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下午,在參觀完洛陽市的幾個景點後,我們搭遊覽車來到了鞏義,這是唐朝有名詩人詩聖杜甫及詩魔白居易的故鄉,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三十五歲以前,杜甫除了讀書外,便是東奔西走,過着遊歷生活。因為曾長居於長安城南少陵,所以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年青時,與很多年輕人一樣很有抱負,希望可以為國家盡一點力。可惜經過多年苦讀,卻因李林甫施展陰謀,未能通過考試,取得一官半職。後來他跑到長安去,希望在京城一展所長。可是,他在那一住便是十年,經過多番轉折,只能獲得右衛率府冑曹參軍的小職,連生活也成問題,最後甚至連小兒子也活活餓死了,令他傷心欲絕。
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便帶着家人逃難。後來他聽說太子於靈武登基繼位,為了完成為國家效力的理想,於是告別家人,獨個兒奔赴靈武謁見唐肅宗。在赴靈武途中,杜甫被胡人擄去,押回長安。後來他找到脫身的機會,攀山涉水,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靈武。皇帝被他的忠心深深感動了,於是賜他「左拾遺」的官職。肅宗乾元二年,年屆四十八的杜甫辭官,帶着家人到四川成都,並在浣花溪兩旁搭建茅屋,名為「草堂」。其間,他曾出任劍南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又被人稱為「杜工部」。杜甫晚年攜家眷從四川外出漫遊,在湘江的船上得病,不久便去世了。
杜甫流傳下來的詩有一千四百餘首,編為《杜工部集》。他的詩,大都一針見血地揭露當時社會的不公平,「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詩句,深深刻在古今中國人的心坎。而他用字的精煉,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雖然沒有為他取得富貴名利,但卻贏得「詩史」、「詩聖」的美稱。
我們到達鞏義已快下午三點了,因此我們只參觀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於康店鎮,莊園始建於明末清初。康百萬家族前後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縱跨了明、清、民國三個時期400餘年,莊園也從最初的半山腰一直建到了山頂。該莊園是一處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紀黃土高原上封建堡壘式的建築。它背靠邙山,面臨伊洛河,從後人複製的莊園全貌圖上看,莊園的所有建築好像馱在一塊巨型的龜背上,而龜的頭部正好伸向河流,因而便有了「金龜探水」的稱號。
康氏家族發跡始於販鹽業,明朝時期,康家第六世祖「康紹敬」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方面擔任要職,而明代已經允許私人介入販鹽業。到了清朝康氏家族在鎮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在這之前康家還壟斷了陝西的布市。同時,康氏家族又靠造船業發財、靠土地致富,康家的船行六河(洛河、黃河、運河、涇河、渭河、沂河,後人說康家的船達3000條;他的土地商鋪遍及附近魯、陝、豫三省的八個縣達18萬畝,在1773年 和1847年 分別收到了來自清廷和同鄉送給的「良田千頃」的牌匾,民間還有「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儘是康家田」的順口溜,康氏家族一度富甲三省,人稱「百萬富翁」。晚清時期的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於次年逃離北京前往西安,後又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時,被稱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櫃「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資百萬銀兩,慈禧太后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裏還有百萬之家。」被廣為流傳,並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統稱,因此康家的莊園便成了康百萬莊園。
我們在當地導覽人員的帶領下進入這個天下第一莊園,目前康百萬莊園保存下來的建築主要分為寨上住宅區、寨下住宅區、南大院、祠堂區、作坊區、菜園區、龍窩溝、金谷寨、花園、棧房區等十餘部分,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總建築面積達64300平方米,是山西 喬家大院 的十九倍。整個莊園可分為19個不同形式的建築群。莊園北面建有寺溝和張溝兩個住宅區,還有康家祠堂、福祿堂、戲樓等。兩個住宅區分別有通往洛河渡口和孝義清代渡口的大道。莊園南方則設立有金谷寨、果園和林場。如今保存下來的庭院中,分布在張溝、寺溝區的是明代的樓院,而福祿堂區、龍窩綜合住宅區、寨山主宅區、南大院區、棧房區、作坊區、祠堂、飼養、集賢庄、書院、戲樓等則是清代的建築群。位於正中心位置的莊園主宅區,東邊依次排列著作坊區、棧房區、南大院、花園、飼養區、菜園以及觀音堂和石牌坊。莊園以主宅區及商舖的棧房區,保存最為完善,也最具看頭。主宅區以四合院形式交錯,圈起7個院落,一進又一進的門亭與迴廊交錯,彷佛遊走在迷宮裡,兩側廂房依舊日景象布局,以古老傢俱呈現出丫鬟房、長輩房、親子同樂房、練武房、文書房與私塾等,將時空拉回明清年代。
2009年10月甫開放的棧房區,重現昔日商業街氣象,在一間間毗連的店舖中,暗藏一座金庫,康家大帳房氣勢磅礡,不難想見當年的財力是多麼雄厚。
遊莊園觀賞建築之美外,也別忘了看一看康家家訓,在院落迴廊與門楣上,都尋得到家訓遺跡,例如隱喻天官賜福的石匾、藏在石桌底下得用鏡子反射出來的「石案銘」等等,都是經典之作,富貴人家謙躬的精神盡在其中。
「小社會化」是古時的康百萬莊園的一大特色,它和一般的家庭大院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區別,莊園關起門來,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像一個濃縮的社會。譬如金融、生產、地產、物流、教育,甚至磨房、碾房、倉廩、中藥房在這個莊園都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小社會化在康百萬莊園的表現較為顯著。
康百萬莊園依據「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理念選址,臨街建樓房,靠山築窯洞,濱河設碼頭,據險壘寨牆,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築的特點,融中國南方與的建築特色於一體,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群體,莊園內的各類磚雕、木雕、石雕,刀法細膩、工藝純熟,另外,莊園內傢俱、珍玩、名人書畫等珍貴文物達4000餘件,有深厚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內涵,對研究中國古建築史和中原民風、民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莊園內的牌匾、書卷和楹聯展示著這個家族的文化靈魂,其中東院第三道門內的大廳里懸掛的「留餘匾」乃中國名匾之一,也是康氏家族教育後代的家訓匾,匾上的題字「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是由清朝翰林「牛暄」撰寫。匾文體現了家"財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的中庸思想,這種思想在康百萬資助朝廷,修黃河大堤、建學堂、賑濟災民等方面都有體現。另外,莊園內道院門上諸如「居貴敬」、「行貴簡」之類的題詞,都表現了康家處事做人的準則,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修養,外出待人接物直率誠信,儀表穿戴要簡樸。
四點多,我們離開了鞏義的康百萬莊園,前往焦作,焦作位於河南省北部,比較沒有像洛陽市那麼繁榮,所以我們在市區的一家餐廳用了當地的特色餐後便前往今天下榻的山陽建國飯店了,這是焦作當地最好的五星級飯店,明天我們要去爬有名的雲台山了,今天便很早就休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