,就讓它留存記憶之中。

氣墊船回到黃河景區後,小李帶我們到炎黃廣場參觀,遠遠就看到炎黃二帝的巨塑坐南朝北遙望黃河。走進景區,沿著一排松柏前行百餘公尺後向西看去,寬闊的炎黃廣場足以征服每一個人的眼球,正四邊形的廣場一直延伸至黃河老灘,正中間的炎黃紀念壇,炎黃二帝塑像坐落於五龍峰東側,浮天閣北側的向陽山上。塑像以山造景,頭胸以下主要是以山體的粗獷基型為二帝之身,向上塑成頭胸有炎黃二帝塑,有37公尺高,僅僅頭部便有20公尺,採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和中國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手法,使得塑像輪廓清晰;胸部以下自然虛化與山體相連,形成簡練概括、剛健凝重、雄渾質樸的風格特徵。巨塑的頭胸部分,內部將是樓層式結構,共三層,內設天象、漁獵、農牧、石器、冶煉、兵器、科技、民族和文體等十個展廳,還有接待、休息廳等。遊人可從塑像內部登臨眼體和耳廓處遠眺黃河風光。

炎黃廣場上高達6公尺的鐘與高達5公尺的鼓兩邊對稱,中間則有高達9公尺的的炎黃紀念壇,是廣場的核心建築;祭壇占地8100平方公尺,共分三層,呈金字塔狀,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可俯瞰黃河。這裡不但可以舉行祭祖大典,也可以供市民集會。在紀念壇兩側廣場綠化帶中,還設有華僑歷史博物館和中華姓氏博物館。二帝塑像腳下是貼金碑刻《炎黃賦》,該碑材質為紅砂岩板3.3公尺,長30公尺,共顆有485字,也是很大的景點。

廣場和大道通到黃河岸灘,像前設有大型祭壇和多組仿古塑像。在炎黃巨塑廣場上還有鐘、鼓和九鼎,以體現山河永固,振興中華的信念。「龍生九子,鼎也有九種龍紋」;九鼎象徵九州炎黃子孫共祭先祖,更象徵國家領土完整,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國族意涵,「炎黃鼎」是炎黃廣場的祭祀主鼎,其得名與鑄造,是基於四千多年前,黃帝聯合了炎帝、蚩尤等眾多部族,在河南靈寶市陽平鎮鑄天、地、人三鼎,肇示了中華民族的形成。這座由中國青銅器專家、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設計,現安放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廣場的炎黃頂高6.6公尺,重近20噸,內壁鑄有「炎黃始祖,萬代景仰」八個篆文,鼎四壁鑄有「炎黃鼎」三個金文,四壁還有江澤民、鄧小平、陳雲的題字,分別為「炎黃子孫,情滿華夏」、「炎黃子孫」、「炎黃子孫,不忘始祖」。鼎身飾有二十座高山,二十道波流,象徵五千年中華文明山高水長,十二隻飛鳳翱翔在山川雲天之間,顯示華夏一派吉慶祥和景象。口沿下三對飛龍向著火焰跳動的太陽,意為今日之中華正在奮力騰飛。鼎座上的五十六條夔龍則象徵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

在參觀完炎黃廣場後,我們中原之旅的行程大致結束了,我們上了遊覽車前往鄭州市區用餐,因為時間還早,我們逛餐廳附近的一個商場,我們今天晚餐吃的是豬肚雞,老闆娘人很好,一直在旁邊招呼我們,還問我們要不要加火鍋料,菜夠不夠吃,讓我們趕到河南人的熱情,吃完後又逛了附近的一個小夜市,便回飯店休息,整理了一下行李,又到湯先生和我說的紫荊山公園逛了一下,便回房休息了。

沒有留言:

台鐵百年的傳說

 鐵路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每當逢年過節路運輸伴演著重要的角色,溝通南北旅人的鄉愁,而台灣是世界上惟一有環島鐵路的國家,在狹長的地型中,鐵路交通尤其重要! 2002年2月18日下著雨,而我到延平北路上的古蹪鐵道部做了半天的文化知性之旅,更了解台灣鐵路的發展史。 那天一早下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